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微更新,通过设计的一些小改造、小更新,提升公共空间的参与度、交通环境的便捷度、人流动线及步行尺度的舒适性,重新让城市共享空间焕发活力。
唤醒空间活力,最让人兴奋的是那些本应具有生命力的场地,为周边居民及未来的来访者,重新规划且不断进化。它们的修复、翻新和其他改造对一个正常运转的城市至关重要。
项目位于观音桥鲤鱼池路,原长安李尔厂地块,大九街繁华地带,
以商业公园的面貌焕新老厂区面貌,注入崭新的年轻活力,是艺术、潮流、文化的聚集地。
然而在运营过程中,我们发现鲤鱼池42号并未像我们想象那般获得年轻人的青睐。
△主入口界面气氛过于冷清,商业氛围感较弱
△草坪铺设让场地略显单调与乏味
△商业尾端人流较少,缺乏商业氛围
梳理场地空间关系,原生停车场入口与商场入口位处同一空间,导致人流量聚集在主入口,无法扩散至商业后段。设计将停车道闸往后移,建立新的车行动线,并在后段增加次入口广场,为后段引流;
为场地的沿街面营造更丰富多彩的商业氛围
,为整个鲤鱼池42号赋予包容性,张扬、文艺、热情、内敛…在不同的空间里都能找到存在的方式。
△ 后置停车场,次入口增加人流
△ 立面昭示,还能带来广告收益
原本的主入口界面气氛过于冷清,商业氛围感较弱。设计用商家
自身的元素丰富场景,增添广告牌提高整体昭示性,霓虹灯映衬绚丽色彩,喧嚣释放着城市的压力
,它是年轻人的赛博朋克。入口外增设多个外摆餐车,这里不仅有灯红酒绿,也有惬意的市井烟火。
△ 入口也是打卡圣地的背景广告
@重庆活里活商业管理有限公司
@重庆活里活商业管理有限公司
△ 人流涌动,释放躁动的活力
场地的内庭空间本应拥有较高的人气与商业价值,但原本的处理方式让整个空间显得乏味且单调,丧失了大量人流。设计用统一的视觉语言,将内庭改造为
旱喷及水景边休憩空间,是活力与聊天的绝佳场地。
△ 半围合的内庭空间提供休息功能
北碚正码头在城市的更新迭代中走过93年,赶场文化随着码头的兴起,逐渐让场地成为近代北碚最具传奇色彩的区域之一,同时让正码头在上世纪二十年代末期便形成滨江商业的雏形。
作为北碚唯一的滨江商业,整合独特的码头文化,泰吉正码头与场地周边商业形成差异化对比。
△ 泰吉滨江码头的重要区位
探勘现场我们发现,场地坐拥码头文化,却并未与其形成联系。整个商业带的昭示性不足、重要节点的空间与江岸的链接度不够、商业外摆空间凌乱不整体、场地使用方式单一,无法承载起社区居民的日常休闲。
△商业带入口昭示性较弱
△空间与江岸的链接度不够,商业外摆空间凌乱不整体
△场地使用方式单一,无法承载起社区居民的日常休闲
设计从码头、城市中提炼文脉,将功能作为改造的核心点考虑。
△ 景观替身区域与江岸关系
梳理场地的空间结构,
加入城市记忆的形象特征,选取了北碚码头文化中“帆”作为见证码头江岸潮水文化的载体,重构精神堡垒,通过艺术抽简产生出折面与直线的语言提升空间节奏感,加强了商业氛围
,以树池作为设计语言的延伸,贯穿整个商业街。
△增加场地入口的昭示性,契合江岸码头文化
商业带中段的陶然居广场作为核心节点却杂乱无章,各种商业外摆、儿童活动设施与市政植物无序的堆砌,让整个道路丧失功能。设计保留场地原有乔木,在此基础上添置休闲功能,提取老重庆吊脚楼作为设计语言,
打造林下休憩空间,设置旱喷作为活动展示区域,呼应江岸气质,同时为家庭提供亲子玩乐的场地。
△ 提升前后,商场的失活与恢复活力场景
△移除广场无序设施,添加休憩、亲子空间
商业带末端的广场,我们保留了场地原生的黄葛树,留下
老重庆的烟火气息,树下的休闲平台,为城市居民的丰富生活提供场地
,下象棋、羽毛球、坝坝舞,市民常见的文化娱乐活动让整个场地变得多姿多彩。
△休闲广场满足不同寻求人群的活动
随着高速的城市现代化发展,人们对于所居住的建筑、身边的环境有着新的期许,
那些经历过城市历练而黯淡下来的痕迹,需要在新的时代里重新赋予新的含义,满足人们新的诉求。
我们希望从使用角度出发,为失活的场地注入新的元素,让其焕然一新,为使用这个带来更完善的生活体验,也为社区带来了新的机遇与价值。
丨工程档案
项目名称:鲤鱼池42号商业公园提升
景观规模:5000平方米
项目地址:重庆市江北区
景观设计单位:重庆犁墨景观规划设计咨询有限公司
摄影:周周
视频制作:小龙
项目名称:泰吉正码头商业
提升
景观规模:7500平方米
项目地址:重庆市北碚区
景观设计单位:重庆犁墨景观规划设计咨询有限公司
摄影:周周
视频制作:小龙
更多相关内容
{{item.text_orig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