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地点
丨北京市海淀区
建筑类型
丨办公建筑
用地面积
丨2,921㎡
建筑面积
丨16,699 ㎡
设计时间
丨2013-2014
竣工时间
丨2017
设计单位
丨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
项目负责人丨 刘玉龙、姜娓娓
建筑设计丨姜娓娓、田雨、关旭辉、王霄然、胡珀
结构机电设计丨经杰、唐忠华、黄靖文、刘福利、张伟、贾昭凯、赵涛、崔晓刚、徐慧颖、贾启超
摄影师
丨陈溯
01
项目概况
Project Profile
三才堂写字楼(清华校友总会办公楼)是一座在五道口清华科技园区为清华校友和国际一流学科工作者使用的科研办公楼
。本项目提供了一种在大城市核心地段的、高强度开发的城市更新项目中的建筑实践思路。
▲建筑外观
▲街景
▲建设前后变化
在设计之初我们面临如下挑战:1、项目位置优越,开发强度高。2、周边为老旧居住区,建设项目对现有居民的环境冲击和影响较大。3、项目周边配套老旧复杂,缺乏现有管线的资料。4、项目面临来自规划局、园林局、交通局、供电局等部门的复杂要求。5、项目用地狭小,与周边住宅区的距离不足6米,小用地让项目面临设计极限和精细化的挑战。
▲木格栅雨棚
▲屋顶花园
我们试图通过简洁、现代和兼容性强的设计,逐一解决和回应面临的诸多挑战。为了更好的解决矛盾,研究了极限设计和高利用率设计方法,包括地下层高的最小化设计探讨,坡道空间的双重利用等。最终呈现出一个低调介入城市的、更加人性化的、更舒缓温暖的城市环境。
▲体量生成
02
设计理念
Design Concept
▲弧形转角超白玻璃
▲木纹百叶
城市更新
:作为一个城市更新项目,来自城市规划、投资者、周边社区和使用者的诸多约束对设计思路形成巨大的挑战。设计用弧形转角的玻璃和温暖的木纹百叶轻柔的介入周边环境,在混杂多样的城市生活中,探索一种城市更新的建筑实践的方法。
▲首层大厅
公共参与
:首层的展厅空间,充分采取了建筑师与科学家跨界对话与合作设计的模式,形成共享空间向城市市民开放,并参与到和人工智能互动以及未来家居的研究中。设计与科技共创城市美好生活。
▲坡院
▲室外景观
社会责任
:建筑南侧汽车坡道的上部空间,设计成面积不大但充满阳光的坡院,小尺度、多层次的植物和功能性的景观环境,成为周边社区居民休闲生活的乐园。坡院与居民使用的紧密连接,弥补了社区现有公共空间的不足,探索当下城市更新项目对现有生活方式的一种积极贡献。
▲木纹百叶
回归自然
:在快节奏和高压力的都市生活中,建筑设法创造一种柔软温暖的幸福感。立面上的木纹百叶和入口出挑深远的木格栅屋檐,在保持建筑内部良好通透性的同时,消除了建筑对周边住宅的光污染,塑造积极健康的城市环境。更重要的是,木纹百叶的温和与亲切,带给人回归自然的放松,给都市人以心灵的慰藉。
▲
坡院模型
03
项目图纸
Drawings
▲总平面图
▲首层平面图
▲二层平面图
▲标准层平面图
▲八层平面图
▲剖面图
▲建筑细部
{{item.text_orig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