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来源:央广网
莲塘村
莲塘古村
位于黄埔区九佛街道,有着
700多年
的历史,是一个历史底蕴深、文化沉淀多、自然环境美的古村落,2012年公布为“广东省历史文化名村”,2013年入选“中国传统村落”。
莲塘古村航拍(黄埔区九佛街道资料图)
莲塘村始建于宋端宗景炎年间,是陈氏入粤始祖陈彦约后代第五代子孙陈时四开基之地。在黄埔区九太路短短1.5公里内拥有着
莲塘村、燕塘村、重岗村
三个传统村落,莲塘村与燕塘村、重岗村同根同源,由于其保护要素涵盖最全、保护等级最高,莲塘村像最明亮的珍珠嵌落在九连山脉尾脉中。为了更好地保护莲塘,黄埔区委托我院开展
广东省历史文化名村保护规划修编
工作。
黄埔区北部古村落群
01
“像爱惜自己的生命一样
保护好城市历史文化遗产”
“背屏玄武、玉带揽腰”
的
保护格局
在编制过程中,院规划团队开展了三十余次的深入调查。莲塘村背屏玄武山,海拔78.9米,山上树木葱茏,莲塘人从不砍伐玄武一草一木。
古村周边的山体、水塘、林地等要素完整,满足微气候调节和多雨地区的排水要求,是典型的适应当地气候特征的岭南传统村落格局。
村前莲藕形状莲花池塘,犹如古代高级官员的腰带玉带环绕古村,夏季池塘荷花盛开,面积达1000平方米。村落背山面水风水布局规矩,村落选址体现陈氏先民的生态智慧。
“山、水、村、田”
的
小中轴秩序
时四陈公祠背靠玄武山,面朝莲花塘,与莲花塘对景处的小广场、远处300亩耕地共同组成村落的中轴线,将“山、水、村、田”连接为一体。
700多年来,在“长老会”的约束下,莲塘人建房修舍都严格遵照民俗约束,不盖房侵占祠堂门口的空地,不填环绕村庄的莲花塘,不在以祠堂为轴线的方向上盖房子遮挡祠堂,使得莲塘村的风水格局以及传统肌理保存完整。通山面水向田集合生态、生活、生产的空间秩序,是岭南地区的小缩影,目前保留完好非常罕见。
左:“背靠玄武、玉带揽腰”村落格局示意图
右:小中轴秩序
莲塘村落肌理
多时期多片段
的保护要素
院规划团队以“空间全覆盖、要素全囊括”开展莲塘村保护要素摸查工作,落实黄埔区十类古遗存的摸查,进一步丰富莲塘村的保护要素档案和传统故事记录。
莲塘历史文化要素,包括:时四陈公祠(1899年,清光绪二十五年)、鸿祐家塾(1919年,民国8年)、秀昌书室(1884年,清光绪十年)、友恭书社等代表宗祠文化,莲塘第一人民食堂旧址(1958年)、莲塘营部第二食堂(1958年)等代表公社生活等不可移动文化遗产,以及古树、古戏台、古街巷等历史环境要素。
莲塘第一人民食堂旧址(
黄埔区九佛街道资料
图
)
时四陈公祠(黄埔区九佛街道资料图)
古榕树下的清濯桥(黄埔区九佛街道资料图)
02
“注重文明传承、文化延续”
助力古村焕发新活力
历史文化古遗存
“活”
起来
我们精心修缮,科学运营,合理利用传统风貌建筑打造了“链咖啡”馆、“荷塘月色”茶室、“爱膳莲塘”餐厅等,并引入九佛莲塘“懂通实”活力馆、莲塘家风馆、黄埔图书馆莲塘分馆等文化设施,形成生态、耕读、田园生活、游憩等多元体验。
如今的莲塘古村,处处散发着新活力,吸引了越来越多在外打工的年轻村民回乡创业。在“链咖啡”馆工作的村民说,回村前她根本想象不到莲塘的新变化,嫁到莲塘十余年,如今在风景如画的
莲塘
工作,非常幸福。
“链咖啡”馆(
黄埔区九佛街道资料
图
)
黄埔图书馆莲塘分馆(
黄埔区九佛街道资料
图
)
非物质文化遗产
“传”
下来
结合文化遗产活化,
莲塘古村
为非遗传承提供空间载体,大力推进粤剧入村、“榕音回响 古韵绵长”等活动,让非物质文化遗产和优秀传统文化一代一代传下来。
如今,少儿粤剧传承基地在莲塘村正式成立。在时四陈公祠内,中国戏剧梅花奖获得者吴非凡老师时常带着自己的学生唱戏学艺,孩子们施粉黛、着戏服,在青莲戏台上展示着粤剧艺术的魅力。
孩子们在时四陈公祠内学习粤剧(
黄埔区九佛街道资料
图
)
粤剧文化传人在古桥上舞动水袖(
黄埔区九佛街道资料
图
)
文化展示线路
“美”
起来
院规划团队以古榕为触媒,打造莲塘古村、玄武山公园、田园滨水公园、大师聚落等节点,用“绣花功夫”打造成仪式感空间。从口袋公园进入莲心广场
欣赏
乡土景观,经过岸边木栈道,穿过古桥古榕树,再到古村,形成历史文化展示线路。再向北延伸到玄武山等生态景观,向南延伸到南边的白玉兰森林公园等,构建融入生态、生产、生活的历史文化展示网络。
莲塘村历史文化遗产展示利用规划图
03
弘扬历史文化
坚持文化自信
编制过程中,我院开展了十余次村民、政府、企业访谈,组织和配合推进
“九佛九人谈”等系列
专家座谈会议,鼓励、引导社会力量参与保护传承工作。
同时,
与企业协作,引导入驻莲塘开展多种公益活动,积极探索传统村落运营模式,让古村美起来,产业兴起来。莲塘村的变化,获得了
央广网、澎湃新闻、南方日报、广州日报等多家主流媒体的关注,进一步展示宣传了莲塘村的传统文化和今朝变化,让历史文化保护理念更加深入人心。
古榕树下“九佛九人谈”——历史文化保护暨“十类古遗”
保护与活化利用专场(俞敏 摄)
“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最基本最深沉、最持久的力量”。
我院将继续坚持弘扬历史文化,坚持文化自信,遵守全面保护好古代与近现代、城市与乡村、物质与非物质等历史文化遗产的要求,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
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以高质量的规划编制呈现莲塘古村的历史文化全貌,推进保护成果让人民共享,助力广州实现“老城市新活力”。
项目团队:
何冬华、俞敏、李娈琼、黄志杰、张擎、邱杰华、潘隆苏、杨荟、黄拯、王祖祥
|供 稿
|
院规划设计一所
黄埔区九佛街道
|指 导
|
广州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黄埔区分局
|编辑版式|
办公室
{{item.text_orig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