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位与背景
项目位于信阳市光山县殷棚乡,属于大别山潜山丘陵地区。区域内山水相依,风景优美,有农田、水库、山林等自然资源,同时,当地盛产板栗、水稻、油茶、茶叶等农业资源。建筑作为神山岭生态观光园项目的综合服务中心,提供游客在园区内的接待、饮食、休闲及住宿等服务。
项目业主是当地一位开发商,项目所在地——神山岭是他的故乡。在经历多年的事业发展之后,业主希望能够通过对家乡的产业投资,带动乡村的经济增收,从而起到“乡村振兴”的作用。神山岭生态观光园项目除了综合服务中心之外,还规划有酒坊、油坊、茶室等单体建筑,及儿童游乐区、采摘区、生态养殖区等功能片区。
▼白色建筑夜景
▼基地位置和平整场地留下的边坡
▼建筑生成图
▼建筑俯视图
▼鸟瞰图,建筑作为环境的延伸,依山面水而建,总体呈退台式组织
在此基础上,设计团队提出“折叠的水平线”的设计理念:建筑总体呈退台式组织,暗示了建筑作为另类等高线与山体的关系,建筑作为自然环境的一种延续,但又不仅限于对自然的模仿和拟态。
▼建筑夜景航拍
▼建筑夜景
▼主入口夜景
功能与手法
建筑共三层,首层为公共服务区域,平面呈 L 型布局,包含接待大厅、农产品售卖中心、餐厅、宴会厅、会议厅、办公等;二层和三层为客房,两层共计 22 间。设计团队选取“层叠退台”作为建筑的基本形式:下一层的顶部成为上一层房间的户外活动空间,每个客房都有独立的“空中小院”,丰富了住宿的体验。客房部分,通过将模数化的功能单元如积木一般进行错动堆叠,形成节奏性的空间序列,同时最大限度的获得了向西和向南两个方向的观景面。
与此同时,交通的组织,管线和结构的对位必须得以保证,从而使建筑在乡村语境中可以被实现。对于各层户外退台空间,设计团队有意在各层平面上进行了错位,使得上层建筑轮廓的阳角与下层建筑轮廓的阴角相对,由此形成了同层平面上相对独立的户外空间,保障了客房使用过程中的私密性。
▼建筑外观
▼建筑外观,水平延展的建筑外立面形成秩序
但在秩序感之余,也注意了在细节处的变化,例如建筑入口东侧的天井院,为室内空间形成了三面观看的小景;宴会厅的天光顶棚为空间提供了天光照明的同时也在建筑形态上产生了局部变化。
▼建筑外观局部,强调横向线条和实体,通过女儿墙和下反檐口形成连续的、“实”的白色条带
▼建筑南立面,选取“层叠退台”作为建筑的基本形式,下一层的顶部成为上一层房间的户外活动空间
▼建筑主入口视角,外墙整体为白色,入口东侧的天井院为室内空间形成了三面观看的小景
▼退台建筑形式形成几何感
▼退台上的折线立面
▼由客房看向室外
结语与思考
三文建筑设计团队在设计实践中一直试图讨论“前卫与地方”、“消隐与凸显”这两对二元词汇在中国乡村建筑行为中的平衡与取舍。从某些层面上看,本案是“前卫”的,它以“强硬”的建筑形态和场地对话,但设计的开始却是以延续场地为初衷,从这此角度它又是“地方”的,只不过这种地方性不是简单的乡土形式的挪用。
▼夜色下的露台
本案的项目背景在乡村,但又是脱离于乡村常规认知之外的建造实验。现代主义建筑时期,柯布西耶提出“多米诺体系”,在工业化建造背景下迅速在全球范围内推广。80 年代之后的中国乡村,依序这一模型,建造了数以万计的“火柴盒”建筑,改变了乡村的面貌。在简单批判之余,冷静思考,模数化的钢筋混凝土房屋建造技艺才是中国乡村在有限条件下最易得的“建筑手段”,也是最符合工具理性的方式。
如何在有限条件下,对简单乏味的建筑进行“小小的改变”,通过思考秩序、模数和变化之间的平衡,既满足乡村多快好省的要求,又在建筑效果上有所突破成为了设计团队思考的方向。当然,此案在实施过程中也有诸多的遗憾,如“空中小院”的景观处理,屋顶水池,以及立面的细节并没有完全得以实现等,但这些也正是乡村建筑的真实组成部分,也是需要思考的内容。
项目图纸
▼总平面图
▼首层平面图
▼二层平面图
▼三层平面图
四层平面图
项目名称:神山岭综合服务中心
地点:河南省信阳市光山县殷棚乡
业主:杨锋
建筑设计:三文建筑/何崴工作室
主创建筑师:何崴,陈龙
设计团队:梁筑寓,赵馨泽,宋珂,曹诗晴、尹欣怡
设计时间:2018 年 3 月--6 月
完成时间:2019 年 5 月
建筑面积:2500 平方米
摄影:方立明
版权
▼ 网站最新 24 小时精彩项目集锦
{{item.text_orig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