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隐隐陵薮,大隐隐朝市”,出自西晋诗人王康琚,古人早已懂得大隐即隐于喧哗繁闹之中的道理,当一座宁静至简的建筑需要藏于熙攘闹市之中,如何闹中取静,又如何在钢铁丛林中置入自然?
在城市之中探索建筑、环境与人的互动关系,是我们设计的起点。
莱芜,古称‘嬴’,位于山东中部,泰山东麓,北邻济南,古齐国鲁国之地,仰岱岳之雄伟,凭泉涌之灵动,历史蕴藏悠久。作为一座私人的珍藏美术馆,业主除艺术品的展览外,另考虑教学与个人居所的多功能性。如何将一座当代美术馆与悠悠齐鲁之蕴含相结合,是设计需要思考的问题。
▲悠悠泰山
▲潺潺泉水
▲基地区位
▲城市图底
▲总平面图
自然与建筑的关系对于建筑来说是决定性的。这种关系存在于每个项目中。
——阿尔瓦.西扎
首次考察场地时,我们发现原始场地东侧为一个历史遗留的高度约10米的深坑,深坑东侧与南侧毗邻城市道路。
▲场地剖面
面对一座将近1万方的美术馆,我们在想何不利用现有场地地形,将巨大的体量向下“扎根”于城市现有肌理,如岱岳一般拔出,让建筑与场地相互借势?
▲体量生成
体量沿东、南主干道展开。我们将展厅部分设置在东侧,结合地形设置下沉庭院,创造一个室内外互相交融的展览空间。
将教学区域设置在南侧与城市道路毗邻,便于与城市人流更加紧密的相连。通过东侧与南侧建筑的围合形成北侧的场地,作为美术馆的私人居住场所,隔开城市的公共空间,营造静谧的环境。
▲鸟瞰图
美术馆处于喧闹的市区,设计想让来访者完成两种心境的自然转换,即从繁杂的都市到展厅之间的自然过渡。
▲行人经下沉坡道到达展厅入口
▲行人经下沉坡道到达展厅入口
▲视线在水平与垂直方向的不断交错
可惜的是原本设计的是一个全坡道无障碍设计,施工过程中因为一场大雨而塌掉,最终改成了坡道加踏步的方案。
▲原方案为三折坡道到达展厅入口
场地东侧高达10米的深坑是设计的难点,亦是设计的突破口。在展厅入口处通过游廊围合而成的小庭院作为行人下降到入口处的对景,渲染了美术馆沉静氛围,亦是为进入下沉庭院起到了前序的作用。
▲入口处由廊桥围合成的小院落
当代美术馆能提供的不仅仅只是参观美术作品这一项活动,更需要叙事性的动线与可深入解读的空间,来形成一种沉浸式的趣味参观体验。
我们希望重新审视对艺术品的欣赏模式,创造人与空间互联互通的观展体验。
▲剖透视图
▲参观流线
主入口上空由金属格栅形成围合限定,首层视线完全打开,形成与周边环境视线上的融合。
进入主厅,建筑顶部被掀开一角,一束光线射进大厅,空间被赋予可想象的意境。正如路易.康所言:自然光是唯一能使建筑成为艺术的光线。
▲金属格栅限定入口
▲入口大厅
身体折行来到东侧大厅,面向下沉庭院,金属格栅再次将视线压低,在首层形成长向框景,内外空间边界的模糊,让人再次感受到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的意境。一条直跑坡道,将人们带入到二层的展厅。
▲东侧大厅
二、三层展厅空间,通过局部挑空、错层设计、采光天窗、局部内凹形体等方式,使展厅空间呈现多孔性,暗示了空间的深度,打破常规展厅单一的空间叙事。
▲三层展厅
▲三层展厅
▲三层展厅
▲三层展厅
▲四层展厅
美术馆应该以什么样的姿态面向城市?建筑又会传达一种怎样的美学气质来影响城市?我们希望建筑可以传递出这样几个关键词的意向:雕塑感、抽象性、灰度美。
▲美术馆南立面
美术馆的形体构建逻辑清晰简洁,具有极强的雕塑性。教学楼与展览楼为两个实体,公共大厅为虚体,三个体量相互咬合,互为正负。
▲美术馆东立面
▲葡萄牙米黄色石材与深灰色格栅
▲展厅入口处格栅
▲建筑体量的虚实结合
▲木模型照片▲剖模型照片
▲墙身详图
▲首层平面图
▲二层平面图
▲三层平面图
▲四层平面图
▲五层平面图
通过对地形的借用,美术馆将自身紧密的嵌入环境中,建筑因自然而生,通过抽象的方式回应自然,与自然共生;通过叙事性的动线与空间设计,在这里美术馆不仅仅是艺术品的容器,更是身体感受与城市生活的容器。
项目信息
项目地点:济南市莱芜高新区
建筑面积:8589㎡
委托方:私人
建筑设计:艺合境建筑设计事务所.青岛
主持建筑师:杨志强
主创建筑师:宋震
施工图设计:济南市人防设计研究院
景观设计:青城马良景观设计
摄影版权:樊明明
{{item.text_orig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