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登录狒狒灵感,立即享受以下权益:

  • 每日免费下载特权
  • 上亿高清灵感图任意下载/不限浏览
  • AI智能扩大图免费使用

中筑华恺建筑设计丨成都新世纪外国语学校光华校区 建筑设计 丨中国四川

发布时间:2021-03-31 10:22:35 00

中筑华恺建筑设计丨成都新世纪外国语学校光华校区 建筑设计 丨中国四川

项目位于成都市温江区东南,净用地面积 46629.78 平方米(约70亩),总建筑面积 77000平方米,其中计容积率建筑面积 57000平方米,容积率1.22。为涵盖小学部、初中部、高中部的12年制寄宿学校。设计规模达 66 班(小学:24 班,初中:30 班,高中:12 班),容纳学生人数 3000 人。功能涵盖教学、办公、观演、报告、图书阅览、运动场、风雨操场、恒温泳池、食堂、学生宿舍、地下车库等部分。

中筑华恺建筑设计丨成都新世纪外国语学校光华校区 建筑设计 丨中国四川

温江地处成都平原腹心,是4000多年前古蜀鱼凫王国发祥地。土地丰饶、百业兴盛,素有“金温江”的美誉。成都新世纪外国语学校是温江的一所名校,2000年建校,被誉为温江教育的领航者。随着办学规模的不断扩大和高位发展,位于温江城区内的老校区——文武校区已不能满足需求,于是启动建设位于光华大道方向的成都市新世纪外国语学校光华校区。

繁多的功能需求与极度紧凑用地的矛盾,小学、初中、高中三学段统筹一贯制带来学生大年龄跨度的空间交融与分隔的矛盾,密集建设与环境空间品质的矛盾,高品质校园建设目标与极度受限的工程投入之矛盾等问题,均成为设计突破的难点,也导致方案创意经历反复磨砺淬炼。设计思考坚持:对外尊重周边环境,融入城市设计;对内强化场域共享,创造场所记忆;以人为本,站在核心使用者——小学生、初中生、高中生的角度思考,通过空间设计传达出呵育童年茁壮成长,鼓舞青少年放飞梦想的场所感受;在总平面设计、单体平面设计中,体现对新时代教育模式与儿童青少年健康成长需求的解读;在建筑形态和立面设计、细部设计中,解决隔离噪音、满足日照等物理环境目标。

面对上述矛盾与思考,在设计中提炼出“联动堆叠”的手法,探索在极度受限的场地上创造宜教宜居的高密度校园,实践低技低成本限制下大容量、高品质教学建筑建设新模式。

中筑华恺建筑设计丨成都新世纪外国语学校光华校区 建筑设计 丨中国四川

空间堆叠策略

梳理功能,设计任务要求用地需承载42班中学教室、实验室、办公室, 24班小学教室、实验室、办公室,12个年级3000人男女生宿舍,2000人学生食堂,300人教工食堂,800人风雨操场,1500人大礼堂,400人小礼堂,中学运动场及看台,小学运动场及看台,7泳道恒温游泳池,后勤办公楼,门卫房,招生接待站等功能。完全铺开则场地远远不够,设计师提出“空间堆叠”策略,将繁多的功能堆叠起来,可谓是唯一合理有效的设计方向。

教学楼中,通过蜿蜒的折尺形体拉长建筑采光面,争取最大化地满足日照标准及噪音隔离条件的教室设置区域,在不能满足条件的区域设置实验室等附属用房,再将办公用房叠放到教室之上的楼层;再有,将大空间的风雨操场设计为可变换使用功能,变更内部布置可满足大礼堂的大型集会、文艺表演的功能要求和容量要求,避免较低利用率的大礼堂重复建设,节约了投资;同时,将多功能的风雨操场叠置于两层学生食堂之上,其地下室设置教工食堂,并为地下空间配置下沉广场以提高使用便利性、提升空间舒适度,服务集中便于后勤加工与备餐配送;将恒温泳池叠压在主入口广场活动平台下形成的半地下室空间;将小礼堂叠压在小学运动场看台后的活动平台下;将招生接待站叠放在主大门门卫房上层,等等。

中筑华恺建筑设计丨成都新世纪外国语学校光华校区 建筑设计 丨中国四川

中筑华恺建筑设计丨成都新世纪外国语学校光华校区 建筑设计 丨中国四川

中筑华恺建筑设计丨成都新世纪外国语学校光华校区 建筑设计 丨中国四川

通过空间堆叠,将建筑凝练为5栋主体建筑+2栋门卫房的简洁形体,得以在场地东西两侧布置下中学运动场、小学运动场两块南北向场地,在此基础上形成西侧高中区、东南侧小学区、东北侧居住区的分区管理格局。中学教学楼、男女生宿舍楼分列北侧临街面两翼,在正中留出主入口广场及30余米宽校园主轴。小学区利用教学楼与运动场形成一条向东开敞的轴线。因堆叠而紧凑的校园,一方面建立了内部多条轴线的逻辑,另一方面多处向周边开敞透绿,贡献“虚”的城市界面。

中筑华恺建筑设计丨成都新世纪外国语学校光华校区 建筑设计 丨中国四川

△ 总平面图

功能联动策略

对于这样一所寄宿学校,有限的项目用地不仅承载教学功能,还是12个年级3000名学生全天24小时生活的场所。新型的教学模式、丰富的学习体验对有限场地的高消耗是需要设计师重点解决的问题。

中筑华恺建筑设计丨成都新世纪外国语学校光华校区 建筑设计 丨中国四川

中筑华恺建筑设计丨成都新世纪外国语学校光华校区 建筑设计 丨中国四川

中筑华恺建筑设计丨成都新世纪外国语学校光华校区 建筑设计 丨中国四川

全天候的舒适度设计也必须纳入考虑。为此,在校园中学教学楼、小学教学楼、食堂+风雨操场、学生宿舍四栋核心建筑设计中,采用风雨连廊形成全域串联。

中筑华恺建筑设计丨成都新世纪外国语学校光华校区 建筑设计 丨中国四川

中筑华恺建筑设计丨成都新世纪外国语学校光华校区 建筑设计 丨中国四川

中筑华恺建筑设计丨成都新世纪外国语学校光华校区 建筑设计 丨中国四川

将使用频率较高的图书馆、报告厅,高度共享的食堂、风雨操场(大礼堂)、恒温泳池等设施穿插布置于各栋建筑底层或底层易达处,全区学生可通过风雨连廊便捷到达。

中筑华恺建筑设计丨成都新世纪外国语学校光华校区 建筑设计 丨中国四川

中筑华恺建筑设计丨成都新世纪外国语学校光华校区 建筑设计 丨中国四川

分区布置加上功能联动的策略,实现了将不同年龄段的学生、不同功能放置在不同空间的同时,创造出一种自由流动的交通路径,这是由多种过渡空间——建筑外廊、连廊、底层架空、运动场看台、活动平台等共同搭建的空间秩序,它们贯穿于各个建筑体量之间,将不同尺度和不同个性的功能空间有机地串联在一起,且为每一个使用者提供了更加便捷的路径和遮蔽风雨的庇护。

中筑华恺建筑设计丨成都新世纪外国语学校光华校区 建筑设计 丨中国四川

中筑华恺建筑设计丨成都新世纪外国语学校光华校区 建筑设计 丨中国四川

有机联动策略不但是功能的串联,同时也大大增加了各处校园空间的可达性,增加了图书馆、风雨操场、报告厅、学生食堂、中庭空间等公共空间的共享度,避免了同质空间的重复建造,拓展了不同使用者对功能空间的应用。建筑空间的交通路径不再是单纯地、线性地延展,而是变得可洄游、可变幻、可“虚”可“实”。学生们打开房间门就可进入开放连续的过渡空间中,在行进的过程中体验不断变化。这样一系列开放多元的校园场所在使空间利用更高效的同时,也具有更强的趣味性,这是一个可容纳3000余师生的学校所必不可少的空间品质。

中筑华恺建筑设计丨成都新世纪外国语学校光华校区 建筑设计 丨中国四川

中筑华恺建筑设计丨成都新世纪外国语学校光华校区 建筑设计 丨中国四川

中筑华恺建筑设计丨成都新世纪外国语学校光华校区 建筑设计 丨中国四川

低技活力策略

极度压缩的工程投入及建设周期,决定了设计选择低技低消耗的路线。由此,设计师放弃了异形空间、复杂结构等炫技表达,采用返璞归真的建筑技艺来探讨人与建筑之间的最直接的空间互动——形体方正、尺度大气、结构平实,选用普通建筑材料和常规工艺。但是,在限制下不放弃立面特色的营造,创意为建筑赋予活力:建筑每层悬挑横向圆角挂板,饰以彩色波浪图案金属板装饰,形成简洁流畅、生动活泼的外立面形象。舞动的彩带飘飞于整个校园,小学区草绿色象征幼芽茁壮成长,中学区蔚蓝色寓意天空放飞梦想,着力为场所的使用者带来美好的心理感受。

中筑华恺建筑设计丨成都新世纪外国语学校光华校区 建筑设计 丨中国四川

中筑华恺建筑设计丨成都新世纪外国语学校光华校区 建筑设计 丨中国四川

此外,外立面的挂板还有着多重效益:其一,高密度的城市环境及周边繁忙的城市干道,对教育空间设计是一种挑战。在教室远离南侧、西侧城市干道及运动场的基础上,外立面挂板起到了遮阳、降噪、避免眩光、组织通风的作用;其二,区域气候时常不佳,需要空调机以及空气净化机的介入。同时教室的清洁卫生需设置一处学生方便使用、收纳的清洁间。挂板内侧也是设备、清洁间的隐匿安置区;其三,挂板掩饰了建筑外墙,使内侧立面的窗、墙面、立管等处置要求降低,创造出优化外墙面成本的条件。

中筑华恺建筑设计丨成都新世纪外国语学校光华校区 建筑设计 丨中国四川

中筑华恺建筑设计丨成都新世纪外国语学校光华校区 建筑设计 丨中国四川

简约规则的平立面设计,为装配式建筑的实施提供了极大便利。外立面悬挑挂板包裹建筑,减少能耗,完善使用功能,提升教室内外环境品质。绿、蓝色“飘带”穿插其间,使得校园的整体形象韵律轻快、灵动流畅,实现低技低成本条件下的活力赋能。

中筑华恺建筑设计丨成都新世纪外国语学校光华校区 建筑设计 丨中国四川

中筑华恺建筑设计丨成都新世纪外国语学校光华校区 建筑设计 丨中国四川

中筑华恺建筑设计丨成都新世纪外国语学校光华校区 建筑设计 丨中国四川

中筑华恺建筑设计丨成都新世纪外国语学校光华校区 建筑设计 丨中国四川

中筑华恺建筑设计丨成都新世纪外国语学校光华校区 建筑设计 丨中国四川

中筑华恺建筑设计丨成都新世纪外国语学校光华校区 建筑设计 丨中国四川

建筑夜景

中筑华恺建筑设计丨成都新世纪外国语学校光华校区 建筑设计 丨中国四川

中筑华恺建筑设计丨成都新世纪外国语学校光华校区 建筑设计 丨中国四川

中筑华恺建筑设计丨成都新世纪外国语学校光华校区 建筑设计 丨中国四川

中筑华恺建筑设计丨成都新世纪外国语学校光华校区 建筑设计 丨中国四川

中筑华恺建筑设计丨成都新世纪外国语学校光华校区 建筑设计 丨中国四川

中筑华恺建筑设计丨成都新世纪外国语学校光华校区 建筑设计 丨中国四川

项目图纸

中筑华恺建筑设计丨成都新世纪外国语学校光华校区 建筑设计 丨中国四川

△ 一层平面图

中筑华恺建筑设计丨成都新世纪外国语学校光华校区 建筑设计 丨中国四川

△ 地下一层平面图

中筑华恺建筑设计丨成都新世纪外国语学校光华校区 建筑设计 丨中国四川

△ 二层平面图

中筑华恺建筑设计丨成都新世纪外国语学校光华校区 建筑设计 丨中国四川

△ 三层平面图

中筑华恺建筑设计丨成都新世纪外国语学校光华校区 建筑设计 丨中国四川

△ 四层平面图

中筑华恺建筑设计丨成都新世纪外国语学校光华校区 建筑设计 丨中国四川

△ 五层平面图

中筑华恺建筑设计丨成都新世纪外国语学校光华校区 建筑设计 丨中国四川

△ 六层平面图

中筑华恺建筑设计丨成都新世纪外国语学校光华校区 建筑设计 丨中国四川

△ 屋顶平面图

中筑华恺建筑设计丨成都新世纪外国语学校光华校区 建筑设计 丨中国四川

△ 沿街立面图1

中筑华恺建筑设计丨成都新世纪外国语学校光华校区 建筑设计 丨中国四川

△ 沿街立面图2

中筑华恺建筑设计丨成都新世纪外国语学校光华校区 建筑设计 丨中国四川

△ 剖面图

项目信息

项目名称:成都新世纪外国语学校光华校区

建筑设计:中筑华恺建筑设计

完成年份:2020

建筑面积:76248m2

用地面积:46630m2

项目地址:中国四川省成都市

主创建筑师:张珂 陈帆 叶皓川 甄文杰

设计团队:邓鲜艳 夏青松 范斌 曹秩溥 杜磊 张峥嵘 冼科吉

合作方:北京中联环建文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 四川中瀚建筑设计院有限公司

客户:成都兴新世纪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摄影师:Arch-Exist Photography

应用产品:立邦漆;中德铝材;格力空调;LG PVC地板;国强五金;西蒙电气

没有更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