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
弘益大学首尔新校园竞赛结果公布,
OMA获胜。
本次
竞赛采取了提名竞赛的方式,共有5家事务所参与竞赛,均为普利兹克奖获奖得主,分别是意大利的伦佐·皮亚诺工作室、瑞士的赫尔佐格&德梅隆事务所、日本的 SANAA、英国的戴卫·奇普菲尔德事务所和来自荷兰的OMA事务所。
OMA
胜出方案将增建相互交织的建筑群以及融合现有地形的公共空间,旨在加强大学与城
市的联结。
获胜方案 |
OMA
1950年代建于卧牛山(Wau Mountain)山坡上的弘益大学,是一所以艺术设计专业知名的私立学府。
随着大学多年的扩张发展,如今该校园可扩建的空间已达到极限,与毗邻以街头艺术、本地商店和夜生活闻名的弘大社区也变得疏离。
2023年,得益于首尔市政府颁布放宽大学用地建筑限制的城市规划条例,山脚下的一块空地现可供大学扩建使用,成为了本项目的基地。
© Images by Negativ for OMA
OMA合伙人克里斯·范杜恩表示:“新弘大校园项目为OMA在首尔文化项目的参与写下新的一章。这是一个抛开常规定义标签的项目,是建筑设计、总体规划以及景观设计的结合。我们有意地让新校园与周边环境相融合,让其逐渐地被探索发现,以此重筑大学与社区昔日的紧密联系。”
© Images by Negativ for OMA
OMA的设计方案为校园创造了最大化的建筑面积,同时加入了大量的绿化景观。新增建筑被构思设计为卧牛山的自然延伸,设于地面层以下。这些建筑有策略性地布局于基地各处,其屋面形成林荫小径,连接大学的各个主出入口与弘大社区。在建筑之间,拾级而下各具特色的户外庭院为师生创造了非正式的聚会和互动交流空间,与此同时,将自然光线引入校园深处,并以富有新意的方式串联各建筑,织造形成一连串的户外空间。
© Images by Negativ for OMA
在功能内容方面,新大楼按三个分区组织划分,设计为相互连接的聚落:靠近工程学系的为高科技实验室,中部为配套设施,而靠近弘大区的为创客空间。此外,位于基地中心区的建筑将设为新的艺术中心,而周边则是多功能学习中心。衔接校外城市社区的楼层连接贯通全部大楼,让上下行移动可在三层楼内。其公共配套设施欢迎访客进入,将成为校园的脉搏。
© Image courtesy of OMA
© Image courtesy of OMA
本项目由合伙人克里斯·范杜恩领导,并由OMA香港团队执行。该办公室目前正在进行的项目包括杭州未来科技城新湖中心·光棱、深圳自贸时代中心等综合体项目以及其他中国和韩国的零售商业项目。
项目资料
项目:弘益大学首尔新校园
状态:进行中
业主:弘益大学
位置:韩国首尔
基地面积: 29,837m²
功能内容:教育
合伙人:Chris van Duijn(克里斯·范杜恩)
协理:Ravi Kamisetti(金刹迪)
竞赛团队:冯达炜、郑宇淇、Xaveer Roodbeen、丘在胜、任烔均、Yi Fei Yuan
合作单位
本地建筑师:dA Architecture Group
幕墙:万山丹
结构、机电及可持续发展:奥雅纳香港
景观:Office Parkkim
效果图: Negativ
模型制作: OMA与港基建筑模型
{{item.text_orig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