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变传统的客厅模式,为家注入更加年轻自由的生活方式,设计师将工作室——一个可以画画、弹琴、会友、听音乐的自我空间放进家中。在这里,可以完全独处,自由走动,可以沉浸在不被人打扰的幻想之中,可以对着庭院的石墙发呆。
老房子的砖墙结构很厚实,原始的圆拱形门洞过于深邃,如果拆除,在土建上会付出较高成本。设计团队转换思路,能不能顺势将缺陷变成特点?通过加强拱形的隧道感,变成艺术装置,既丰富了空间层次,也让人在进入空间后形成情绪转换。
拱形门的弧线蔓延至顶面,在空间里框出一个异形的边界,像是巨大的雕塑,又像是勾勒出的舞台背景,一种夯实的感觉。在属于自己的领地上,尽可以让空间弥漫着想象的味道,无需做出任何定义,不耗费笔墨勾画功能,去除涂抹纷繁的色彩。
设计师希望用这样的空间打开一个人的深度状态,“一种接近于黑的灰”,成为了对这个空间最准确的色彩表达,它像是灰里泛黑的云层、黑夜里的暗影、夜幕下的深潭,它无法被清晰描述,但有种让空间瞬间安静的力量,洗净一切浮华,将真实的事物呈现于眼前。
一层核心功能区以西厨和餐厅为中心,将空间打开,形成连贯的视觉和功能动线,超大面积的岛台区满足更加年轻的生活方式。给自己做份早餐,在能看见庭院的位置坐下,为一天的开始注入了自然能量;在家的时候W喜欢午餐煎个牛排、拌个蔬菜沙拉;到了下午给自己做杯手冲咖啡,香气弥漫整个屋子,光线舒适明亮。夜晚又可以在这里浅尝一杯威士忌,灯光晕染着一切,各种剪影交织,家的庇护治愈着人。
与工作区毗邻的是家中的过廊,穿过它通往庭院。自由的空间使用方式,为未来留出更多可能,可以是读书区、与伙伴们的创意工作区、也可以是聚会空间。
“黄色的裂缝”来自于对坡顶的顺势而为,没有按照常规手法将其封平,留出一丝裂缝,并刷成黄色,灯光照亮时,就像是撕破黑暗天空中的一缕光。
家是我们的人生底色,它用一切的生活细节将我们牢牢包裹。坐在这里,窗外的老墙还是记忆中的模样,虽然树已经愈加粗壮大有参天之势。一抹乌云来了又散,一阵风吹落树叶,倦怠的夏日,毫不费力就可以获得宁静平和的独处时光。
在顶面打开天窗,风进来了,光也进来了,雨天坐在餐厅就可以听到雨水滴落在屋顶,就像小时候在院子里听雨水敲打叶片的声音,一种怀旧之情袭来,空间伴随着记忆而更加丰满。
一切都取决于我们如何热情洋溢地让生活具体化:几把单椅构筑成了朋友间随意交谈的模式,为喜爱的书让出人行经的路径,白色的音响里流淌出的曲子切中内心,一个雨天和着自然之声弹奏一曲,夜晚点一盏很小的台灯让一切嘈杂回归平静……在空间里自由行走,没有庄重与悠闲之分,一切的边界都消融在自由之中,它可以完全被包裹在一种与外界相隔离的状态里,克制的物品陈列,让人不受外物所扰。
“壁炉里的火噼里啪啦地烧着……冬日里的温暖……我的意识在百无聊赖地游荡……跟着一个平和而寂静的梦出现在了巨大的空间里,如同月亮在星辰之间旋转……”佩索阿写道。
卧室上的阁楼里有尘封的回忆,保留着往日的诗歌,那些曾经年少时追梦的日子,随着成年渐行渐远。如今经营自己的软件公司,又进行艺术创作,家成为过去与现在的粘合剂。如今,狭窄的阁楼很难再容纳当下的生活,设计师将阁楼打开,让卧室拥有更加高挑的格局,以曲线重塑屋顶结构,保留下来的弧形小窗将记忆中的天空和现在连接在一起。
冷峻的色调和偶一闪现的光触动空间和人的心灵,平静的时刻是栖居的开始,是自我自在相处的开始。深色的木纹饰面让空间更加宁静,在靠近庭院的弧形窗前放置浴缸,居住的松弛感让身体回归当下的感知。
佩索阿说,一切艺术和自由的实质,就是一个人的精神尽可能不去屈服。如果生活注定纷繁复杂,至少无拘无束的新奇感是永远值得追求的。
清晨透过这扇天窗,凝视着天空中的云层,光透过窗户渗进来,并不刺眼,经历了宁静平和的夜晚,人与空间一同苏醒过来。
阳光将草地、灌木丛、高高低低的树镀成金色,露珠尚未消散,一切依旧潮湿迷蒙,都在这晨曦中闪耀,一天中充满生机又平静的时刻光临这个院子。
设计师希望庭院既能保留老树老石墙,又可以有新生的建筑关系融入其中,错落的石块、植物、下沉式的台阶、粗糙的石子都试图营造出一种荒野花园的气息,即使身处都市也能沉浸于自然之中。
那些看着生长的树已经成为院子最好的遮蔽伞,在树下新建了部分白色墙体,既起到梳理庭院秩序的目的,形成视觉上的层次感,又给人提供了停留休闲的去处。
位于角落里的亭子极具建筑感,以弧形呼应建筑本身的造型,用来保护隐私,归纳内外关系,淡淡的铁锈增强了原始、自然、野生的感觉。
自然总是带来各种奇妙的感知,云有着各种姿态,从灌木到树,每一种绿都并不相同,它们抒发着一种不可言传的感觉,借此吸引人去深入未知的宇宙。
{{item.text_orig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