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生活的“突围”
Navigating the Stresses of Life
上海定海路449弄非正规建造研究
Study o
f Informal Construction at Lane 449 Dinghai Road, Shanghai
[ 杨闻博 ]
YANG Wenbo
摘要
文章选取位于上海杨树浦地区有近百年历史的工人宿舍——定海路449弄及其相邻的定海路北段为研究对象。基于大量考察调研,文章对其建造历史进行系统溯源和梳理,着重讨论了20世纪80年代后涌现的非正规建造的层次、限制、机制等问题。在此基础上,文章通过对定海路449弄的居住空间、共有空间,以及定海路公共空间三个层级的实例分析,展现了机构与个人博弈下普通产业工人居所以非正规方式持续“突围”的建造现象。
1 缘起:定海路449弄的建设
1.1 定海路449弄概况
定海路449弄坐落于上海市杨浦区定海路以西,平凉路以南,波阳路以北,内江路以东,占地面积约1.86万
m²
。定海路449弄原名裕丰工房,是20世纪日资企业裕丰纱厂投资建造的工人宿舍。该场地原为农田,工房始建于1923年,并于1932年、1935年陆续加建,三批次共建造简易工房43幢,共304个单元,建筑面积约2.58万
m²
[1]147
,专供该厂中国工人居住,这些工人多为来自苏北等地的包身工(图1、图2)。
图
1. 定海路449弄区位示意图
(
手机横屏查看图纸)
图
2. 定海路449弄航拍图
抗日战争胜利后,裕丰纱厂被收归国有,改名为中纺十七厂,此处工房也更名为中纺十七厂工房。1949年后,工厂改名为国棉十七厂,工房随之改名为国棉十七厂第二宿舍。1967年,因住房紧张,原有工房南部新建了两排三层楼房;1971年,房管所又在场地空余处建造了一幢工房,至此场地内主要的居住建筑全部建成。整体上看,工房主体呈横向联排行列式,单开间毗邻依次排列。工房设有两条主弄,一条为东西向,转折后连通定海路;另一条为南北向,由平凉路直通场地南侧。此外,10条东西向支弄和5条南北向支弄共同组成了总体的平面网络(图3)。
(
手机横屏查看图纸)
3. 定海路449弄空间格局演变
20世纪90年代,国棉十七厂倒闭,这里就以正门的路牌号为名,被称作“定海路449弄”(下文简称“449弄”)。
在449弄内日商建造的工房占多数,共分三批建造,单体空间格局大致类似但又各不相同。总体上看,几乎所有单体均是底层前部为卧室、后部设灶间,二层前部为卧室,后部为灶间或晒台
①
,所有的工房均设有天井且无卫生设施
[2-3]
。具体来看,工房在楼梯位置、分户方式等方面仍存在区别。从结构上来看,依据建造的批次,工房的结构质量差距较大:首批建造的工房均为砖木结构,以木板作楼板,质量较差;第二、第三批则为砖混结构,混凝土楼板,结构质量较好(图4)。
(左右滑动查看图纸)
4. 定海路449弄原始户型及其特征、分布示意图
此外,自1923年起,449弄的配套设施随着工房建造逐步完成,主要包含食堂、公共浴室、老虎灶、卫生所、活动室、警卫室、公用厕所等。这些服务设施基本上覆盖了工人生活的衣食住行各方面
[4]
。“文革”后,大批服务设施被拆除或陆续改造为居住用房。
1.2 定海路449弄建造历程:机构与个人的对抗与合作
定海路449弄自1923年开始作为工人宿舍使用,到后期转变为家庭住房,机构和使用者两方对工房的正规、非正规建造从未停止。结合居住模式来看,整个工房的建造过程可分为三个阶段。
(1)民国时期(1923—1949年)。工房建成初期,居住模式是年幼的包身工上下铺居住的宿舍模式。由于工厂对工房有严格的管理,这一时期在机构层面并无正规改建、加建,更多的是工人自己在房间内部加建。
(2)计划经济时期(1950—1977年)。新中国成立后,工房的居住模式变更为由政府分配给工人的家庭住房。这一时期,机构的正规建造行为与使用者的非正规建造行为形成了某种“互动”关系,即起初由居民自发进行的非正规建造,往往能全部或者部分引领、演变成机构统一的建造行为。例如在20世纪60年代末,为了增大室内使用面积,很多一楼、二楼的居民协商将天井封上,这样的非正规建造行为逐渐增多,最终引发了房管所在1970年左右的统一加建:只要一、二楼居民达成一致,房管所就将天井封上,并在天井上方加建小坡屋顶。同时,这一阶段也形成了工房定期维修的机制。
(3)改革开放后(1978年后)。随着人口增多、知青回城,住房需求进一步提升
[5]
(手机横屏查看)
5. 定海路449弄工房建造历程
2 战术:定海路449弄非正规建造的层次、限制与机制
大批的自发性非正规加建涌现以后,定海路449弄便成为各家各户“百花齐放、各显神通”的加建集合体。看似纷繁复杂的非正规加建现象,其本质均是在房屋管理者的既定战略(strategy)下,作为弱者的居民基于自身需求和战略漏洞下的操作空间,所采取的抵抗战术(tactic)。复杂的加建现象则是简单做法基于不同客观环境的不同建造层次、限制、模式叠合所导致的结果。
2.1 非正规建造的三个层次:单元—组件—集合
正如语言学中复杂的语句可以向下层层拆分为短语和词汇,依照非正规建造的顺序及难度,449弄内所有的非正规建造现象均可通过“单元—组件—集合”三个层次进行梳理分析(图6)。
(
手机横屏查看图纸)
6. 定海路449弄非正规建造整体轴测
2.1.1 单元:非正规建造的起点
449弄中所有的非正规加建现象可分为两类基本的单元:家具尺度的加建单元及建筑尺度的加建单元。
基础设施的配备往往是加建的起点。例如,20世纪70年代,449弄各户均安装自来水管后,部分居民开始把水斗设置在外墙以节省本不宽裕的室内空间。紧随其后,居民便开始在水斗下方、侧面搭建一些物件尺度的临时储藏空间,多使用木板、塑料等可简易搭建的材料。20世纪90年代之后,部分住户尝试使用永久性材料,例如砖、混凝土等倚靠外墙进行“家具”建造,主要功能大多为储藏和磨刀、洗菜、切菜等做饭前期准备工作的操作台。因未被房管所拆除,所以各家各户纷纷模仿,现如今,基本上各户门口都会出现此类家具尺度的加建
②
。
建筑尺度的非正规建造单元出现稍晚。20世纪90年代之后,为了针对性弥补灶间、浴室、卫生间等功能空间的缺失,建筑尺度的建造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依据加建环境的不同和加建材料、手法的差异,建筑尺度的加建单元主要可分为披屋、简棚、晒台、老虎窗、屋顶抬升、屋顶加层、围合设施等
③
。场地条件不同,加建的时间区间不同,对于加建单元的选取也存在较大差异(图7)。
(
手机横屏查看图纸)
7. 非正规建造单元
2.1.2 组件:非正规建造单元与具体环境的组合
按照加建单元与工房的相对空间关系,以及对共有空间的占用程度,建筑尺度的非正规加建组件可归纳为以下两种。
一为独立型,即独立于房屋主体结构,依附或侵占其他共有设施(如围墙、花池、楼梯)进行的加建,对共有空间的占有程度以及加建的自由度均相对较大。
二是附属型,是依附于工房主体结构进行的加建,又存在水平方向与垂直方向两种附属情况。水平方向多依附于房屋外墙向共有空间进行溢出建造,加建空间可与房屋主体隔绝或连通。由于449弄大多数宅间支弄较小,仅有2.5 m左右,故水平方向的加建对于共有空间的占用有限,而依据是否存在二层有可倚靠之物水平向外加建
④
,或二层通过与一层协商在其加建体量之上进行加建的情况,又出现了一层或二层加建,一、二层均加建等不同类型。垂直方向则是依附房屋的屋顶或晒台进行加建或翻建,因垂直方向的加建属于自家屋顶之上的动作,拥有相对较大的自由度。
需要提及的是,组件是加建单元与具体环境的结合,因此拥有不同空间特点的户型所拥有的非正规建造组件是不同的(图8)。
(左右滑动查看图纸)
8. 非正规建造组件
2.1.3 集合:非正规建造组件的组合
由于日常生活居住需求的提升,当单一的非正规建造组件不能满足厨、卫、浴、起居等多项需求的时候,经济实力、空间条件允许的住户会进行后续的加建,导致出现较为复杂的非正规建造集合。而依据最主要的影响因素——垂直层数,集合可分为以下两大类
⑤
。
一是一层非正规建造集合。一层住户按照是否分户可以分为半间和通间两种,而按照所处的空间环境和可侵占的共有空间多少,可以分为边户和中间户两类。一般来说,通间所具备的加建可能要远大于半间;中间户仅能在单侧或两侧进行水平方向加建类型的组合,位于行列尽端的边户因为拥有山墙面,存在更多加建的可能。
二是二层非正规建造集合。对二层住户而言,由于屋顶和晒台加建的空间更大,策略更多,加之通过与一层住户协商可在一层加建体量上继续加建,且可以在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同步进行,故加建组合包括仅在水平或垂直方向上的披屋、晒台与屋顶的加建集合,垂直方向加水平方向的集合等不同类别,其集合内部的丰富度要比一层更大(图9)。
(左右滑动查看图纸
)
9. 非正规建造集合
2.2 非正规建造的两个限制因素:尺度与材料
2.2.1 尺度限制
对于共有空间的占用程度直接反映在了非正规建造体量的尺寸控制上。根据水平和垂直方向的加建方式,其尺寸的控制因素也有所差异,基本的原则是:保证交通空间的最小可通行尺寸,不侵占邻居的可用空间,满足自身使用需求。
具体来看,在面宽方面,受限于各户本身的开间,水平加建的总面宽只要不超过本户标准开间尺寸3.3 m,就不会影响到邻居的正常生活;边户靠近弄堂,存在山墙面的加建,因此在不影响山墙面弄堂的通过性的基础上,其一层水平方向的加建面宽会相应拓展。
进深方面,一层进深方向加建的尺寸需保证交通空间的最小可通行尺寸。默认的底线是:只要不影响单人步行和单个非机动车的通过,邻里之间也就不会有过多微词。因此对于一般宽度在2.5 m左右的支弄,单边住户在加建时,考虑到预留交通空间并且不逾越弄堂中线,加建进深尺寸多控制在1 m左右;对于宽度在5.5 m左右的主弄,两边加建的进深尺寸可增加至1.5 m(图10、图11)。
(
手机横屏查看图纸)
图10. 支弄中的非正规建造
(
手机横屏查看图纸)
图11. 主弄中的非正规建造
由于二层的水平加建依赖于一层,其进深尺寸不会超过一层加建部分。二层的垂直方向加建只要不超过各户本身的进深即可。
在高度方面,水平方向建造体量的高度主要取决于使用需求。一般作为灶间和卫浴使用的加建体量,其高度会略低于层高,而起居功能的加建则会选择与层高持平。垂直方向的建造在不影响邻居采光的前提下,可由户主自行决定
[6]
。
2.2.2 材料限制
因加建主体的经济实力和加建时管理政策的区别,非正规建造的类型和质量同样也受到所使用材料的制约。建筑尺度加建的材料选择总体上可分为三类。
一是废旧材料。主要包括:作为支撑的废旧钢管、木材、竹子;用作围合,形成简易加建单元如简棚、围合等的废旧门窗、木板、栏杆、钢板、塑料布等。这类材料多为废旧材料再利用,成本较低,且多为居民自行搭建,具有极大的自由度和丰富性。
二是轻质建材。主要是一些铝合金板材、钢板等轻质板材,成本适中。因为自重较小,使用这种材料进行的加建,多位于二层的水平方向,以减轻加建体量的荷载。
三是正规建造材料。主要包括砖、水泥、混凝土等材料,成本相对较高,建造时也大多要请工人。一般而言,在住户经济实力允许的情况下,位于一层的、作为厨卫功能的加建多会采用这种材料,以保证其坚固性和耐久性。在一层加建质量较高的前提下,少数二层的水平加建也会采用这种建造材料。
2.3 非正规建造的机制:从“试探”到“模仿”
由于缺乏统一有效的管理,449弄的非正规建造呈现出了具有明显自发性的从“试探”到“模仿”的模式
[7]
。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少数居民尝试在共有空间中进行加建,由于当时房管所管理还算严格,不少居民的加建都被勒令拆除。几年后管理日渐松懈,当一些住户再次尝试加建且未被勒令拆除或受到处分后,其余住户便纷纷效仿。这样的过程没有过多规范模式可言,完全遵循先来后到的原则,先建造的虽风险较大,却往往具有空间位置和建造尺寸的相对主动权。
值得一提的是,二层的水平加建存在着与一层的协商过程。这个协商存在一个前提:一层的加建是以正规建材建造的稳固结构,且其高度接近层高,屋顶坡度缓和,不影响正常使用。只有在满足这样的前提下,二层住户才会尝试与一层住户沟通,在其加建部分的屋顶上建造阳台或者房间。
3 突围:定海路449弄非正规建造实例研究
定海路449弄的非正规建造反映出不同住户的生活习惯及日常生活的需求。一个门牌号所代表的一套工房中,往往居住着1~4户人家不等,住户之中既有兄弟姐妹或其他亲属,也有原本素不相识的外来房客。在长达半个世纪的居住时期中,对室内既有空间的分配利用、室外的非正规建造,均有较为复杂的演变过程。为了更好地梳理住户的居住情况和空间使用的演变,笔者在此选取3个典型案例展开详细论述,主要内容涵盖以下三点。
一是以家庭生活变迁为线索,研究住房中既有空间的功能属性在居住历史中的演变与改建。
二是“一号多户”情况下,各户如何协调、分配、利用既有空间来满足基本的生活需求。
三是住户对于共有空间的取用方式与自发性非正规建造策略。
3.1 四户同房——定海路449弄930号
930号位于定海路449弄中部,为靠近主弄的边户,上下两层分属四户(图12、图13)。
图:
1
2. 930号在定海路449弄中的位置
图:
13. 930号整体轴测图
3.1.1 家庭历史与空间变动
20世纪30年代,几个来自苏北,年龄约十岁出头的兄弟姐妹被分配至930号楼上、楼下居住。后兄妹各自长大成家,对房间内部进行了划分,逐步形成今天的空间格局。930号目前居住着两层共四户人家,一层的南北两户仍为包身工后代,其中居住在北户的百岁老人是当年的包身工兄妹中年纪最小的妹妹,在此生活了约90年,南户则居住着百岁老人的侄儿一家;二层两户在经过了原家族成员迁出、几次工房分配后变为现在的外来住户。
由于百岁老人生活起居不能自理,平时都是由居住在同一弄内922号的女儿F阿姨来照顾。整个家族和房屋的演变历史也主要从F阿姨处询问获悉。
930号的居住模式及对应的空间改动可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第一阶段(20世纪30—40年代):兄弟姐妹共同居住。这一阶段是包身工从幼年到成年的时期,兄弟姐妹们分布在两层楼中居住,共同使用灶间和晒台,整个工房并未经过任何划分或非正规建造。
第二阶段(20世纪50—80年代):兄弟姐妹成家后分户居住。包身工兄弟姐妹长大成家后对房间进行了划分:F阿姨与父母一家三口住在一层北户;F阿姨的舅舅一家住在一层南户;F阿姨的大舅和小舅两家人分别住在二层的北户和南户。一层的分户直接用隔板从中隔开,二层的分户则需要预留一个走廊。整个房子只有一层一个灶间,归F阿姨的大舅使用;F阿姨的母亲起初与其大舅商量,单独接煤气在灶间内设置一个灶台,但是后来经常因为共用空间引发矛盾,于是在60至70年代,利用楼梯下空间接通煤气设置小灶间;一层南户的舅舅因无灶间,只能在家中做饭;二层南户小舅一家因为空间实在局促,就在楼梯口临时摆了个柜子,接了煤气作为临时“灶间”。80年代初,根据房管所安排,如果楼上楼下达成了共识,便可将晒台改造为房间,但由于930号一家四户并未协商一致,所以也难得地保留了原始晒台。
同样在这一阶段,四户各自出于增加使用面积的目的,都先后进行了改造。
一层北:F阿姨的母亲在大概50年代就建造了阁楼供小孩睡觉。在70年代,F阿姨把天井简单封起来,上边搭了木板用于临时储物。
一层南:起初仅仅为F阿姨的舅舅一家居住,舅舅从国棉十七厂退休后,其儿子I叔叔便从老家赶来顶班。80年代左右,舅舅回老家,当时I叔叔的姑妈和他在这里居住过一段时间。为了照顾姑妈,I叔叔就设置了阁楼作为自己的临时卧室。之后姑妈被女儿接走,I叔叔结婚,夫妻俩就长期住在这里。
二层南、北:新中国成立初期,分别建造了阁楼。
第三阶段(20世纪90年代以后):原始住户的迁出与外来住户的迁入。随着子女们工作成家分到了新房,二楼两户在80—90年代迁出随子女居住,外来住户陆续迁入。
二楼北户租住着2000年搬来上海务工的G叔叔和爱人。据G叔叔讲,由于老楼梯坡度很陡,刚来时很不适应,经常摔跤。
二层南户目前居住的是2002年搬来的H叔叔。H叔叔之前在第二印染厂工作,因为原来的房子拆迁,单位考虑到新房太小,就在最后一批福利分房中把这半间增配给了H叔叔,他便独自住在这里,妻子则住在还迁房。刚搬来时,考虑到在楼梯口做饭不安全,邻居们便让他在共用的晒台上做临时搭建,作为灶间使用。
一层住户在这一时期虽然没有什么大变动,但是也进行了拓展加建。为了解决室内做饭不安全的问题,一层南户的I叔叔在2007年向外搭建了灶间和卫生间,约4.7
m²
。一层北户的F阿姨也在楼梯下设置了浴室供老人使用(图14~图18)。
(
手机横屏查看图纸)
14. 930号建造历程
(
手机横屏查看图纸)
15. F阿姨母亲家的空间分配
16. I叔叔家的空间分配
17. G叔叔家的空间分配
18. H叔叔家的空间分配
3.1.2 生活行为与空间组织
930号作为449弄中“一号四户”的典型代表,四户的空间组织各不相同。
一层北:目前F阿姨的百岁母亲常住于此,F阿姨白天也都在此照顾母亲的起居。因为没有任何溢出加建,室内空间分成了两个主体部分。其一是半间卧室,这里主要供F阿姨的母亲休息。因为厨房过于狭小,无法摆放家具,所以冰箱、微波炉、电饭煲都摆在卧室当中,阁楼也完全用于储物。卧室的采光主要靠山墙面的窗户,室内较为昏暗。另一部分空间则是卧室外的厨房和浴室,由于是利用楼梯下空间搭建的,十分狭窄,灶台上只有一个小煤气灶,洗菜淘米等活动就在屋外加建的水斗里进行。此外,在原入口天井处搭建的储物空间虽并不便于频繁上下,但是阿姨会把一支长柄伞挂在木板上,方便取用。
一层南:I叔叔夫妇家的空间组织十分清晰。房间最内侧为居住部分,中间部分为休闲、用餐部分,最外面的加建部分是厨房和卫生间。其中,居住部分和休闲用餐部分是完全连通的,而与厨卫部分的界线则是开凿洞口后余下的剩余墙体。有时为了阻挡做饭时候的油烟,I叔叔也会通过窗帘把厨卫与休闲用餐区临时隔断。厨卫部分通过入口的设置将厨房与卫生间分隔,在卫生间内还突破极限地安装了淋浴设备。I叔叔家养了一只体型肥硕的猫,为了防止它乱跑,叔叔在入口处另外安装了一个矮门,平时两口子坐在弄堂里乘凉的时候,便会把矮门关上。由于这对夫妇并无子女,两人的日常活动在狭小空间内勉强能够开展。
二层北:空间被分割成为一楼的灶间和二楼的卧室两部分,G叔叔夫妇的日常行为也相应在这两个空间中发生。在一层灶间,除了正常厨房家具外,G叔叔还会利用剩余空间停放电动车。同时,由于没有专门的浴室,无法洗澡,洗漱行为也只能在灶间开展。二楼卧室内部狭小的空间中摆放了床、衣柜等家具,阁楼部分堆放杂物。
二层南:由于房间只有H叔叔一人居住,空间布局较为简单。特别之处在于,原来屋顶上有天窗,H叔叔为了养育一些植物,就在天窗外搭了一个简单的架子放置植物,以便其接受光照。
以前在楼梯口做饭的行为虽然已经没有必要了,但是H叔叔还是保留了这里的桌子,放置一些烹饪用的调味品瓶罐。在晒台上,除了洗菜的水斗、灶台等设施用来做饭,H叔叔还在围墙上放置了两个鱼缸饲养小鱼。因为没有专门的浴室和卫生间,只能在晒台进行简单的洗漱行为(图19、图20)。
(
手机横屏查看图纸)
19. 930号现状剖轴测
20. 930号二层南户在晒台上搭建的临时灶间
3.2 向上生长与向外溢出的家——定海路449弄4008号
4008号位于定海路449弄东部,东靠定海路围墙,上下两层分属三户(图21、图22)。
图:21. 4008号在定海路449弄中的位置
图:22. 4008号整体轴测图
3.2.1 家庭历史与空间变动
4008号地处449弄正门附近,特殊的地理位置赋予其公共和居住混合的属性。从449弄建造之初,4008号就保持着一层西户作为社区配套服务、一层东户和二层作为居住空间的格局,延续至今。
449弄建造初期,一层西户被设置为卫生所,供449弄居民日常看病使用。后来卫生所被取消,这里曾被用作服务站
⑥
等,直至20世纪90年代初被居委会出租开设小卖部。目前居住于此的是J阿姨夫妇,几年前,他们以每月1 000多元的价格租下小卖部,成为小卖部的第三任店主。
小卖部内空间格局唯一的变动,是第一任店主在房间里隔出了一间卧室。由于当时一家人从外地来上海,无处居住,便隔出一个房间摆放双层床,年轻的小两口睡上边,父母睡下边,在不通风、没窗户的小隔间勉强度日。
目前4008号的两家住户虽均不是449弄的“原住民”,但居住时间较长,均对房子进行过较大的非正规建造。
4008号东户目前为K叔叔一家三口和老母亲共同居住。房间在20世纪70年代末由单位分配给母亲(当时4008号二层已形成两户的布局)。在叔叔成家、孩子出生后,为了扩展居住空间,便陆续对晒台进行加建,并倚靠449弄围墙进行独立加建,最终形成了现在的格局。
其居住模式及对应的空间改动可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第一阶段(1979—1999年):1979年,K叔叔随家人搬迁至此,一家三代五口人共同居住。当时房间一层有一间灶间,二层有一间卧室和一间狭长的储藏室(储藏室是之前分户后残留的一个狭长房间)。为解决居住问题,K叔叔一家把一层灶间改为卧室供其祖父母居住,同时利用楼梯下的狭窄空间搭建灶间,K叔叔和父母居住在楼上卧室。
第二阶段(2000—2014年):K叔叔的祖父母去世后,K叔叔的父母搬到一楼卧室居住。K叔叔成家生育女儿后,一家三口就挤在楼上的房间。出于为女儿营造良好学习空间的目的,2000年K叔叔对晒台进行了加建,为女儿建造了书房和浴室。
第三阶段(2015年以后):2015年,女儿将上中学。为了给女儿营造单独的居住空间,K叔叔就在弄堂里倚靠449弄围墙建造了两层楼作为新的客厅与卧室。4008号二楼的房间则全部给女儿使用。
4008号西户目前为L叔叔一家居住,L叔叔在国棉十七厂工作,20世纪90年代初结婚时被单位分到这间房居住。女儿出生后,一家三口在此经历了加建、出租、再加建的过程。
4008号的居住模式及对应的空间改动可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第一阶段(1991—2010年):L叔叔搬来时西户已是现在的格局,二楼楼梯口有灶间和一个空房间,穿过走廊有卧室,卧室内有阁楼。由于分户格局为历史遗留问题,难以协调,L叔叔便对阁楼空间进行了改建,把屋檐抬高以提高室内高度;同时把灶间旁边的空房间设置为浴室和卫生间。
第二阶段(2010—2017年):女儿考取重点中学后,L叔叔在学校附近租房陪读,便将这间房子出租。其间,租户并未对房子的布局和结构做任何改动。
第三阶段(2018年以后):约在2018年,L叔叔一家重新回到4008号居住。由于结构老化、屋顶漏水严重,叔叔便将阁楼翻建为正常的一层,同时对房屋内部进行了装修,设置了专门上三楼的楼梯。
(
手机横屏查看图纸)
23. 4008号建造历程
(
手机横屏查看图纸)
24. F阿姨的小卖部的空间分配
25. L叔叔家的空间分配
3.2.2 生活行为与空间组织
小卖部:目前J阿姨与丈夫在小卖部中的主要行为包括店铺的经营和休息。店铺的经营主要围绕在柜台和货架周边,占据了小卖部主要的空间。休息区是前任店主搭建的隔间,内部保留了双层床,放置了储物柜,兼做休息和库房两用。
在居住部分,东西两户空间因为分户布局上的割裂对各自生活均产生影响。
东户:在完成独立加建后,家中的主要行为迁移到了加建体量中。一层作为家人平时休闲吃饭的空间,同时在通往二层的楼梯下设置卫生间。二层是K叔叔夫妇二人的卧室。
4008号内主要剩下K叔叔的母亲和女儿各自的房间,以及其他辅助空间。一层楼梯下空间依旧作为厨房使用,由于空间狭小,室内只能放置灶台,而做饭前期的准备工作只能在外部加建的水斗和操作台进行。一层卧室为K叔叔母亲居住,方便老人同邻居串门聊天、在弄堂口散步。
K叔叔的女儿目前使用家中二层房间。在晒台加建后,二层原来的房间采光不佳,不利于学习,就被用作女儿的卧室。晒台上新建房间的一半作为女儿的书房,另一部分则是浴室。二层北侧房间,因为面积狭小,且无采光,K叔叔就将其作为储物空间使用。实际上,除此房间外,K叔叔还侵占了两处两户共有的空间作为储物功能。其一是一层楼梯上方,为了充分利用空间,K叔叔从护栏之上一直到天花板用板材搭建了一个简易的储物盒子;其二是在通往西户的走廊天花板上方,叔叔也设置了储物架堆放自家的杂物。
西户:西户的所有空间均分布在二楼和局部翻建的三楼。虽然也面临着空间被割裂的问题,但是因为被分隔的三部分空间各自具有相对完整的功能,使用情况相对较好。第一部分为厨房,由于其位置处于二层楼梯口,进深不足,加之此处也是东户进入二层的必经之路,故L叔叔在此仅设置了灶台,没有放置其他任何家具。第二部分是厨房南侧的卫生间,空间相对充足,因此L叔叔在其中设置了干湿分区合理的卫生设施。第三部分为起居,其中二层部分是家中主要的休闲空间和进餐区域,为了高效利用空间,L叔叔在通往三层的楼梯下方和南侧靠墙处都设置了橱柜。平时L叔叔在二楼的沙发上睡觉,而三楼则主要是其妻子和女儿休息的场所。
西户目前存在的较大的问题是西晒。因此,L叔叔还在房间外设置了遮阳棚(图27、图28)。
(
手机横屏查看图纸)
27. 4008号现状剖轴测
28. 4008号西户加建的三层外景
3.3 “公私合用”的住宅——定海路449弄5000号
5000号位于定海路449弄东部,靠近正门,紧邻居委会,其二层住房是整个449弄中面积最大的,上下两层连同加建部分分属四户(图29、图30)。
图:29. 5000号在定海路449弄中的位置
(
手机横屏查看图纸)
右图:30. 5000号整体轴测图
3.3.1 家庭历史与空间变动
5000号原由两部分构成:一间正常工房与一个以前供日本职员使用的写字间,写字间南侧还有一个小花园。在新中国成立后不久,写字间被分配改为居住用房,而后工房和写字间的二层被横向打通成为一个大户型,一楼二楼的住户在之后的几十年里逐步建造,在花园处进行加建,最终形成现在的空间格局。
目前5000号共有三户居住:一层两户,二层一户。二层户主为M叔叔,年近七旬,是5000号二层合并以后的第二任住户,因为之前在国棉十九厂担任中层干部,资历较深,才被分配至此居住,并建造了449弄中尺度最大的非正规加建。下文将主要以M叔叔为线索,梳理出整个5000号的变迁。
5000号的居住模式及对应的空间改动可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第一阶段(20世纪30—40年代):分离时期。449弄建成至新中国成立前,工房和日本职员的写字间为隔绝状态。写字间的出入口朝向花园,上下两层各有一间办公室,一层还设有卫生间(内有当时449弄中唯一的坐便器)供职员使用。
第二阶段(20世纪50年代):合并时期。新中国成立后,写字间功能从办公转变为居住,房管所将写字间的两层做了不同处理。在二层,将写字间紧邻工房的室内楼梯取消,打通隔墙,两个开间并作一户,使其成为449弄最大的户型,分配给了当时国棉十九厂的厂长居住,一层则单独成一户。同时,在相邻取消楼梯的工房一层建造走廊,以区分前后两户。居住分布格局就此形成。
第三阶段(20世纪60—70年代):初步加建时期。大约在20世纪60年代,449弄居委会在原写字间花园前加建了服务站,堵塞了花园的对外通道。此后,居委会、一层住户都开始了向花园的溢出加建:前者扩展了一层的仓库,一层住户则向花园加建了灶间、房间。因为要保留原有的写字间入口通道,所以加建部分呈不规则三角形。“文革”前后,工房二层晒台也被封为房间,一层东侧住户向449弄围墙进行了加建。
第三阶段(20世纪80年代以后):持续扩张时期。首任住户迁出后,M叔叔于1986年被分配至此。当时M叔叔一家共9口人,原有住房面积严重不足,于是便与一层住户协商,在其加建部分之上加建了灶间、卫生间和活动室。为了不影响一楼的采光,M叔叔在灶间和活动室之间设置了一个天井,并且将居委会外凸的仓库屋顶、一层东侧住户加建部分的屋顶,都纳为自己的阳台。
后两个妹妹成家迁出,父亲和弟弟去世,女儿出嫁,整个房子就剩下了M叔叔夫妇和老母亲。空间充裕后,M叔叔就把之前加建的房间改为了活动室,用于日常和朋友打牌喝茶。
值得一提的是5000号紧邻定海路的沿街私房。70—80年代,大量定海路私房纷纷从一层翻建到二层、三层,为防止私房翻建影响采光,M叔叔与自家紧邻的私房住户沟通,禁止他们加层。不仅如此,M叔叔还在已有的晒台边界处修建了通向私房的平屋顶台阶,将其也纳为自家的晒台使用,形成了颇为壮观的“晒台群”。
在这一阶段,一层空间也稍有变化。一层西户将房屋出租给商户,原有房间连同加建的三角形灶间均被用作储物空间;写字间一层则在1989年迎来了现任住户N叔叔。对于已有的房间和加建格局,N叔叔未做改动,只是在房间和449弄围墙之间搭了简棚,作为一个室外餐厅,同时将原有的加建部分留给了侄女居住。
原来一层写字间设置的卫生间,起初由一层西户的老人使用。老人迁出后,就被一层东户上锁独用(图31~图33)。
(
手机横屏查看图纸)
31. 5000号建造历程
(
手机横屏查看图纸)
32. M叔叔家二层空间分配
33. M叔叔家三层空间分配
3.3.2 生活行为与空间组织
鉴于5000号的主体空间和主要加建体量均属于M叔叔,笔者将重点叙述M叔叔一家的空间组织。
目前M叔叔夫妇和老母亲三人居住在略显“富余”的空间中,家中的空间布局较为合理。
鉴于空间最初的权属,M叔叔家可以分为三部分:原工房部分、原写字间部分、加建部分。原工房部分空间主要由两部分组成:其一是位于西北端的客厅,这里是全家人休闲、进餐的地方;其二是位于东北端的母亲房间,母亲平日里的娱乐活动以在房间中看电视为主,有时也会去北侧晒台散步。
原写字间部分,主要空间包含两部分:其一是M叔叔夫妇的卧室;其二是卧室外的走廊和储物室。走廊北侧较宽的一段放置了之前写字间使用的旧灶台,现在M叔叔依然将其保留使用,储物空间位于一层通向二层的楼梯上方,是一个独立的房间。
加建部分的空间主要由三部分构成:其一是厨房及其相对的卫生间中间留出的一条通往阳台的走廊;其二是位于南侧,一直延续到居委会外墙的阳台,这部分空间M叔叔只放置了一些储物柜和洗衣机,并未作其他用途;其三是厨房东侧的二、三层活动室,现在被M叔叔完全用作棋牌活动室,其中二层活动室相对较小,三层活动室不仅面积较大,室内配置了电视机、鱼缸,室外还有摆满花卉植物的阳台,阳台可俯瞰定海路,M叔叔时常邀请朋友一同在此打牌、乘凉(图34~图37)。
(
手机横屏查看图纸)
34. 5000号现状剖轴测(原工房部分)
35. 5000号现状剖轴测(原写字间部分)
(
手机横屏查看图纸)
36. 5000号现状剖轴测(加建部分)
37. 5000号加建部分外景
4 共生:定海路449弄共有空间实例研究
定海路449弄曾经的“集体”属性赋予其多样而丰富的共有空间,居民在其中完成了大多数日常交往、休闲、娱乐活动,营造出最具活力的空间场景。然而时过境迁,随着20世纪90年代国棉十七厂的关闭、大量共有设施的消失、449弄居民成分的复杂化,昔日的集体记忆日渐消失,共有空间也被各色形式蚕食异化,形成今日复杂的形态。除上文提到的主要住户均会侵占的主弄、支弄空间,定海路449弄仍存在部分旧时剩余的共有空间
⑦
。例如1967年占据足球场建设两排工房后所剩余的绿地、广场、花池等空间,此前修建的托儿所在几经变革后余下的内院等。
基于长期的观察调研,笔者将选取一处典型的共有空间案例,从三方面对其展开分析:一是空间生成过程,旨在探讨共有空间的形成模式;二是空间边界,即围合、界定这个共有空间的实体或虚体及其形成原因;三是空间内的行为,即共有空间中交往行为的内容以及空间对行为的影响。
4.1 两个内院——外来租户与传统工房的共享与抵触
两个内院位于定海路449弄东南角,是由1967年建造的新工房与前托儿所主楼、托儿所主楼与后建辅楼围合而成的一北一南两个院落。为方便叙述,笔者下文就以北院、南院分别指代。
托儿所建筑目前已经全部用于外来务工人员租住,因此南院已经成为租住区的内院,北院则是工房区和租住区的分界(图38)。
38. 两个内院在定海路449弄中的位置
4.1.1 生成过程
南北院均是在无前期规划情况下,在后期的曲折建造历程中逐步形成的。
1967年,由于建造新工房拆除了最初的托儿所,工厂在新工房南部建造了一幢两层楼的新托儿所,并在其南部建造了储藏功能的简易仓库。约20世纪70—80年代,居委会在新工房与托儿所的山墙处修建了车棚,将两者之间的弄堂围合成院落,形成了北院。托儿所关闭后,约在2000年,托儿所建筑的使用权被某公司购得,用作出租给外来务工人员的出租屋。2005年,公司将建筑改造为养老院,并且翻建了原来的仓库,又在原空地处新建了一栋楼,以满足开办养老院的床位需求。至2010年养老院关闭后,这里再次恢复对外租住的功能。2018年,政府将空地中央的新建楼房拆除,最终形成南院的格局(图39)。
(
手机横屏查看图纸)
39. 南、北院的格局演变
4.1.2 空间边界
目前北院四面边界分别为新工房、车棚、出租楼及定海路449弄外围墙。出租楼本身空间局促,狭小房屋不能完全容纳租户们的日常生活,因此一层住户基本上均会有家具组件的溢出,占用内院来完成做饭、储物、洗衣、停放非机动车等行为,即租户们的生活领域是拓展到内院之中的。相应的,北边新工房一层住户为拓展空间,多面向内院加建生活阳台,或在窗外安装进深较大的防护窗,下设储物空间,以实现边界外延。
有趣之处在于,尽管租户和新工房住户均对内院空间进行了“溢出”,但是其方式和态度截然不同。就溢出方式而言,由于租户多为暂住,不能进行永久性的建造,其溢出方式以最简易的外置家具组件为主;新工房住户多为久居,所以其溢出方式也更偏向于建筑尺度的非正规建造。就态度而言,租户多为外来务工人员,来此租住是因为其低廉的租金,因而对生活质量和私密性并无过多奢求
⑧
,其整个生活向内院打开——溢出的家具组件不设围护便置于室外,做饭洗衣等活动也完全在内院中解决,房间门大部分时间也是直接对外敞开的;新工房住户出于对外来务工租户“戒备”甚至“排斥”的心理,在溢出时呈现出非常明显的封闭、拒绝的态度——加建的阳台一般不会开门,窗外加建的储物空间也无一例外都会安装护栏。可以猜测,假使居民有权决定是否加建山墙面车棚的话,新工房住户们多半会拒绝,因为原始支弄形态本就能满足他们的溢出需求,且对外开敞、公共性更高,完全不会有现如今被迫与租户共处一院的尴尬与不安(图40)。
40. 北院内部实景
同北院相比,南院的情况稍显简单,其四周边界为出租楼及定海路449弄外墙,租户的生活领域可以在内院中以临时的方式灵活拓展。与南院租户类似,北院的租户们也会把家具组件外溢到内院中,但由于南院的居住主体为外来租户,邻里之间具备相似的背景和生活方式,故而更易沟通,少有戒备,对共有空间的使用也更日常化(图41、图42)。
41. 南院内部实景
(
手机横屏查看图纸)
42. 两个内院的轴测图
4.1.3 空间内的行为
北院、南院作为以外来租户为主要使用者的共有空间,“临时性”无疑是其最根本的原则,对共有空间的溢出尺度和程度均较小,对共有空间的公共性的负面影响也相对较弱。由于日常行为的引入,反倒激发了空间本身的活力——平日里租户在内院中洗衣、做饭、晾晒衣物,这些活动促进了邻居之间的交流,时常可见大家围坐在院落中一边准备食材一边聊天的场景,不同家庭的小孩也会在内院中一起玩耍,社区的氛围反而要比工房部分更浓郁。
除了居住者本身的行为,南院也兼顾了外来车辆临时停放的功能。来访449弄的车辆,在征得出租楼房东的同意后,可在院内短暂停放。房东也会严格控制停车数量和时长,对于内院的租户也起到了保护作用。
5 侵蚀:定海路街市空间研究
定海路的波阳路至平凉路一段作为紧邻定海路449弄的商业街道,近百年来一直同居民生活关系紧密。作为定海桥地区位置最核心、历史最悠久、交通最便捷的商业网点,这里的沿街店铺是居民最主要的食物、生活必需品来源,而在店铺之中又夹杂了众多非正规搭建的私房。寒来暑往,定海路上熙熙攘攘的行人、住户、顾客,共同构成了定海桥地区特有的生活图景(图43、图44)。
(
手机横屏查看图纸)
图:43. 定海路航拍实景
图:44. 定海路菜场实景
5.1 街:定海路北段街道空间格局演变
定海路的建设过程可分为两个主要阶段。1911年,公共租界当局规划,自杨树浦路至平凉路路段的道路宽约12.2 m,命名为山达刚路(Sandakan Road)
⑨
。1915年取浙江省定海县之名,改路名为定海路,并于1918年形成道路。1927年6月定海路桥建造完毕后,定海路自杨树浦路延长至定海路桥,并于1928年全线筑成
[1]258
。总体来看,定海路全长约891 m,宽6~15 m不等。其中波阳路至平凉路路段
⑩
是紧邻定海路449弄的商业集中路段,最为繁华
[8]
。
尽管定海路两侧商铺鳞次栉比,各个年代建造的房屋错落分布,街道界面也凹凸不齐,但通过对周边区域的总体分析,可大致推断出沿街建筑的建造逻辑和街道面貌的形成过程。
定海路筑成时,周边区域内已有的建设活动只有北段西侧于1923年开始建设的第一批裕丰工房,剩余地境多为农田荒地,零星分布房屋。1931年为运输建材修筑定海港,定海路周边的建设活动逐渐增多:1934年定海路以西修建密丰绒线厂,1935年裕丰工房全部工房建成,同年定海路北段东侧兴建怡和啤酒厂。在此期间,一些富足的商户也嗅到商机,开始在定海路两侧建造联排商铺。至此,定海路北段沿街最初界面基本形成,即原有住房、商铺、裕丰工房和怡和啤酒厂的沿街围墙。
随着来定海桥地区务工的外来移民人数增多,加之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来此逃难的灾民骤增,无处安身的移民开始沿着定海路两侧剩余的空地搭建简屋,条件更为艰苦者就直接倚靠裕丰工房和怡和啤酒厂正门两侧的围墙搭建棚屋,使得街道原界面局部被打破,直接侵蚀道路空间的自建房屋开始大批量出现(图45、图46)。
图:
45. 侵占定海路搭建房屋分布范围示意
图:
46. 定海路街市分段
新中国成立后,道路两侧又陆续修建了国营商店、菜场,同时以前的联排商铺也被收归国有,转为公私合营。此后几十年里陆续有棚户私房翻建二层、三层,最终形成了现在的街道格局和界面。
根据围墙外私房搭建对道路本身的侵占情况,目前的定海路北段可以分为三种典型的街道空间:无侵占段(即原始道路格局)、单侧侵占段(即道路单侧有围墙和私房搭建)、双侧搭建段(即道路两侧均有围墙和私房搭建,图47~图49)。
(
手机横屏查看图纸)
47. 定海路无侵占段现状轴测
48. 定海路单侧侵占段现状轴测
49. 定海路双侧侵占段现状轴测
5.2 市:定海路北段商业对街道空间利用方式的演变
1918年定海路北段建成后,伴随着工厂、民宅的建造,来往的工人、农民、渔民数量增多,逐渐出现了沿街叫卖的商业摊贩,后经不断建设发展,约在20世纪30—40年代左右成市。至新中国成立前夕,定海路已经是杨树浦地区六处集市之一
[1]459
。新中国成立后,定海路北段成为定海桥地区主要的商业网点。
在此过程中,受道路两侧的私房建设、政府对商贩管理的政策等因素影响,商户对于定海路本身的使用方式也不尽相同。总体来看,街道使用方式演变大致经历了6个阶段。
(1)出现私房建设前(1949年前):在这一时期,商业以流动摊贩为主,占据街道摆摊售卖是主要的经商方式。
(2)出现私房建设后(1949年前):此阶段内,一些私房房主开始利用自家门面做生意,同时也可以占用街道摆摊。
(3)新中国成立后的计划经济时期:这一时期,因为不允许出现私人商户,所有的商店均为政府统一管理,所以不存在私人商户占用定海路摆摊经商的情况。
(4)1978年改革开放后至2015年:这一时期,个体商户重新出现,定海路也进入了最繁荣的时期。沿街的私房商户、新中国成立后公私合营收归国有的公房商户,均会清早出摊,在自家门面前的街道上摆摊销售,等到夜里再将摊位收回店内。
(5)2015至2017年:这一阶段,政府为了整顿街道形象,规定所有商贩不得占用街道空间摆摊售卖,所有店铺都将摊位后移,仅能在店铺门前占据狭窄的人行道空间出摊。
(6)2017年以后:政府要求所有商户必须退至店铺内部,禁止对街道一切形式的占用。至此,以前摊贩云集的定海路街市彻底消失。
在这样的背景下,部分店主开始改变店铺的经营方式,以节省店铺租金。一个商业门面经营两种业态的现象越来越多,经营模式也日渐复杂化。经笔者调研走访,目前主要的店铺经营、使用方式有以下几种。
(1)一个门面、一个店主、一种业态
此为最初始的店铺经营方式,但随着店铺租金逐步提高,只有经营状况较好的大店铺依然保持此模式,其数目在整条定海路的商铺中大约占到一半左右。
(2)一个门面、一个店主、两种业态
从空间上来看,两种业态在店铺中的分布方式有两种。其一是将店面的门面分割为两部分,左右各经营一种业态,店铺内部空间由店主自行划分使用。这种方式多适用于两种业态对沿街面需求度类似的店家。其二则是在店面的进深方向做分隔,前后分开经营两种业态,此方式多适用于两种业态规模相差较大的店铺,例如上文提到的手机维修店前面售卖玉米、毛豆的店家即属于此类情况(图50、图51)。
图:50. 一家店主、两种业态进深方向分割
图:51. 一家店主、两种业态面宽方向分割
从业态本身来看,一个店主选择两种业态来经营,这两种业态之间一定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性和出售能力的互补性。小则是同一性质的不同门类,比如杂粮与熟食一同销售,农牧产品与蔬果一同销售;大则是不同性质的业态组合,比如上文提及的服装与冷冻食品、手机维修与蔬菜的组合,当然这类组合的主次之分也会更为明显。
(3)一个门面、两个店主、两种业态
更加直接的方式是,为了节省成本,两个店主共同使用一个店面,分摊租金或以其他形式达成协议,经营各自的生意。例如,干洗店和水果摊在同一家店面里经营,熟食与蔬菜一同售卖,海鲜和熟食一同售卖等等。
从空间上来看,两个店主对于门面的使用方式也有两种。其一,两者划分开间合用门面,店铺内部的空间则协调划分使用。就消费者的进出而言,这是最好的方式。其二,在不影响消费者进入店铺的前提下,一方占用另一方门面前的空间摆摊售卖。这适用于主要业态使用的是店铺内部空间、门面影响不大的店家,例如餐馆、干洗店、维修店等(图52、图53)。
图:52. 两个店主的面宽分割
图:53. 两个店主的进深分割
从业态来看,这样合用店面的方式必须具备一定的条件,即两种业态不会形成市场竞争关系,其性质、门类差距越大越好。这也是基于营利目
的的基本考量。
6 结语
自1923年伊始,定海路449弄经历了多样的社会背景、管理主体及居住主体,在机构(正规)与个人(非正规)建造活动的夹杂之下生长并突围,以适应不断变化的居住生活需求,并呈现出一种与当今城市面貌不甚相符的复杂性。449弄的非正规建造逻辑、对共有空间的取用方式均是在工业产业演变背景下,“集体”性质逐渐消退后,对居住空间变化的挣扎与适应,从空间角度生动展现了近百年来杨树浦地区工业与工人阶级的兴衰变化。定海路街市的空间演变,则更为立体地展现出在工业底色下,整个杨树浦地区的居民日常生活和商业活动的变化过程(图54)。
54. 定海路449弄征收后实景
2021年末,在笔者调研后不久,定海路449弄已启动动迁流程。目前居民均已迁出,其复杂的非正规建造也在冷清之中逐渐萧条,定海路两侧的商铺也大多被封,往日喧闹的生活街市只留下了几家店铺前的稀疏路人。预计整个定海路449弄及定海路上的建筑将于近两年拆除。笔者希望,可以通过客观记录与理性梳理这段建造历史,为今后的建筑研究者提供可信的参考。
(图片来源:图片图纸均为作者自摄、自绘)
注释:
① 前、后为本地住户的习惯性说法,主卧所在部分为前,灶间所在部分为后。对于南北向布置的单体,南侧为前,北侧为后;对于东西向布置的单体,东侧为前,西侧为后。
② 因家具尺度的加建单元几乎遍布全部家庭,故后文对加建组件、集合的讨论均只基于建筑尺度的加建单元进行。
③ 几类建筑尺度的加建单元的定义与功能如下。
披屋:依附于外墙,气候封闭的房间。这种加建单元的功能为灶间、卫浴、储藏或是对生活起居空间的扩展。一层、二层、晒台均有这类单元出现。
简棚:以简易材料搭建,气候不封闭的棚屋。主要功能为储藏。一层、二层、晒台均有这类单元出现。
晒台:二层住户在一层住户的加建屋顶上所修建的生活用晒台。主要作用为储藏或晾晒衣物。
老虎窗:二层住户于屋顶上加建,用于阁楼采光。
屋顶抬升:二层住户在不移动原屋脊的前提下,将坡屋顶的南向或北向抬高,以增加阁楼的净高度。
屋顶加层:二层住户将坡屋顶整体抬高(屋脊也随之抬高)。
围合设施:以栏杆或者矮墙围合空间作储藏之用,带有划界和宣誓领域“主权”的意义。
④ 此种情况存在于靠近围墙的二层住户可直接水平向跨于围墙上进行加建,不破坏一层通道。
⑤ 因独立型的非正规建造组件较为特殊,不够普遍,此处的分类仅基于附属型的非正规建造组件的组合展开讨论。
⑥ 其功能是将没有工作的家庭妇女召集到一起共同为居民做一些缝纫工作。
⑦ 即占用共有活动空间进行建设活动后剩余的、用于居民活动的空间。
⑧ 实际上,相对闭塞的内院已经比其他支弄更加具有私密性了。
⑨ 山达刚是马来西亚沙巴地区的首府,当年也是英国的殖民地。
⑩ 因该段为定海路最北端,下文亦简称为“定海路北段”。
参考文献:
[1] 钱铮,陈明刚. 上海市杨浦区地名志[M] . 上海:学林出版社,1989.
[2] 崔广录. 上海住宅建设志[M]. 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8.
[3] 高潮. 上海里弄住宅沿革[M]//陆坚心,完颜绍元. 20世纪上海文史资料文库. 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1999.
[4] 徐甡民. 上海市民社会史论[M]. 上海:文汇出版社,2007.
[5] 邹依仁. 旧上海人口变迁的研究[M].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0.
[6] 梁以华,郑红. 楼情:香港 20 世纪初唐楼建筑研究及其活化利用设计[J]. 建筑遗产,2019(2):50-58.
[7] 郑震. 列斐伏尔日常生活批判理论的社会学意义——迈向一种日常生活的社会学[J]. 社会学研究,2011(05):191-217,246.
[8] 何乾昌. 旧上海杨树浦民众居住见闻[M]//陆坚心,完颜绍元. 20世纪上海文史资料文库. 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1999.
完整深度阅读请参见
《
时
代建筑》2022年第6期 定海桥:一段城市平民自建史研究 杨闻博《生活的“突围”:上海定海路449弄非正规建造研究》,未经允许
作者单位:普华永道中国ESG可持续城市综合服务部
作者简介:杨闻博,男,普华永道中国ESG可持续城市综合服务部 咨询顾问,同济大学建筑系 硕士
{{item.text_orig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