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是东方还是西方,都有着我们不曾知晓却有趣的历史。
你知道凡·高在画《向日葵》之前,还画过土豆吗?
你知道宋朝就有外卖小哥了吗?
你知道欧美国家其实也刮过一阵很洋气的“东风”吗?
……
以上这些趣事,都被记录在一幅幅画作中。
艺术往往来源于生活,而很多名画也反映了其诞生年代人们的真实生活情景。
(图源:pixabay)
那些不为人知的西方画中生活:
凡·高与土豆
《自画像》
凡·高
1887 年
凡·高的名字,在当代大众群体中很知名。但凡提起他,很多人都能脱口而出诸如《向日葵》《星空》等脍炙人口的代表作。
《向日葵》
凡·高
1888 年
《星空》
凡·高
1889 年
而令我印象深刻的,却是
凡·高笔下那土黄土黄的土豆。
《篮子里的土豆》
凡·高
1885 年
在凡·高的故乡荷兰,有一件作品凝聚了他彼时关于艺术的所有思想,也是他在形成印象派风格之前最重要的作品——《吃土豆的人》。
这位大画家把目光聚焦在餐桌上,用他的画笔反映了当时欧洲普通人的生活。
《吃土豆的人》
凡·高
1885 年
凡·高画中出现的朴实憨厚的一家人,是他居住在北布拉班特时的农民邻居。低矮的房屋里,5 个人围坐在狭小的餐桌边,昏黄的灯光洒在那些憔悴的面容上,每一块没有脂肪包着的骨骼都那么突出。而在他们的餐桌上,唯一冒着热气的东西就是一盘土豆。
《收获土豆的农妇》
凡·高
1885 年
土豆作为世界五大农作物之一,在 18 世纪却被欧洲人所排斥,他们哪怕饿死,也不愿意吃。于是,18 世纪末期,土豆曾迅速占领欧洲中下层平民的餐桌,成为了那个时候“贫穷”的代名词。
爱尔兰人还发明了一句自嘲的谚语:“穷人的餐点,除了大土豆,就是小土豆。”
吃土豆的这一家人,他们是谁?没有人知道他们的名字,只知道他们是一家劳动者,是千千万万平民中最普通的人。
《小街》
维米尔
1657—1658 年
凡·高把《吃土豆的人》视作自己最好的作品,也许因为他自己也是这样的人。我认为,正是这幅画作的完成,令凡·高确立了他作为大师的地位。
其实每个人都能在自己的身份里获得真实的生命体验,获得他人的尊重。吃土豆的一家人是这样,生前潦倒作画的凡·高也一样。
那些不为人知的东方画中生活:
北宋时的外卖小哥
《清明上河图》局部
张择端
北宋
一千多年前北宋的食店就已经提供外卖服务了,不夸张地说,“遂时施行索唤”“咄嗟可办”,无论是出餐速度还是送餐服务,都有模有样。有时一些叫餐的客人还比较讲究,要吃热乎的,于是外卖小哥还会随身带一个明炉。
这可不是戏说,这等场景就出现在中国传世名画《清明上河图》中。张择端将散点透视法运用到极致,像纪录片镜头一样描绘了 12 世纪北宋都城汴京的繁荣景象。
在追述北宋都城汴京城市风俗人情的笔记体散记文《东京梦华录》中,有这样的记载:“更有百姓入酒肆,见子弟少年辈饮酒,近前小心供过,使令买物命妓,取送钱物之类,谓之闲汉。”
在北宋汴京,餐饮业极为发达,酒楼、饭店、食店、茶肆随处可见,小食摊更是星罗棋布,数不胜数。《清明上河图》中的建筑有百余座,和饮食有关的就占半数之多。
大排档
像外卖点餐、送餐的场景与我们当下似乎没什么区别。
作为宋代最普通的平民阶层,闲汉小哥还会在晚上 8 点半,在忙完一天的工作后“偷得浮生半日闲”,看当时流行的瓦舍演出。
宋画中看戏的场景
谁能想到,一代长卷、绝世佳作《清明上河图》也是北宋时期中国普通人生活的缩影,里面不但有外卖小哥出没于饭店取餐,还能看到当时流行的瓦舍演出,能从中感受到人们生活的乐趣。
那些欧美国家也曾刮过很洋气的“东风”
有个词叫“洋气”。这里的“洋”,我们默认是“西洋”,“洋气”常指富有西方风格的时髦气质。这个词,大概是西学东渐的时代形成的。不过,欧美国家其实也刮过一阵很洋气的“东风”,
在西方人的眼中,“东方货”的魅力非同一般。
《新项链》
威廉·麦格雷戈·帕克斯顿
1910 年
1.中国人都不知道的“李鸿章杂碎”曾在 20 世纪的美国风靡一时
去一个地方旅游,最不能错过的是什么?有调查结果显示,我们最放不下的,不是当地的风景和文化,而是“吃”。
在全球化的今天,吃遍全球这件事,好像在本土也能完成。法餐、日料、泰国菜、葡菜,只要你有一颗探索美味的心,任何一个国家的餐厅都能被你找到。
而 20 世纪 20 年代的美国人,也有一颗这样的“吃货”之心。
《杂碎》
爱德华·霍普
1929 年
“杂碎”这一叫法其实是粤语的音译,原是种广东的家常小菜,属于用鸡肉、豌豆、粉丝和白菜等混在一起的“廉价什锦一锅烩”。而里面最经典的应该是“炒杂碎”(Chow Chop Suey),动物内脏加蔬菜边角料用酱油爆炒,再盖在米饭上,颇有点像今天的盖浇饭。
李鸿章访美
关于杂碎的起源,有两个最著名的版本,第一个版本和 19 世纪中期到 20 世纪初美国的淘金热有关,而第二个版本更有故事性,因为其中出现了一个重要人物:李鸿章。
坊间传闻,1896 年中国朝廷命官、北洋大臣李鸿章出使美国,因吃不惯当地提供的高级晚宴,转而吃了顿中餐。极有新闻敏锐度的《纽约晨报》在周日增刊中整版刊登了这件事,标题为“李鸿章的鸡肉大厨在华尔道夫所做的奇怪菜肴”。而这道菜,就是著名的“李鸿章杂碎”。
20 世纪美国风靡一时的杂碎餐厅,华裔和美国人都可能出现在里面。
这道“杂碎”对于我们吃惯八大菜系的国人来说,可谓又软又烂,食材还不讲究,自然也不能代表中餐的风味特色。可是很快,它在 20 世纪的美国风靡一时。一时间,无数带有“Chop Suey”霓虹灯的中餐店铺在美国开张:它们菜色丰富、价格便宜,还带着异域东方的神秘吸引力,是工人和平民阶层最爱光顾的热门餐厅。
2.我们国人看重的美器——紫砂壶,在西方也掀起了风潮。
紫砂壶,是中国特有的一种手工制造陶土工艺品,始于明正德年间。在我们这个热爱古玩的大国,它是很有收藏价值的古董,名家大师的紫砂器往往一壶难求,正所谓“人间珠宝何足取,宜兴紫砂最要得”。
17—19 世纪中国出口欧美的宝贝中,就包括宜兴紫砂壶。我们国人看重的美器,在西方也掀起了风潮:从 17 世纪开始,欧美很多国家就青睐宜兴紫砂器,特别是上流社会与皇室贵族,使用、收藏紫砂器成了当时的一种风尚,是地位与身份的象征;到了 19 世纪,这种风气更甚。在《荷兰代尔夫特陶艺家》一书中,对紫砂壶的价值有这样的描述:“从中国买来的沏茶用具,价值可比黄金,都用丝绸包裹,只有好朋友之间才相互赠送。大家公认其价值当不低于钻石或宝石,或当地最昂贵的项链。”
在家中使用紫砂壶的欧美贵族
3.法王路易十四也被 10000 千米外的神秘中国搞得心神荡漾
如果说 100 多年前的美国人在面对“杂碎”所代表的中国文化时,好奇之余还掺杂着轻蔑与珍视并存的复杂心态,那么 200 多年前的法国人对“中国货”的钟爱,更像一场乌托邦式的梦幻想象。
拉开这场盛大“中式娱乐风”序幕的人,是法王路易十四。
《路易十四》
亚森特·里戈
1701 年
17 世纪中后期,路易十四将当时欧洲最时髦的设计和艺术风向标从意大利转向法国,从此,在此后的 300 年里,它都影响着全世界的高端生活方式。
不过,也许那时的路易十四怎么也不会想到,他会被 10000 千米外的神秘中国搞得心神荡漾。
自 16 世纪末开始,欧洲的传教士陆续来到中国,又把神奇见闻带回了自己的国家。一位名叫白晋的神父,带回了自己写的《康熙皇帝传》,连同这位东方君主赠送的瓷器、屏风、绘画等宝贝一起献给了路易十四。路易十四对白晋口中的中国深深着迷,以至于开始了近乎“角色扮演(cosplay)”式的致敬:他穿着中式服装,坐着华丽的八抬大轿,在凡尔赛宫举行的庆祝新世纪到来的舞会上亮相。他为自己的首席情妇蒙特斯潘侯爵夫人花费巨资建造大特里亚农宫,这座亭子式的建筑仿照的是中国青花瓷,里面还布置了大量中式瓷器与家具。在这个被称作“瓷宫”的地方,体验着他幻想中的中式后宫梦。
瓷宫
或许,路易十四正是从这些方式中,找到了自己与康熙帝这位伟大东方君王的相似之处。而整个法国上下掀起的“中国风”狂潮,似乎也是这种心态的延续。
18 世纪,法王路易十六与玛丽皇后在宫廷中学习中国杂耍。
在那个时代的欧洲,上至宫廷贵族下至黎民百姓,都对这种东方风格兴趣盎然、推崇无比。
也许对于西方人而言,洋货的魅力,更像是异国神秘情调吸引之下的一种猎奇与点缀吧!
总结
事实上,不论东西方,每幅画作都有自己的时代背景,都或多或少反映了当时人们的生活细节。
这本《藏在名画里的生活》就用独特的视角,为我们打开了一扇窗,让我们看到了名画里那些看似普通,却另有深意的生活。
全书分为三部分:
“人生”篇,对比了东西方人们日常生活;
“物语”篇,讲解了人们对待高阶产品、外来文化的态度;
“习俗”篇,分别讲解了中国春节贺岁传统与日本人的生活习俗,分析了因传统观念不同而对生活造成的影响。
通过这样的解读,让读者从“人生”“物语”“习俗”三个维度了解不同时期中西方人们的生活。
全书不仅解析了名画背后的世间况味、人生百态,也让我们拥有了一个名画在左,生活在右的独特视角。
通过这本书,我们不仅能与名画平等对话,还可以了解北宋的外卖、梵高的土豆、欧美国家曾刮过的很洋气的“东风”……
透过这一幕幕有滋有味的历史片段,一枚枚给人惊喜的隐藏彩蛋,品尝到不同时代的人文风情,欣赏东西方生活的艺术画卷。
正如作者所说,“从具象的画面中观察每个人的生活,甚至想象他们的对话和心理。于是,那些过去的人就都动起来了,那些凝固的生活画面也都活过来了”。
相信这本书能够带给你更多有意思的体验。
凤〡凰〡空〡间
设计类出版机构
一直只做一件事
用轻松有趣的方式
让人人都能参与设计
觉得不错,您再分享
凤凰空间
---有偿征稿---
征稿方向:
建筑、室内、景观、艺术
写作内容:
以设计人的视角看世界--
人物故事/日常吐槽/设计攻略评价
项目首发/设计八卦...
进图书交流群 请私信回复
“交流群”
{{item.text_orig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