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地位于杭州市城东新城彭埠单元内,总用地面积为15809㎡,为24班小学。
项目的南侧为城市沿河景观带,东侧为高层住宅,北侧为元宝塘公园。
元宝塘是著名的“彭埠三塘”之中最大的水塘,历史悠久,环境优雅,景色宜人。园内氛围古色古香。青瓦白墙,小桥流水,颇具江南特有的水乡韵味。
△周边环境分析
本项目设计的构思由周围环境出发,在尊重城市环境的前提下,同时契合学校的特点,我们提出“行云流水,雅韵江南”的设计理念。建筑布局张弛有度,如同行书一般飘逸灵动,一气呵成,又如行云浮于流水之上。灰、白、木质搭配的雅致,柱廊、庭院光影交织的韵味,共同营造一座极具江南书院气息的校园,并且极具现代感与活力。
△鸟瞰图
主入口的校门、看台遮阳雨棚和屋顶的压边,通过传统手法的现代演绎和细部处理点睛,强化了江南书院的形象气质。花格窗的运用更显文化底蕴,结合大气现代的立面处理方式,建筑整体富有张力而不失精致。
△主入口方向
△
操场方向
△
教学楼立面
△建筑细部
在尊重场地的前提下,我们将南侧教学楼平行用地红线,将教室单元呈正南向布置,形成锯齿状的空间排列,自然而然为教室单元提供了南侧放大的走廊空间和北侧的生活阳台,为学生提供更多的活动空间。同时北侧教学楼同样采用锯齿状的排列手法,并结合建筑空间将教学楼之间的庭院更多地向运动场方向打开。
△
形体生成
△教学楼走廊
将实验楼与教学办公围合形成的南侧开敞庭院结合不同标高叠落的交往露台来引入沿河的城市景观带,达到园林中“借景”的手法,将外部优质的景观资源最大限度的引入校园内,使得原本局促的用地从空间和景观上得到延展,为师生提供一处开阔的交流互动场所和校园城市阳台。同时为了回应南向的城市界面,我们用大尺度的柱廊强化整体,结合小尺度的叠落平台空间与沿河城市景观进行互动渗透。
△
城市绿化带方向
△
城市绿化带方向
△共享露台
建筑通过沿元宝塘公园一侧的体量退台处理,将行政办公与风雨操场、餐厅等以退台叠落的建筑形式结合,采用传统园林中“叠山造景”的园林设计手法回应北侧元宝塘公园的园林景观,同时为公园里的游客提供了具有江南韵味的视觉落脚点,为城市在提升环境空间和品质上做出积极贡献。
△元宝塘公园方向
为了增强校园的互动性与交往性,将各功能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我们在整个校园中加入了内环系统,校园通过连廊走道围合成一个综合体,形体完整,一气呵成。同时将北侧教学楼底层架空处理,使得南北两个庭院互相贯通。力求营造成一个多样化、多层次、多元化的校园空间。
△共享连廊生成
△
架空层
△
共享庭院
△
共享门厅
△
共享展廊
△
共享楼梯
△
图书馆
△
图书馆
△
多功能活动室
△多功能活动室
室内空间内外渗透,层次丰富,尤其是对门厅、楼梯间、走道节点、图书阅览和家长等候区公共空间的趣味性进行了精心营造,材料质朴,色彩丰富,典雅而不失活泼,契合小学的精神气质。
项目档案
项目地点:浙江省杭州市上城区
业主单位:杭州市钱江新城投资集团有限公司
总建筑面积:22161㎡(地上建筑面积15732㎡)
设计年份:2015~2017年
建成年份:2019年
设计单位:筑境设计
方案主创:王大鹏,张潇羽
建筑设计:柴敬,王岳锋,杨少建
结构:杨旭晨,孙会郎,冯自强,王铭,李循锐
电气:张庚,唐霖
暖通:王瑞兵,于坤
给排水:竺新波,杨迎春
景观设计:筑境设计
室内设计:浙江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
本文供稿:张潇羽(杭州建筑院)
编辑排版:筑境设计品牌部
{{item.text_orig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