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章来源于建筑学报,作者来源:建筑学报
任务——
自由与限定
阿那亚金山岭社区的艺术中心,位于河北承德市滦平县金山岭山间居住社区内,毗邻金山岭长城。
基地坐落在一条山脊线上,位于从山脚蜿蜒而上的山道一侧。东边可远眺北方特有的苍茫山岭,还有山脊上若隐若现的野长城与烽火台遗迹,北侧可俯瞰沿山坡铺陈而下的别墅群,西侧则紧凑地嵌入院落式小别墅的组团一角。整个地块面积约为1020㎡,与住宅区的尺度相融合,呈不规则的四边梯形,东南边为一段弧线。东侧和南侧紧贴山路,地坪比路面高约3m,居高临下(图1、2)。
图1 阿那亚金山岭艺术中心东向夜景鸟瞰
图2 总平面
按照阿那亚社区开发的总体理念,业主希望在此处创造一个小型的具有文化气质的公共建筑。
这是一个设计自由度与命题限定性同时并存的任务。自由度在于这个不大的建筑开始时功能使用未完全确定,业主希望建筑师发挥想象,做一个有意思的阿那亚式的“精神建筑”——我们的理解是指有新生代中产阶级消费审美情趣的建筑。限定性来自两方面:一是业主希望这栋公共建筑外表能采用与周围住宅外墙砖饰面协调的暖色砖质感;二是我们发现整个区域配套建筑面积不太充分,新建建筑需填补这一实用性空白。
开始——
两段时间
因基地地处进入社区的第一个拐角上,居民或访客沿山路逶迤而上,首先会看到这个艺术中心。特殊的位置使其成为社区的入口标志与枢纽。它会给人什么印象?它与周围的群山和长城是什么关系?它可以用来做什么?
去基地考察的旅途留下了两段时间的印象。第一段是从北京启程,驾车经高速、省道、山路到达,长长的旅途需要两个多小时。第二段是从山脚下上到社区,顺着曲折的山路盘旋而上,需要大约七八分钟。与通常的建筑体验仅在基地内发生不同,我们认为,对这个建筑的体验,应该在两个多小时之前就发生了,因此设计应该从两段时间的体验开始。
着手——
两个愿望
着手时,首先要明确空间与使用模式之间的关系。事实上,业主最初并没有想明白要做什么,只是因为场地处于居住区小镇边缘,缺少优质公共空间,所以想把配套设施打造成一处小小的精神空间。后来在投资紧张或者业主产生新的经营想法时,此处的功能一变再变,从艺术中心,一时变为特色餐厅,一时又变为临时售楼接待中心。这样的改变也是我们事务所习以为常的状态。期间,大家觉得这个多义化的公共空间可以作为艺术中心,所以据此取名。
最初构思其使用模式时,阿科米星与合作伙伴正在上海愚园路附近实验运营一个多义空间
——
那行V1.0。那行空间由一个方正的、顶部配备陈列与设备支架、可以举办不同活动的大厅,和一个细条状的咖啡空间组合而成。两者通过整片透明玻璃墙隔开声音,彼此独立,也可组合运营,相互可见,也可作为背景和配套支持。阿那亚金山岭艺术中心概念方案汇报正是在那行V1.0空间进行的,我们自然而然地建议业主采用类似的多义空间模式,业主接受了。相比之下,金山岭因为场地面积更大,我们建议把活动空间分成两个,提高其适应性和组合使用的可能。
在进一步考虑设计的实用性与个性时,之前对基地的感受起了决定作用,我们产生了两个愿望:
其一,这是一处回家的灯火。当旅人在冬日的夜晚经过漫长的跋涉,转过曲折的盘山公路,他们应该看到有一处灯火很温暖的地方,这是一个到达与回家的指引(图3)。
图3 设计概念草图1
其二,这里有不一样的风景。此处原不是一个特别的风景点。车子从山脚盘旋而上的数分钟内,沿途绵延的山谷、山峰和秀丽的景色早已充分展示,到了此地,景物还是那个景物,我们还有什么新鲜的可以展示呢?唯有创造一种新的观看方式,才能带来新的体验。
手法——
挤压之“柱”
几乎从一开始,建筑师就确定了用“厚柱”式的构筑物去“挤压出”空间的方法,来形成一个有顶盖的一层建筑物。这样做,一方面是为了在相似的环境中创造能带来不同看山方式的空间,另一方面是为了形成能适应不同使用方式的空间。基于这样的想法,我们快速做了多样的平面比较,大致可分为两种类型:
第一类定义使用空间的平面形态。核心使用空间的形状识别性强,如采用矩形、多义闭合曲线形、三角形、多边形等,或是两种形状的组合,其他辅助空间围绕核心公共空间组合成整体空间。由于基地形状不规则,“厚柱”往往也会出现不规则形状。因为拥有形态明确、个性独特的中心空间,这种方式创造的整体空间更具有定制意味。
第二类把空间与“厚柱”体系纳入一个更加中性的控制网格中。“厚柱”均为相似形,柱群之间均为活动空间。当确定的形态落实在“厚柱”本身,柱群因不同排布而形成的空间更像一种天然的存在,具有不为任何目的定制的中性意味。
从建筑物更加自然和中性的角度出发,我们选择了第二类平面模式,并把“厚柱”定义为矩形(图4、5)。
图4 设计概念草图2
——
平面形态模式思考
图5 设计概念草图3—
—
平面形态最终方案
空间——
“砖亭之亭”
15个各具功能的砖砌“柱亭”,其本身与构成的空间,既是日常的,又具有永恒意味。它们共同组织出一个被覆盖的“大砖亭”。柱亭之间,风景成为一种“邂逅”。上山沿途已熟悉的风景和光线从柱体之间渗透进来,完整的风景在人的行走流动中,不经意地被柱亭分割成片段,随即又在印象中被连缀起来。这种以打断、破坏整体来达到整体意向的手法,是将人的认知习惯与空间设计结合所形成的特别体验。以这样的方式塑造定义周围群山的风景,也塑造了建筑的内部性。敦实的系列砖亭形成建筑的特征,为外部提供了有意思的视觉和包容温暖灯火的空间印象(图6)。
图6 设计概念草图4 —
—
风景与室内空间
这些砖亭,有的是入口亭,有的是两个空间之间的转换亭,有的是可以休息的读书空间,有的是儿童亭,有的是望山亭,有的是电梯,有的是楼梯,有的是辅助用房,有的是卫生间。室内空间被这15个砖亭分为3个区域:入口与服务、休息和咖啡区域、大的活动空间以及其辅助活动空间,其他空间围绕中央活动空间布置。不同尺度的空间被组合在一起
——
既可提供两三人交流的空间,又提供了集会活动的大场所(图7~9)。
图7 概念模型
图8/9 砖亭之亭
最初,我们参考那行V1.0模式,将休息服务咖啡空间与主活动空间用隔音玻璃分割开;在功能持续调整的过程中,空间曾被划分为符合餐厅的布置模式;后为控制造价,进一步缩小了室内面积,南部留出空廊。但一直保留多义空间的大格局。这一过程也显示出原始设计的建筑作为一种自然的存在,对于后期调整所具有的适应性。期间,砖亭的功能与细节设计也在不断变化(图10~18)。
图10 各砖亭平面、轴测
图11/12/13 室内空间
图14 概念设计时期的多义空间不同使用场景设想
图15 一层平面
图16 剖面
图17 亭M施工指导图
图18 亭L施工指导图
从整体环境来看,小小的主体建筑如何成为面对大自然的不卑不亢的一个地标,同时又能与社区街道的近人尺度协调融合,这也是建筑场地设计的目标。
一片外观体量厚实、形态明确的单坡屋顶,一个与挡土墙结合并包绕场地
的基座与建筑形成整体,使建筑物面向群山拥有了一种纪念性的尺度。屋顶高度与倾斜方式
——
在面向社区一侧收束成低矮的立面,贴近社区别墅的尺度。与地形紧密结合的基座,通过其形式和材料处理调节着路上行人的尺度感受。基座三角台地的尽端采用2.1m高的梭形收头,在此收头与毗邻的别墅基座挡墙之间布置台阶,行人自然地拾级而上,靠近艺术中心,或折入社区内部的街道。基座在建筑面向群山的一侧形成一小片广场,铺地从建筑内部延伸出来,地面材质的连续性使空间难分内外。这里成为这片小小基地上的空间尽端,视线被引向远山与天空(图19~22)。
图19 整体环境中的建筑
图20 小广场
图21 东向外景
图22 建筑主入口台阶
遗憾——
“无影”之顶
我们希望设计一个带有某种“中性”色彩的建筑,这些亭子像是自然存在的,室内与室外没有截然的界限。围护的玻璃必须具有很强的通透感,一方面要采用超白的、尽量大的玻璃,另一方面固定玻璃的构造也要消除界面感。我们把玻璃靠近砖亭的金属档嵌入墙内隐蔽,只设置一条水平高度一致的亮银色通长外露横档,上下的竖档错位,并采用与横档不同的深色扁平金属档(图23)。室内外则采用一致的砖铺地。
图23 玻璃与固定档设计
最花心思、但最终成为遗憾的是屋顶。我们希望创造一个有室外光线感的屋顶,但同时具有足够的覆盖感。为此设计了一款单元网格大小为300mm×300mm的薄钢井格结构屋顶,井格结构高800cm,结构金属薄板厚为5mm。直射光都被控制在格栅屋顶内,室内袒露在柔和均匀的自然光氛围中。底部百叶式的设计隐匿了人工光源,整个室内随着时间变化会产生微妙的亮度和气氛的变化,人们对时间的感知变得模糊,从而产生了新的感知维度。深色的屋顶不会喧宾夺主,抢走对空间中作为主角的“风景”的注意力。这一设计也是向挪威建筑师费恩(Sverre Fehn)为威尼斯双年展设计的北欧国家馆(Nordic Pavilion,1958-1962 )致敬。
这是一个复杂的透明构造。阿那亚现场的施工条件,要求设计师因地制宜考虑屋盖的可行性,包括技术与施工两方面。我们与结构师就设计、现场运输与建造展开了多轮研究,找到了可行的工厂小单元预制和现场拼接的方案。这个方向可供考虑的结构方案有两种:1)挤压铝型材的拼装方案;2)钢板密肋的焊接方案。方案1在形态、技术、施工诸多方面都具备可行性,但受限于造价和消防要求;方案2最大的挑战是山地施工的可行性(图24)。
图24 “无影之顶”过程方案
后因造价缩减和现场施工管理困难,这个屋顶方案未能实现。最后实施的是双向桁架拼装方案:屋顶局部采光,用铝格栅吊顶(图25、26)。虽然各方都可以折中接受最终方案,但其形态欠佳,也难以营造“无影”之顶的理想氛围。
图25 屋顶结构最终双向桁架方案
图26 屋架与空间
调性——
表现之砖
业主最初找我们设计,是因为我们处理过像上海的衡山坊8号楼这样的复杂砖立面建筑,而当时他们希望做一个砖形式的建筑。
从接手设计到施工完成,不管是开始想用砖砌筑主体结构,还是最后决定采用钢结构,不管是最初想采用砌块来构造,还是最后采用面砖装饰构造,我们对砖这种形式的态度一直没改变。砖,作为一种特征,一是需要纳入整体的空间情境,二是需要反映其构造的真实性。实际项目推进中,结构与构造的选型、砖的类型与规格选用都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整个过程中因砖块替换、地下室功能更改、屋顶更改等缘故,总共制作了4版完整的施工图,也产生了很多修改单。过程大致如下:
1)早初设想采用砖砌块外表。为满足当地保温节能要求,墙身厚度为砖块厚度+保温材料厚度+砖块厚度。因砖亭面积较小,为节省墙身厚度以争取更多内部面积,最终决定不取常规的115mm或90mm厚度,而取用60mm厚度的砖块,需要定制。因砖亭质感是近人的,当时考察了宜兴产的陶土砖,以获得更细腻的表面质感。
2)既然砖块需定制,我们也自定义了单元规格。砖亭宽度不大,因此最终确定的砖块尺寸为58mm×58mm×194mm,长度来自美国标准,尺寸较小。转角采用L形砖,显示出90mm的厚度。经1:1排砖图校验,采用常规10mm而非更宽的水平灰缝宽度,形成比较精细的砖缝网络。排砖设计时尽量考虑不切砖,通过竖缝灵活调节尺寸差,为此制作了整体排砖的平、立面图。
3)随着设计的深入,考虑到当时屋顶构架的重量,决定采用钢结构之后,放弃了纯粹的砌筑方案,转为钢龙骨砖墙的做法,需有拉结件。当时比较困难的是,在和砖厂沟通后,确认60mm厚的砖无法制作竖向孔洞,因此也无法在构造上设立竖向贯通钢筋。只有依靠砌筑砂浆和焊接在龙骨系统上的水平拉结件来实现稳定性,局部窗门洞过梁处采用更加复杂的构造措施以避免钢承托件,最后和幕墙专业一起研究后,制定了我们认为可行的方案。
4)在项目进展近两年时,由于缩减造价,砖块改为面砖。当时设计曾提出所有面砖改为竖贴,以突显其不承重特质,并取消转角砖,但保留砖的图案感和质感。可惜业主否定了此提案,称虽采用面砖,仍希望模拟真实砌筑效果。于是我们只能在部分亭子局部,通过面砖对缝拼贴形成不错缝的图案,以暗示其不承重。
5)在较早阶段就确定地砖和墙身砖块做法一致,到了改用面砖阶段也没有更替,使用和外部景观挡土墙一致的砖块,4种相近但有微差的颜色。后来主体建筑采用面砖后,所有砖的贴面都成为一种纹理设计。通过改变排砖方向,使用水泥地(或小砖排砌)来消化平面和砖模数之间的尺寸差,避免大面积切砖或使用零碎砖块,自然地形成装饰性和分割尺度的条带,增加室内的活泼感。在角度转换的位置则转变砌法,尽端使用完整砖,依靠砂浆消化角度和尺寸的差
值(图27)。
图27 室内外地面排砖做法
6)砖的设计过程中还有一个大变化在于色带。最初拟用砌块时,从基座到砖亭,我们设计了一种类似地层沉积的水平分层色带做法,希望给这个自然式的想法增加一些轻松的装饰性(图28)。最后改为贴面设计后就取消了这样的处理,改为更含蓄的揭示装饰性的做法。
图28 色带砖饰面渲染
项目名称:阿那亚金山岭艺术中心
地点:
河北承德
设计/建成:2018-2021
基地面积:1020 ㎡
建筑面积
:
908 ㎡
业主:承德阿那亚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
设计单位:阿科米星建筑设计事务所 / 庄慎 任皓 唐煜 朱捷
设计团队:
庄慎、龚晨曦、邱梅、易宁、黎家泓、徐帆、张灏宸、李文伟(实习生)、梁俊(实习生)
结构机电 :上海源规建筑结构设计事务所、
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
泛光照
明:上海倘思照明设计有限公司
结构形式:地下部分钢筋混凝土结构、
地面部分钢结构
摄影:朱润资
文章收稿于《建筑学报》(2022-06)
{{item.text_orig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