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线适当弯曲,不必要的路线减窄
©雪里红文化 XUELIHONG
感谢
趣城工作室
沙井古墟地处深圳市宝安区沙井街道,是深圳现存最大的混合型历史街区,占地面积约 26 万平方米。包括一条古老的河流——龙津河,一幢上千年历史的南宋建筑遗址——龙津石塔,以及几百栋老屋、十几处祠堂,若干古井、牌坊、废墟和遗迹等。今天,它又混杂了城中村、临时建筑与非正规移民社区,整体风貌呈现出极具特色的新旧杂陈和多元共生状态。
▼沙井古墟是深圳现存最大的混合型历史街区 ©雪里红文化 XUELIHONG
▼沙井古墟航拍©雪里红文化 XUELIHONG
▼时光漂流-- 沙井古墟新生城市展览主海报(策展人:张宇星、韩晶,展览视觉设计:SURE Design)
沙井古墟新生是一个包含了河流整治、景观设计、建筑和室内设计等项目在内的历史空间保护、激活、再生系列计划,其主体项目是对龙津河的一段(约 70 米)进行示范性的水体整治和景观改造。同时,在龙津河沿岸选择了有代表性的场域地点(如废墟、老屋、戏台等),采用“融合设计”方法,在保持场所特质的基础上,删繁就简、顺势营造,增加整个地区的在地空间吸引力。
▼沙井古墟新生-- 设计范围 ©趣城工作室
沙井古墟新生,类似于一种“针灸疗法”,选择最关键的经脉、穴位,对其进行轻微干预,避免因为突兀的设计介入而造成地区社会结构和空间纹理的断裂。包含六个(组)改造和新建设计项目,分布于龙津河两侧:A、龙津河河岸景观;B、龙津水榭;C、戏台;D、废墟花园;E、山墙之家;F、老屋影像馆。
▼六个(组)改造和新建设计项目分布于龙津河两侧 ©趣城工作室
龙津河河岸景观——用低成本方法让被污染的古老河流重获新生
龙津河曾经通航,从沙井古墟穿过直接流向珠江,是古代市集、贸易、运输的重要通道。后来由于墟市的衰弱,河道被逐渐填塞、减窄、污染,变成一条宽度仅为 2 米左右的黑臭水体,并且被用铁栏杆围护起来,防止人掉入其中。项目采用低成本的雨污分流方法,把现有河道的纵剖面分为上下两层:下层是污水箱涵;上层是雨水通道(在没有雨水时,可以将附近污水处理厂处理过的中水注入其中)。
▼龙津河雨污分流改造-- 河道剖面示意 ©趣城工作室
进一步,将河岸两侧的栏杆取消,把封闭的河流完全打开,交还给市民,并在河岸两侧设计了一组花池、座椅、小桥、步道等,使龙津河焕发出生机。于是河流得以重新回归日常生活,成为人们可以亲近、触摸、玩耍和游戏的场景。
▼龙津河河岸景观改造设计意向图 ©趣城工作室
▼雨污分流改变了河道剖面,利用现有河道解决污水排放问题 ©张宇星 ZHANG Yuxing
▼雨污分流维持了村落现有排水系统 ©张宇星 ZHANG Yuxing
▼河流重新成为有趣的日常生活场景©朱锐 ZHU Ruix
河道两侧有很多潜在的场所空间©张宇星 ZHANG Yuxing
▼通过设计和展览将河流转化为有意义的场所 ©朱锐 ZHU Rui
龙津河一侧的道路完全挤压到河流边,“道路争抢河流”的现象非常严重。即使如此,道路仍然处于无序杂乱之中,汽车、摩托车、电瓶车、行人等混行在一起,交通效率并不高。对此,设计提出了一种平衡性解决方法:对道路线型重新设计,采用“道路裁剪”方法,把道路线型适当弯曲,将一些不必要的道路线宽减窄,还给河流水体和河岸景观,道路瓶颈处则适当加宽。
▼重新设计后的道路©雪里红文化 XUELIHONG
▼路线适当弯曲,不必要的路线减窄©雪里红文化 XUELIHONG
道路剪裁之后,“裁直剪曲”无形中增加了很多边角余料空间,可以用于景观绿化、观赏休憩。设计了一些悬挑花池、美人靠座椅、过河小桥,丰富沿岸景观。进一步,将岸边新增边角余料空间的标高降低之地面以下,从视觉上拓宽了河道宽度。
▼从道路中“挤出来”的路边座椅 ©张宇星 ZHANG Yuxing
历史上,龙津河的宽度曾经达到 5-10 米,后来逐渐被填塞,道路和房屋占用了河道。为此,选择局部地点尝试适当增加水体宽度,“还路于河”,设计了亲水台阶,可以供人们在水边玩耍,体验河流的原始魅力。
▼亲水台阶 ©白羽 BAI Yu
龙津水榭——设计一个看得见风景的地点
如果把沙井古墟当成一个大型、开放的“历史场景美术馆”,为了实现步移景异的游览效果,就需要设计独特的游览路径和观看地点,让人们“不经意”地发现历史遗产之美。于是,设计一个看得见风景的地点,也许比设计观看景观本身更加重要。龙津水榭就是这样一个地点,它位于龙津河的一个桥边,横跨在河面上,可以在此观看河流的上下两个方向,也成为村民随意休息交往的微小场所。
▼水榭边的原始场地坑洼不平©张宇星 ZHANG Yuxing
戏台——用公共空间激活地方文化遗产
沙井古墟的历史文化遗产非常丰富,曾经是南宋归德盐场衙署所在地、200 年前的深圳四大墟市之一,也是珠三角著名的蚝乡、粤剧之乡和螳螂拳武术之乡。但是由于整个地区的衰弱,这些传统文化也已经走向式微。建筑师希望通过一系列公共空间的恢复、改造和创造,激发当地文化遗产的复兴。其中,一个重要节点是戏台。戏台建筑原为上世纪八十年代所建,由于年久失修,逐渐成为一个“无用空间”(里面设置了微型消防站)。为了重新恢复戏台功能,设计师用很轻的方法对老建筑进行改造,从当地收集一些旧木材和青砖,用于室内装饰和地面铺装。于是一个具有历史质感的“融合场景”被创造出来,村民组织以及社区机构可以重新利用戏台从事文化活动。
▼用轻轻触碰、可循环再生的方式营造场所气质 ©趣城工作室
▼利用废旧木材和青砖创造具有历史质感的融合场景 ©白羽 BAI Yu
废墟花园——顺势而为的空中廊桥系统
在戏台附近有一处建筑废墟,长期荒废变成了杂草丛生的空地,有居民在此种菜。建筑师利用废墟边的公共厕所屋顶,顺势设计了一个空中廊桥系统,包括大台阶、空中栈道、脚手架海报塔等,让人们可以走到二层标高,近距离观赏近在眼前的历史建筑群(包括两个祠堂、一个家塾、环绕周边的老建筑群)。同时,利用废墟一侧的小空地,将其改造成为室外广场,铺上木板,可以坐在此处休息,也可以从事小型交往、休闲、聚会、体育活动(比如在此练习螳螂拳)。
▼废墟花园设计意向图 ©趣城工作室
▼废墟花园航拍 ©雪里红文化 XUELIHONG
▼通往废墟花园处有一个公共厕所 ©张宇星 ZHANG Yuxing
▼利用公共厕所屋顶顺势设计了大台阶和廊桥系统 ©白羽 BAI Yu
▼在完整保护废墟遗址的基础上增加空中步道 ©张宇星 ZHANG Yuxing
新增的空中廊桥系统与废墟完全脱开 ©张宇星 ZHANG Yuxing
山墙之家——发现并塑造日常生活的戏剧性
龙津河水闸处的六角亭广场,是整个沙井古墟新生计划的核心区域之一,汇集了众多历史古迹,包括六角亭、古牌坊、归德盐场衙署遗址、围头古井、观音庙等等,这儿也是当地村民休闲、聚集的场所。建筑师选择了六角亭正对面的一栋老屋(一楼是麻将馆,二楼为居住)山墙立面进行改造,试图在已经非常丰富的历史场景中,塑造出新的戏剧化场所特质。山墙立面使用黑色穿孔铝板(孔径 40 毫米),脱离老屋原有山墙建造。
▼设计概念图 ©趣城工作室
▼夜晚灯光透过穿孔铝板立面,形成戏剧化的效果 ©白羽 BAI Yu
老屋影像馆——立方像素空间与旧建筑的融合
▼将立方像素系统融合进一栋老屋 ©趣城工作室
▼影像馆鸟瞰 ©雪里红文化 XUELIHONG
▼立方像素空间是一个开放的“媒体盒子” ©白羽 BAI Yu
▼走在小巷中就可以看见媒体盒子里的影像作品 ©白羽 BAI Yu
时光漂流-- 沙井古墟新生城市现场展
策展人:张宇星、韩晶
参展人(按姓氏拼音排序)冰逸、韩晶/邱嘉玥、黄伟凯、黄引、胡向前、林奥劼、李燎、李娜、刘庆元、林芮襄、吕晓正、沈少民、刘通、孙文浩、文皆俊杰、徐子薇、袁俊峰/大地创想、姚明峰、张利华、张烁、张增增
沙井古墟,可能是深圳最美的地点之一,因为时间在这儿凝固了,所有与时间相关的痕迹全都在此汇聚,构成了一座“时光美术馆”。这座“时光美术馆”中,展出的是:石塔、古井、废墟、祖屋、祠堂、残垣、窄巷、飞檐、牌坊、角亭、遗迹、断碑、村屋、河流、青苔、大树、昆虫、喧声、闹市、社戏、鸡鸣、犬吠、车笛……
▼展场鸟瞰 ©雪里红文化 XUELIHONG
时光,也许是这个时代最珍贵、最奢侈、最迷人、最魅惑的消费品,因为时光既是整个世界的共同剪影,也是每一个人身体所能感知的最小体验单元。时光漂流(Time Drift)是每一个瞬间正在发生的群体事件,也是每一个地点无法阻止的共同衰变。但是“新生”却是生命中最具有戏剧性的内在能量,所有人将被重新唤醒,进入到无法预知的未来场景,所有的城市和乡村景象也都会反复重演。
▼壁画(刘庆元)©朱锐 ZHU Rui
沙井古墟正在发生的事件,与历史相连,更与未来相关。一场突如其来的展览即将进入到无比平淡的日常之溪,如同一场暴雨激起了河流泛滥。信息,正在成为真正的河流,某种意义上,我们每个人今天都生活在信息河流之中,于是与信息相关的“城市现场展”就不仅仅是一个展览,而是一种城市场景创新实验。
▼装置(袁俊峰/大地创想)©YUAN Junfeng
沙井的时空异质性正在被重新塑造,或许会成为全球信息网络中的奇异吸引点。这有赖于一种称之为“城市策展”的全新策略,它把信息与场景、空间与内容、经济与社会、虚拟与现实、历史与未来、自然与人文完全融合在一起,创造出独特的时空融合价值。
▼装置(张烁)©快乐享印 PrintHappy
▼装置(沈少民)©快乐享印 PrintHappy
用“城市策展”来重新定义“城市更新”,也许是本次展览的价值所在。我们选择了沙井,仅仅是因为,沙井也选择了我们。流逝的时光在这里重重叠印,龙津河故道犹存。时光漂流犹如一次探索之旅,将由“时间本人”来引导观者缓缓走入时空隧道,展现在面前的会是什么样的奇异景观?来吧,来看沙井古墟!时光的美和魅,取决于我们如何观看她!
▼装置(李娜)©白羽 BAI Yu
三大主题单元——老屋的光与影、拓印时间、正在凝固的痕迹
展览以光影、时间、痕迹为三条主线,伴随古老的龙津河徐徐展开。展区共划分三大主题单元——老屋的光与影、拓印时间、正在凝固的痕迹,将蚝、盐、海这些本地元素,与装置、影像、壁画、涂鸦、论坛、市集等艺术作品和公共活动融合起来,创造一种独特的城市现场展体验场景。
▼装置(孙文浩)©快乐享印 PrintHappy
装置(文皆俊杰) ©快乐享印 PrintHappy
▼装置(林芮襄)©快乐享印 PrintHappy
公共活动
利用微改造完成的空间场地,粤剧表演、螳螂拳课堂、学术沙龙、乐队现场、古墟市集,互动工作坊、真人图书会,以及各种类型的村民自发活动在此陆续开展,激活了潜藏已久的本土文化基因。多种形态的文化活动因为空间和展览的媒介作用,在千年古墟中相互碰撞出火花,并进一步链接了个体之间的合作与互动。设计与艺术,让这种链接充满情感与温度,一个又一个纯粹而又创新的“本地性”被发现、创造出来。
▼戏台重新成为有活力的在地公共空间 ©快乐享印 PrintHappy
▼在古墟遗址恢复市集©快乐享印 PrintHappy
▼儿童是本地文化传统的传承人 ©快乐享印 PrintHappy
时光漂流-- 沙井古墟新生城市现场展,既是设计也是展览,既是保护也是激活,既是景观也是观景,既是更新也是怀旧,既是日常也是戏剧它融合了多种要素,试图将过去和未来、历史与当代、在地或遥远完整铸造在一起,形成具有充满时空张力的场景状态。作为一个新的空间价值模型实验,也许才刚刚开始,我们也期待沙井古墟因为这次实验行动,而开启一次缓慢却又深刻的时空演化历程。
项目图纸
▼方案总平面©趣城工作室
▼废墟花园 ©趣城工作室
▼老屋平面、立面 ©趣城工作室
▼戏台平面、立面 ©趣城工作室
项目名称:沙井古墟新生
建筑师:趣城工作室(ARCity Office)/趣城(上海)规划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地址:沙井大街,宝安区,深圳,广东,中国
项目年份:2019
建筑面积:1000.0 平方米
场地面积:3000.0 平方米
主持建筑师:张宇星、韩晶
项目建筑师:邱嘉玥、张嘉乐
景观协作单位:深圳大地创想建筑景观规划设计有限公司
业主:深圳市宝安区沙井街道办、华润置地集团
展览视觉设计:SURE Design
摄影师:白羽、朱锐、快乐享印
航拍摄影:雪里红文化
{{item.text_orig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