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
01、场地分析
项目位于
北京昌平区万娘坟村,基地东西长12.63m,南北长13.78m,原本是一座八九十年代典型的单进三合院。从南侧的胡同进入院子,正房和东西厢房均为砖混及木结构建筑,西北侧院落交错,东西两侧均为现有民居。如今院子里加建构筑物破坏了原有的三合院格局,与此同时旧建筑结构老化,房间狭小封闭,已经无法满足当代人的使用需求。
场地现状
院内现状
根据场地状况,设计师提出了以下几个问题:
1.入口深藏在胡同巷子里,入口感较弱。
2.原建筑为红砖砌筑建筑,墙体破损较为严重,整体视觉感受较为陈旧,导致建筑立面杂乱。
3.基础设施不完善,无法满足居住需求。
4.晾晒较为随意,院子里的晾衣线造成整体视觉感杂乱。
5.外墙面均未开设窗洞,建筑较为封闭。
6.后期加建建筑破坏三合院院落格局。
02、设计思路
设计策略与
思
路
将原先庭院打散,打破传统合院格局
现有的建筑格局难以适应当代游玩居住的舒适性要求,建筑空间的感受也相对单一。因此在设计中,我们将原先位于中部的大庭院分解、分散,与三合院融为一体,创造新旧穿插、内外层次丰富的空间感受。大小各异的庭院空间从室外有机分散至整体建筑内,模糊了庭院与建筑的边界。轻盈、透明、纯白的共享空间与厚重、沧桑的旧建筑形成气质上的反差。
原始建筑:原有建筑与加建建筑并存
建筑梳理:清除加建建筑,保留完整红砖界面,还原院落格局。民宿活动内容定位
空间置入:新的置入空间及相应的基础设施升级
庭院重构:新置入空间在传统三合院的基础上,产生新的庭院关系
最终形态:新与旧相互叠合的合院空间
设计在保持传统建筑的材料特征基础上适度添加新材料,使原有合院古朴的感受加以强化。设计上原始建筑结构整体保留,局部破损构件以新木材料修复或替换。新的空间、门窗、部分家具使用新木,与现有旧木相互对应。新置入的共享空间完整纯粹,自由流动的空间形态通透轻盈的融入到旧建筑环境之中。
03、设计效果
共享空间设计思路
院子是“合院”这种建筑类型生活乐趣的核心所在。我们的设计策略就是在维持已有房屋结构不变的条件下,通过局部关系的微调改变院落空间的气质并满足多样功能的使用,让传统小院能够满足旅客居住与活动交流的需求。
共享空间设计效果
下沉客厅设计效果
散落庭院设计效果
散落的院落空间让建筑内与外,上与下,新与旧产生互动关系,同时新置入建筑的平屋顶是一处在合院区域难得的公共活动场所,也是内部活动的重要延伸;树枝穿过平台楼板自由生长,住客在屋顶平台上伸出手便可触摸到树叶;树影透过平台上的洞口投射在共享空间内,意趣盎然。
公区效果图
客房室内设计风格延续建筑原有肌理,将老建筑的木结构修复和直接裸露作为室内空间的自然划分和主基调,保留其本初的美感。
大床房效果图
亲子房效果图
双人房效果图
04、设计图纸
总平面图
一层平面图
屋顶平面图
立面图
剖立面
剖透视
{{item.text_orig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