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加拉国达卡国民议会大厦
National Assembly Building of Bangladesh
现代主义建筑总是以一种功能性的、时尚的、无文化背景限制的姿态出现在人们眼前,城市革命与现代景观的发展往往与其相辅相成。这种高效化的设计建造模式是现代城市兴造过程中至关重要的一环,但它的短板也十分明显——对于具有象征或纪念意义的建筑来说,现代主义的风格很难同时将地方文化和功能美学的元素进行连接和转化。
然而,路易斯·康的作品却做到了这一点,在他最著名的项目之一——孟加拉国国会大楼的设计中,他将现代建筑转化为带有孟加拉个性的本土艺术,使其成为整个国家和政府的象征。
1962年,国会项目在巴基斯坦政府执政期间就已开始规划,路易斯·康受邀负责整个综合体的设计,但在1971年孟加拉国脱离巴基斯坦独立后,工程停止并发生了一系列变动,直至1982年,即路易斯·康逝世后八年,才正式完工。
这段曲折的历史丝毫没有影响建筑本身的美,国会大楼位于综合体的中心,周边环绕着波光粼粼的人工湖,呼应孟加拉国丰沛的河流景观。主体建筑分为八个外围区和一个中央区,除了核心的议会厅外,还配有30米高的挑空剧场、图书馆和餐厅等功能性空间。环绕型的布局模式是对新政府核心地位的隐喻,而厚重的混凝土,则是权利的象征。
议会厅包含了354位议员的坐席、两个主讲台和两个供人参观的陈列室。主厅的屋顶是设计的亮点,圆弧形的结构与金属网组成的分支型吊灯两相呼应,更显空间的恢弘与庄重。这种镂空的照明体系服务于建筑的光线设计,以便自然光可以无阻碍的进入室内。
立面上的几何形状对整个建筑的结构和视觉效果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这些抽象的元素源于传统的班加利文化,路易斯·康对其进行符号化,最终形成了现有的形式语言,在传统文化与现代主义之间取得了平衡。
这些抽象的形式并非孤立于整体空间逻辑的存在,相反,建筑最重要的光线设计也取自于此。在国会大楼的项目中,光线不仅仅是照亮空间的一种功能要素,更是理念与信仰的象征。立面上或圆或方的空洞层层递进,而光线就在这错落有致的结构中不断穿梭,投射在混凝土的墙壁上,形成独特的光影效果,传递民族精神。
平 面 图
Floor Plan
参考文献
{{item.text_orig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