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旧厂房改造的前世今生
◆ ◆ ◆ ◆
旧厂房改造在使用功能的改变、新老规范的差异、施工技术的限制等各方面影响着结构设计的方向和要求,尤其闵行区热力厂建于1995年,在那个还没有CAD的年代,施工图纸都是工程师们手绘的,还好我们在档案馆找到了当年的手绘图纸扫描件,才能着手进行结构的加固,同时配合新功能的改造。
手绘的结构施工图
Treatment of structure
1、结构的处理
原煤棚(3#厂房)内部需增设夹层(1~4层),一般做法是将新增夹层与原结构直接连接,但是这种方式对原结构的基础、结构体系影响很大,而且加固工程量大、施工技术难度高,因此我们选择了将新增夹层与原结构脱开的方式进行结构设计,这种形式对原结构的影响小、加固工程量小且施工便捷。
煤棚内独立的新增钢结构框架
3#厂房新增的钢结构在煤棚内部,没有大型机械的操作空间,而且煤棚场地中排布了大量水泥搅拌桩提高地基承载力,因此锚杆静压桩成为了新增钢结构桩基的最好选择。桩基布置时对照原始水泥搅拌桩位置,避让布置,同时满足了施工与地基基础设计的要求。
避让水泥搅拌桩设置的静压桩基条形承台梁
Collision of elevation
2、立面的碰撞
2#厂房需要进行局部结构的拆除、新增,并进行整体结构加固,结构加固采用了基础加固、加大柱截面、新增柱间支撑、增大梁截面、外包角钢、粘贴碳纤维布等措施,然而,需要设置柱间支撑的部位,原厂房柱间布置有排窗,窗间设置了横梁,如果采用一般柱间中心支撑(整层至整层对角布置)会打断窗间横梁,也就破坏了窗洞布置,影响外立面的完整。
针对这一情况,我们查阅了大量图集和加固案例寻求突破,最终选择向内扩大柱截面,在增大后的柱间设置中心支撑的方案进行加固,完美避开了对窗间横梁的影响。增的柱间支撑不仅满足了结构安全性的要求,并且避免破坏柱间排窗的设置及立面的整体性,外露的钢结构构件同时突出了厂房改造的工业化风格,可谓一举多得。
直接设置支撑会打断窗间横梁,PASS
增大的柱截面和柱间钢支撑
施工中的柱间钢支撑
完成后的内部效果
Realization of multifunctional space
3、多功能空间的实现
在厂房改造项目中,关于细部设计我们也尽量配合空间设计开动脑筋,例如2#厂房二层煤斗口部的处理,一般会采用钢筋混凝土梁板将口部封闭,但是方案提出可变空间的创意,让该部分同时具备平时展示和展览备用空间的功能。因此煤斗口部我们采用可拆卸的轻型钢格栅,在斗口四周设置钢结构埋件,可敞口直接展示,必要时安装可拆卸的钢梁及钢格栅封板作为展览空间。
煤斗口部钢架的平面布置
埋件及可拆卸的钢梁钢格栅
未封板的煤斗口部
封板的煤斗口部
室内空间内的元素构成遵循一定的秩序,原有的混凝土能与现代玻璃板材产生差异效果。厂房内的大量管道经过检修改造,能够与现代建筑的通风、排水、供暖等需求结合,既增强了建筑的历史感和艺术感,也体现了实用性。
创新废旧厂房的风格
设计采用了后现代主义风格,保留了众多的钢架,墙面设计上运用“减法” 使用原色,不加装饰,突出展品,用最直观的手法传递思想,做到外观形式与内在涵养的和谐,加强展品给人带来视觉上的冲击。改造后的空间格局满足商业要求,具有流动性、艺术性和开放性的特征。同时保留大量的钢架结构、黑色钢架楼梯、空中长廊有利于工业文化氛围的塑造。
保留工业文化氛围
Landscape industrial elements
4、
景观保留的工业元素
在原有厂区遗址中,留存的与供热蒸汽相关的工业元素是该厂与其他工业园区的不同之处。热力站在改造过程中对这些工业元素进行了保留、改造或重组,使这些废弃的工业元素焕发新生机。
以雨水花园为例,改造前的雨水花园为厂区遗留废弃集水坑,污染严重。在本次更新设计中根据因地制宜的设计原则,保留了场地集水坑原有的浅凹地,在原有的基础上改造成生态雨水花园。蜿蜒曲折的线条感,凸显台地层次,与水的柔美相配合刚柔并济,形成技艺兼备的雨水系统:形态遇到生态,可观可玩可用的生态空间。也给混凝土结构林立的厂房空间增添了一分自然的情趣。
灯光设计也是本项目景观设计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它利用夜色的朦胧与灯光的变幻,可以使厂区呈现出与白昼迥然不同的意趣。
雨水花园
灯光设计
结语
这次尝试旧厂房的改造和加固工程,项目的独特性带给结构设计更多的挑战和思考,在这一过程中我们不断克服困难突破固有思维,在满足结构安全性的前提下配合方案风格及空间功能等各方面效果,终于交上了一幅令人满意的答卷,这份沉甸甸的荣誉恰好见证了城乡人对事业孜孜不倦的追求,让我们继续携手努力,不负热爱。
谢谢观赏
点击蓝字 // 关注我们
{{item.text_orig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