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座出色的建筑既是美学观念的表达,也是形象、价值和力量的体现。
“艺术的产生是艰难的,它源于事物本质的深刻思考,而非简单的接受和赞美。”
——凯文·洛奇
区位丨缘起
本案地块处于苏州无锡交界处,是苏州高新区二次外溢板块,位于望亭镇核心板块。邻近G312国道,向北约20分钟可至苏南硕放机场,向南经人民路可至苏州市区、高新区科技城、通安镇、浒墅关等,交通十分便利。
场地丨思考
示范区位于本案地块东南侧,整体呈三角形,南侧接城市主干道——御亭路,结合社区各出入口关系,前期对本案单体形态与空间组合进行了比选。
我们从视线遮挡、景观资源、城市界面、人流体验等几个方面进行优劣势分析,最后得出建筑主体沿城市道路长边布置为最终方案。
形态丨生成
整个建筑体量塑造成一个错落的长方形体块,建筑体块的处理上趋向于手法简化,通过立面表皮系统来增强建筑主体美感,塑造城市沿街形象。同时结合入口空间,极富秩序感的同时又凸显入口的昭示性,让建筑既能融于环境,也拥有更具冲击力的形式感。
叙事丨体验
示范区入口设置在御亭路一侧,在方便客户人群进入的同时,将长达70米的延续性界面呈现出来。入口的预接待空间积极地将人车分流,通过景观的隔断、转换,再将访客引导至售楼部,形成了光影明暗的交错体验。
光无形而灵动,得以以无数形态穿过建筑的表皮进入空间内部,在被建筑改变的同时,光也赋予了空间不同的温度、不同的氛围和不同的性格。
△ 沿街前场
建筑前场连接城市主干道,通过景观打造,形成开放式的街区形态,以积极的姿态接纳周边客户人群。
△ 入口空间
通过宽敞的入口,空间视线豁然开朗,牵引视线向前,步入售楼处的景观中庭。
从中庭看向建筑主体,两个长方形体块叠加、挤压、退让、出挑、重构,最终呈现出轻盈简洁,又极具视觉张力和个体生命力的建筑。
中庭以简洁的设计手法,简单干净的几何勾勒,于起承转合的空间之中,叙述着山水故事。
△ 灰空间
在景观中庭通过灰空间的过渡,一定程度上抹去了建筑内外部的界限,使景观中庭与建筑内部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
△ 后场庭院(图源:水石景观,摄影:山兮建筑空间摄影)
△ 后场庭院(图源:水石景观,摄影:山兮建筑空间摄影)
△ 后场庭院(图源:水石景观,摄影:山兮建筑空间摄影)
场所营造运用“起承转合”的空间哲学,包含了对秩序与朝向的逻辑性追求。通过建筑的设计手法以及一步一景的场所体验,营造宾至如归的场所精神体验。
细部丨呈现
△ 实景图
△ 效果图
示范区立面设计将传统工匠精神引入建筑每一处细节之中,材料的应用上以富有艺术肌理的澳西云贝仿砖与银灰色铝板为主。菱形造型肌理采用浅灰色铝板实现,整体效果强调现代风格的工艺与审美。
选材丨工艺
△ 墙身节点一
△ 墙身节点二
△ 墙身节点三
效果vs实景
立面材料主要采用古堡灰石材,高透钢化玻璃以及银灰色金属相结合,创造出简洁大气的立面效果。上下错落的体量统一中又有对比,精致的菱形肌理表皮与通透的大玻璃面相结合,虚实对比,给人视觉冲击,充满活力和创新感。
落地丨品质
△ 一层平面图
△ 二层平面图
南立面图
北立面图
东立面图
结语:整个施工过程中,设计师把控建造过程中的各个阶段,从土建实施一直到幕墙界面的完成,我们通过对各个阶段的巡检和控制,最终实现较高的设计完成度。建筑作为一种关系而存在,是我们对场所的理解中最核心的注解。我们希望人们在示范区能够感受到场所积极的姿态。
项目档案
开发企业 金地集团
建筑设计 PTA上海柏涛
设计团队 柏向创作中心、柏向五部
设计主创 任湘毅、胡桥、郭俊瑭、符岳林
团队成员 唐煜、何文韬、郭基志、梅峰、周燚、任桂明、黄诗娴、何洋
景观设计 上海水石景观环境设计有限公司
室内设计 深圳矩阵室内装饰设计有限公司
幕墙设计 苏州华天幕墙装饰工程有限公司
项目地点 中国·江苏·苏州
用地面积 4274平方米
建筑面积 1343平方米
设计时间 2019年4月
开放时间 2020年9月
摄 影 山兮建筑空间摄影 陈远祥
{{item.text_orig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