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聿铭这个名字,似乎是一个超越了时代的存在,与之相联系的那些建筑物-苏州博物馆(2006)、卢浮宫金字塔(1989)、中国银行总行大厦(2001)……都被时间证明了永恒性。而除了那些贝聿铭先生设计的,坐落在世界各地的经典建筑,在他长达71年的建筑师生涯中,还影响过一代又一代的年轻人。
这些年轻人或惊叹于贝聿铭先生的设计,亦或对设计背后的建筑知识产生好奇。最终,他们也不约而同走向了贝氏建筑事务所,开启了他们在建筑设计领域的追求。
两年前的今天,贝聿铭先生告别了这个有趣的世界。那些曾受他指导的年轻人们,如今也成长为事务所新一代的主创设计师。今天,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他们用简洁的文字写下了与贝聿铭先生的故事。
佛山南海文化中心
东方沿海城市规划
长沙三湘银行
海口江东国际金融大厦
story1
一面“鸣谢石墙”
该纪念墙位于美国国家美术馆东馆
图片中黑色的部分是贝聿铭先生的名字
在我小的时候,也就是在我成为建筑师并有幸与贝聿铭先生共事之前很久的时候,曾到华盛顿参观美国国家美术馆东馆,我至今还记得当时的情形。在美术馆入口旁有一面高高的“鸣谢石墙”,上面镌刻着对该馆做出贡献的重要人士的名字,在底部只有一行小字写着建筑师是贝聿铭及同事。
我本来并不会注意这样的小字,因为当时我还不知道那是谁,但这个镌刻名字之所以吸引了我注意,是因为太多人摸过那里,摸得漆黑发亮。我当时就很惊讶,现在仍然不能释怀:人们竟然只是看到他的名字就会去伸手触摸致敬,应该是想借此表达谢意吧。
贝先生就是有这样一种惊人的亲和力,不仅他自己如此,他的建筑也是这样。这份天然的亲和使贝聿铭成为了贝聿铭,也是先生在他创造的诸多杰出而生动的空间中所孜孜追求的。
——林道生
林道生(Toh Tsun Lim)曾担任多个大型项目的项目建筑师,如洛杉矶罗纳德·里根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医学中心、文莱的苏丹陛下伊斯兰艺术博物馆、上海外滩源公园重建项目、卡塔尔多哈鲁赛尔日落大厦和中国苏州综合体大厦项目建筑师。2007年,他升任为贝氏建筑事务所总裁。
洛杉矶罗纳德·里根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医学中心
story
一份传承
墨西哥瓜纳华托州立图书馆
我是在八十年代中期怀揣着为著名建筑大师贝聿铭先生工作的坚定想法来到纽约的。对于一个年仅26岁的女建筑师来说,那是多么难得的机遇!当时他正在设计香港中银大厦和巴黎的卢浮宫金字塔。想到IM这个名字,我的脑海中就会出现天才、优雅、善于启迪等等形容词。我跟贝先生在许多项目上并肩工作,留下了美好的回忆。
记忆犹新的是西班牙的项目,我有幸近距离目睹了他作为建筑师优雅睿智的风采。后来,我时常到他家中拜访,大多时候我们像老朋友一样谈天说地,我也常把在做的项目图片给他看。
每每同他聊过,我都深受鼓舞,总会有所收获,不管是对生活还是对世界的认识。每每想起他,我既有感伤也有愉悦,我将永远缅怀贝聿铭先生。
——Rossana Gutiérrez
Rossana Gutiérrez曾负责多个项目,包括墨西哥瓜纳华托州立图书馆和沙特阿拉伯达兰的阿尔图尔基广场综合体等获奖项目的项目总监。她也是中国雄安新区设计竞赛和纽约中国研究院二期工程的主要负责人,现任贝氏建筑事务所总裁。
story
一张草图
多哈伊斯兰博物馆
当时他正在犹豫要不要接下这个项目发来的第三次邀约,他叫我到办公室去帮他论证项目的可行性。他对我说:“在亚洲文化中一而再又再而三地拒绝别人是非常不礼貌的”,于是我们开始了为期一周的论证。就在那段时间里,我眼见着他单用一只右手就描画出了博物馆的所有特色设计:悬浮在水面上的主体建筑、过渡式的中庭、庭院与廊桥作为联结等等。最后,我听到他说“这个项目前景可以”,然后接下了这份邀约。
遗憾的是我没有机会参与到设计团队的进一步工作中去。我至今清楚地记得在博物馆即将竣工之际第一次到访那里的情形:所有的特色设计都完完本本地展现在眼前,我也一下子理解了建筑师画下的第一张草图是多么重要。
——Hajime Tanimura
Hajime Tanimura曾担任许多知名项目的建筑师,包括中国苏州博物馆、华盛顿特区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驻美国大使馆、中国银行总行大厦。现任高级设计总监。
贝聿铭与同事在香港中银大厦施工现场
Ourstory
我和我的父亲
香港中银大厦
1982年秋天,我开始跟父亲一道做香港中银大厦的设计。他在接受每一个工作项目前总是要求先花一定时间做些研究,判断自己能不能拿出好的方案。
后来,在我们避暑的住所,我们尝试了各种传统方案并逐一否定,最终在一个怡人的秋日周末形成了这个后来标志性杰作的灵感。我们以正方形为基本表达单元,将其均分为三角形的象限,得出了独具创意的以若干三角井道集束组织起来的高层建筑方案。由此形成了富有创意的棱锥式塔楼,将建筑设计与工程技术完美结合在了一起。这个项目落成之时即赢得一片赞誉,并在当年获得了普利兹克奖。
香港中银大厦成了父亲诸多项目中最受人们认可也是他自己最喜欢的一个,每每想到自己参与了这个令人难忘的大手笔工作我都深感自豪与感激。我有时会想,这个创造性的灵感到底是何时诞生的,我猜应该是在父亲独处的时候,可能是独自坐飞机时,或者夜里睡不着醒来时,突然灵光闪现。
父亲总是毫不保留地与人分享设计成形的过程乃至成果。通过这一次的经历以及后续同父亲的共事,我相信正是因为他这种无私的品质,才让那么多富有才华的同事能一直追随他工作,才让他事务所的每一个作品都稳定地呈现出卓越的质量。
——贝礼中
贝礼中(Sandi)是贝氏建筑事务所的联合创始人,也是贝聿铭先生的三儿子。近四十年来,他参与了全球50多个项目,类型涵盖教育设施、实验室、博物馆、商业办公楼、酒店和住宅项目。贝礼中最初与父亲贝聿铭一起工作,并主导了以下获奖项目:马萨诸塞州剑桥麻省理工学院艺术+媒体技术设施(1982)、加利福尼亚州贝弗利山创新艺人经纪公司总部(1989)、香港中银大厦(1989)。
除了在贝氏建筑事务所从事管理和设计工作,贝礼中先生还积极服务和贡献于公共事务,并因此备受尊敬。他对艺术具有执着兴趣,在佳士得咨询委员会任职,并担任现代艺术博物馆国际理事会副主席。贝礼中一直是美国建筑师协会纽约分会的常务成员,并在其董事会任职数年。
南京圣和府邸豪华精选酒店
贝建中(Didi)是贝氏建筑事务所的联合创始人,也是贝聿铭先生的二儿子。贝建中在贝氏建筑事务所完成的项目有:中国北京中国银行总行大厦;中华人民共和国驻华盛顿大使馆办公楼;世界最大银行中国工商银行北京总部二期工程、南京圣和府邸豪华精选酒店等,北京故宫内建福宫(1740年)主馆修复和改造项目获得了美国建筑师协会纽约州分部设计奖。在整个职业生涯中,贝建中一直积极参与多个专业和民间机构,包括位于美国纽约的中国研究院董事会主席。2007年,贝建中因其在罗纳德·里根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医学中心的卓越设计而获得了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奖章,这是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授予个人的最高荣誉。
中国驻美国大使馆
最后,我分享贝建中先生的一段话,也向贝聿铭先生表达最真挚的怀念。
“建筑师不像医生和律师,很少能有回头客户,所以大部分建筑师总是在主动寻求新的客户和项目。但在父亲职业生涯功成名就之后,反而是不少举世瞩目的项目都主动找到他。就这样,父亲终于成了一位能够自己选择客户,而不是听凭客户选择的建筑师。”——贝建中
的确,许多经典的建筑设计在方案提交之初,总是收到很多不同的声音。伟大建筑师的不同,在于能力排众议,坚持自己的理念,最终成就永恒。
谨以此文向我们最亲切的导师贝聿铭先生致敬。
{{item.text_orig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