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发展,曾与现实相对应的虚拟世界已从客观上成为了现实世界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过去,假若说虚拟与现实是镜中与镜外的关系,那么如今的虚拟更类似于一种“类现实”或是“超现实”的事实存在。
对于当代的艺术家和建筑师来说,新兴的互联网技术不仅是协助创作的工具,更有可能成为其创意的灵感源泉。创立于2022年的人工智能开发实验室Midjourney为艺术家们提供了一种将文本转变为图像的特殊创作方法,此举突破了许多创作者在技术上遇到的难题,更为新艺术的生成和人工智能的探索开启了全新的拓展方向。
0
1
Hassan Ragab
埃及&南加州
Hassan Ragab是一位跨学科的设计师,曾在建筑实践领域从业多年。当Midjourney推出了人工智能的程序后,他成为了一位Ai架构师,但相对于建造华丽且富有创造力的模型和图像,他认为人们应该从这种狂热的时代潮流中抽离出来,寻找自我价值、审美、追求的真正内涵。
在发布于社交媒体上的最新作品中,Hassan Ragab将这种先进的技术与考古学进行结合,通过识别古埃及建筑的艺术元素和文化标志来形成一套带有地域性和历史性的通用语言,最终将这种古老的文明引向富有视觉创造力的新世界。
在Hassan Ragab看来,Ai艺术虽然可以增强人们的表达手段和创造力,但与此同时,也存在着人类难以控制的潜在风险。如果人们仅是被动的使用新技术来进行创作,那么过去的文明和艺术很有可能将以数字的模式逐渐消亡。
因此,他致力于将已知的文化遗产融入于全新的领域,推动现实与虚拟的交互和融合。
02
Mohammad Qasim Iqbal
英国·诺丁汉
Qasim Iqbal是一位就读于Nottingham Trent大学的建筑系学生,Midjourney推出的程序支持他能够将理论转换为实体的有效途径。在研究巴洛克建筑时,他将文艺复兴时期的建筑师uarino Guarini、Francesco Borromini等人提创作的古典元素和意象应用至Ai艺术中,为真实的石材赋予了如同丝绸般的质感。
这项工作的进行无疑将想象变成了某种意义上的“现实”,Qasim Iqbal不局限于表象的简单画面塑造,而是通过虚拟的手段探讨和突破此类结构建立的可能性,换言之,虚拟的世界不是技术的最终呈现,而是以此为手段使理想成为现实,才是他不断探索的动力源泉。
03
Karisma Shoker
英国·肯特郡
传说中亚特兰蒂斯文明的存在,或许比虚拟的图像更为神秘。来自英国的建筑师Karisma Shoker在游历了墨西哥的地下天然洞穴后对过去的文明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她用Midjourney的程序技术塑造了设想中的亚特兰蒂斯城入口,将曾经的恢弘场景通过先进的图像技术真实的反映了出来。
编
辑
:
N
e
i
w
a
i
撰
文
:
Y
o
u
C
h
u
a
n
校改:YueQiu
编
排
:
H
o
l
y
原
创
文
章
,
不
支
持
任
何
形
式
的
转
载
。
建
筑
|
室
内
|
设
计
|
艺
术
邮
箱
:
n
e
i
w
a
i
s
p
a
c
e
@
q
q
.
c
o
m
{{item.text_orig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