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会展湾南岸广场项目旨在结合全球最大会展中心,塑造标志性的城市肌理与城市界面,符合深圳会展中心前哨定位的城市形象,为承载未来高科技、文化及创新产业做好准备,设计一个注重场地开放性,注入娱乐、休闲和活动体验,关注生态、宜居性和社交性的高端社区。
项目涵盖写字楼、公寓、酒店、商业四大业态,是华森城市综合体设计的又一杰作。
01.
业态
项目位于深圳西翼的宝安区,处于大空港北区的新机场镇,与北面国际会展中心一期一河之隔,距深圳机场4号航站楼北仅5公里,距深圳前海中心北仅20公里。
项目用地面积8.3万平方米,计规定容积率建筑面积14万平方米,其中酒店3万平方米,公寓3万平方米,办公6.75万平方米,商业1.25万平方米,物业服务用房280平方米,公交站务用房350平方米。不计容积率建筑面积4.3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19.59万平方米。
项目中的酒店定性为一类高层公共建筑,商务公寓定性为一类高层公共建筑(办公式),办公建筑按建筑高度分为多层办公及二类高层办公。酒店地上10层,商务公寓地上11层,办公分别为3层至7层。地下一层为酒店后勤及酒店配套设备用房、办公及公寓配套设备用房,汽车库。
02.
肌理
仔细分析地块就会发现,地块的四个边界情况不同。北侧为延绵的江景公园,经济核心区与会展中心一览无余,通向景观绿地的通道也不受交通阻碍。
南部边界沿街,设置醒目的立面,特别是沿中轴线面向会展中心南入口的部分。西部边界沿展览大道,较为嘈杂,在充分利用便利交通的同时,需要对地块内的建筑加以保护。
东侧为现有工业厂房,今后会进行改造。由于东侧的地铁隧道和西侧的高铁线从地下穿过,这些区域将不会完全被建筑填满。
通过研究会展中心新的城市肌理,运用城市规划五要素——路径、节点、边界、标志、区域,在两地块间形成城市的原点广场。
以原点广场为中心向福永海河滨水步行带及休闲带辐射,自然生成地块的主斜轴。呼应会展中心横向肌理对建筑体块横向切分,同时继承传统的岭南街巷空间,生成场地建筑形态,重塑城市肌理。
针对不同的城市界面,我们采取了不同的设计策略。北侧紧邻福永海河,并与会展中心隔河相望,景观资源最好,布置酒店公寓组团,实现景观价值最大化。
南侧是进入会展中心的形象入口,双子门户组团塑造标志性城市形象;东侧建筑体块拉高形成高层组团,屏蔽集中厂房的不利影响,保护低密度的企业岛组团和企业天地组团不受干扰,同时两个低密度组团面向城市干道开放,营造友好的城市关系。
03.
空间
受航空限高影响,项目航空限高不超过41.8M(相对地面标高)。为深圳新会展中心配置的专用五星级酒店仅能于地面以上10层,为保证地面有足够的客房数量,地面以上仅做一层裙房,有通高要求宴会厅结合下沉广场设置地下一层。
按此处理方式,在保证酒店配套功能完善性的同时,宴会厅增加了空间的变换,并与下沉广场通过景观植被及水系相结合,移步换景,同时客房数量达到最大化。
项目采用酒店与商务公寓共用裙房连通的形式,酒店的健身房及恒温泳池设置公寓楼下方,充分利用有效的建筑空间,实现酒店与公寓完美结合。一层裙房的屋面全外挑玻璃,与室外游泳池相呼应,增加酒店客人的娱乐及观赏性。
04.
流线
内部道路根据不同尺度分为三级,对城市界面完全开放,场地充分渗透在城市中,内部可达性强。道路相交处生成丰富的节点空间,为公共生活的发生创造了不同的场景。
两地块被城市道路隔开,二层慢行系统可将两地块有机联系起来。东侧设置高线公园,结合高层办公,营造休闲氛围。
两地块间通过连桥将两侧塔楼二层的商业连接起来,打造活力商业带。西侧保留西海堤原有的自然风貌及绿化,并注入多样的运动元素,保留城市记忆,重新激活场地。
二层连廊系统可有效引导地铁站及公交站的人流快速分流,打造高效便捷安全的人行流线,并且加强了主体的开放性。场地内道路通达,形成丰富的城市肌理,同时也模糊了地块与城市之间的界限,强调城市空间的延续性。街道尺度充分考虑人体尺度,步行体验完整且舒适。
{{item.text_orig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