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文化载体的诞生与发展,离不开当代时代文化的推动,并且与当代社会人民艺术审美息息相关。
一个时代的文化载体,必会有它的“饱和度”存在。历史发展,新旧碰撞,文化交融,由时间所孕育出的新生命,总会需要一个新的“容器”,供其生根发芽。
文化创意产业园作为新时代的文化载体,是一系列与文化关联的、产业规模集聚的特定地理区域,是一具有鲜明文化形象并对外界产生一定吸引力的集生产、交易、休闲、居住为一体的多功能园区。园区内形成了一个包括生产——发行——消费产供销一体的文化产业链。
(图源来自网络)
现今,发达国家十分之注重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已经是很多发达国家的支柱产业。因此,越来越多的文化创意产业园开始面世于世界各个地区,增强地区文化软实力。
//主要区位划分
//1.以旧厂房和仓库为区位依附
//2.大学为区位依托以
//3.以开发区为区位依附
//4.以传统特色文化社区、艺术家村为区位依附
//园区性质划分
//1.产业型
//2.混合型
//3.艺术型
//4.休闲娱乐型
//5.地方特色型
(图源来自网络)一般成功的的创意园有以上3个特点:活动匹配(带动发展)、建筑空间多样化(互相渗透)、意义概念符合定位(留下印象)
区域分布
从公共空间与城市空间结构来看,创意园地块有存在以上五种形式的理论。不同的形式理论决定了不同的空间布局。
产业定位
按照市面上主导的百分比来讲,一般分为创意办公和商业休闲两种。他们各自决定了不同的核心功能并与发展出来的延展功能,配套功能共同构成一个完整的生态链。不同的生态链对于不同的功能分区有着不同的需求。
比如下图是对广州TIT创意园的简单分析。
概念风格
(图源来自网络)虽然都是文化创意产业,但是仍然要有主题概念也就是特色。主题特色的设定可能是顺应现有的主客观条件,比如原来当地已经有某种主流产业,或者原来已有一个历史文化传统,这些是主观条件,比如附近已有旅游景点,交通要道等,这是客观条件。没有主客观条件的,也可以创造一个主题,比如有的以台湾为主题,有的是以台湾创意,台湾特色为主题。也可以用绿色建材产业为主题,太阳能产业为主题。或者以设立设计中心,特殊教育学校为主题。
概念与空间风格的关系如下
BIG创意园的简单分析
比如红砖厂就是在保留原建筑原貌基础上,通过导入文化创意元素,对旧厂房采用修旧如旧的方式进行修缮和创意改造的。
(图源来自网络)
动线优化
交通永远是一个开发成功与否的前提,而且交通流线不但是各个分区的分隔线,也是连接线。当然按照交通流线的设计,还要细分主次干道,穿越联通道的分别。
交通流线一般以一下五个要素组成,无论是大车站还是小花园都需要注意的。交通方式 、流量:单位时间、流向:单向、双向、流距/流程、流速而创意园则需要注意:出入口位置、主次干道、人车分流、流线带动人流、切忌杂乱。
上图是对BIG创意园的动线的简单分析,也注意到了以上提出的五个方面。暂时发现的缺点是公共交通等交通工具与园区现场接驳不良,并没有在大门接驳客流。
园区介绍
B.I.G 大干围创意艺术园区
1
背景文化
大干围仓库位于广州市海珠区,兴建于上世纪50年代,建筑总面积约3.5万平方米且紧靠珠海边,是一个可直接停靠船舶装卸进出口货物的码头仓库。
问题:大干围地区经常是逢雨必浸,水浸造成车辆和周围居民出行不便。(以前)道路:大干围这一段路属于村路,不属于市政路,所以在管养方面存在漏洞。(以前)周边:对街以及周边仍然是破旧的工厂、小作坊,时不时散发出令人不适的工业气味,道路也并不是很干净,给人的感觉不是很舒服。(目前)
印象特征
建筑外观:园区整体建筑色调以黑白为主,加以红砖厂的深红作以点缀,为整个园区带来了一分活跃的色彩。
其中商业空间外观简约,先以白墙搭配深色窗框作为主体,再加以各户极具特色的广告位作以旁衬,使最终呈现的氛围既达到商业展示与吸引消费的作用,又保持了格调高雅的品味与沿街面整体性的控制。
(图片来源于竖梁社建筑)
基础设施
1.道路
外部:BIG外部空间路面均以长方体水泥砖铺设。
整洁的灰色编排映衬出园区的时尚简洁主题,完美实现园区内外空间的过渡。
内部:作为新生代艺术园区,BIG内部舍弃了以往园区一贯的水泥路面,采用沥青路面铺设。整个内部园区放眼过去,均为灰黑交接的沥青路,时尚又不失大雅。脚感好,又防尘,舒适整洁。
2.路面特色
沥青与水泥的混搭不够看?那再来看看这些“杀手锏”!
内部园区如果只有灰色的沥青,未免过于单调。设计师利用户外球场的区域色块与地面涂鸦进行空间点缀,大大提升空间的活跃感。
论地面最不显眼的地方,排水渠绝对最有发言权。
园区内的排水渠统一使用清一色的灰色水泥砖。尽管颜色不显眼,但是设计师却偷偷的用水渠砖把园内的场馆围起来实现空间划分!颜色低调又不会喧宾夺主,却存在感十足!
(图片来源于竖梁社建筑)
3.休息区域
园区空间总共含有4个休息区域:①外围休息区 ②中岛休息区 ③铁栅休息区 ④园内球场休息区
大长椅如今已经成为户外休息的标准配置,BIG也不例外。
不过设计师却巧妙的将长椅概念与景观花圃扭在了一起,更加强调了休息区的整体性。
地标建筑往往能起到加深印象的作用,BIG的设计师们也深谙这一道理。
悄悄地在中心区域浮出一座新大陆,以倾斜角度创造出一个阶梯休息区,再利用木材穿插于水泥面上,给予小岛气色。
(图片来源于竖梁社建筑)空调主机由于颜值问题,一直不受世人的待见。BIG为了解决这一问题,直接简单粗暴地搭起了铁栅架子,再加以木材及景观软装的装饰,巧妙的将空调区域演变成休息区,面目焕然一新。
一个园区是否真正含有生命气息,最能通过黑夜去验证!
园内区域不同于外区,大量的采用地灯与路灯进行环境烘托,制造层次感。
(图片来源于竖梁社建筑)
(图片来源于竖梁社建筑)
(图片来源于竖梁社建筑)
{{item.text_orig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