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最美地铁站来了,走赛博朋克风也实用、温暖,趁着没刷屏之前,我先跟背后的建筑师聊了聊。
魔都每年会横空出世不少“网红”建筑,排长队打卡的不在少数。时间是最好的筛选工具,大浪淘沙后,留下的都值得再三去品味。
比如思南书局,书店改造自1934年的老建筑尼古拉斯教堂,在不改变建筑内部布局的情况下仅花费80天完成改造。
站在书店中心抬头仰望,包裹着穹顶的自然光线,在灯环处被人造光线猛烈地切割,十分震撼。
设计师是有“
上海地主
”之称的俞挺。
他是上海人,也是圈子里最会吃喝玩乐的建筑师。每每有新作,都会迅速成为社交网络的热点
。
他也在大理做了一个以水墨为基调的民宿,用不同质感的黑与白呼应苍山洱海,让纯粹的设计带来无拘无束的氛围。每个房间都面朝洱海,光是听着,就已经心向往之了。
最近,俞挺又操刀设计了上海15号线吴中路地铁站,我挑了工作日的下午去看,发现很多人都在拍照,边拍还发出了“太美了”的感叹。
的确太美了!整个地下车站望过去没有一根柱子,极度舒爽。光看图片,有人说像来到赛博朋克风的折叠城市。
但其实这个被称作“全上海最漂亮的地铁站”,一点也不高冷。甬道会闪烁七彩渐变的流光,很温暖。
赶在朋友圈刷屏前,我先跟背后的设计者俞挺聊了聊。
全都在拍照的超美地铁站
说是“全上海最美的的地铁站”一点也不夸张,新开通的15号线吴中路联结4座公园。
分别是顾村公园,长风公园、桂林公园、上海植物园,坐上这条线,一年四季都可以去赏花游园。
我到达的时候是下午,已经有不少人在拍照了。
从地铁内出来坐扶梯上楼,抬头就是走工业风的混凝土穹顶,意外的清爽、干净。
在大厅一端的正中央,能看到深邃透视的拱形甬道,有种马上要换乘太空舱的感觉。
闪烁的彩色流光里,随手拍,不用调色就能收获一张大片。
晚上等人流量变少,空荡荡的大厅,地面会反射出城市之镜的效果。
走在其中,星星点点的LED灯,层层叠叠地铺展开来浦江两岸的城市景象。
能看到许多熟悉的城市地标,魔都四件套、万国建筑群…..有着万家灯光的温暖。
这些安装了对应冲孔的LED模块,不仅是为了好看,通过设计和编程,之后还可以呈现出不同效果的幕墙广告牌。
无论是春节、七夕、圣诞节都会时常会变幻,看广告也多了几分艺术感。
不能错过的还有
一路
途径出入口的风景。
跟随着屋顶穿梭的LED轮廓线,不会晕头转向,在指引下
很
轻松地能
找到出口路。
两侧的城市轮廓线光带轨迹,地面镜面投射到无限的远方,像是一脚要踩入科幻片里。
通往地上出口时,能看到甬道两侧的展览柜,回家的路上就能了解地铁的历史和发展。
“
想让生活在这座城市的人自豪
”
想要在上海,修建这样的地铁并不简单。
据《新民周刊》报道,上海属于软土地层含水量多,1958年参与上海地铁规划的苏联城市规划专家研究后,称“上海的地质不适宜进行隧道施工”。
仅仅用了几十年的时间,上海地铁从无到有, 成为了继北京、天津之后中国大陆第三个拥有地铁的城市。直到现在线路规模已是世界第一。
2年前,俞挺接手吴中路地铁站时,地铁方希望有一个有特别的地下空间,大家能够
多停下来脚步看一看。
之后吴中路被设计成一根柱子没有的“展览厅”,是国内软土地区最大跨度的全无柱车站。
在俞挺看来,上海人做事讲究清爽。所以在车站内不仅看不到柱子,甚至连吊顶的空调风口,喷淋,照明,摄像头都“没了”。
要做这样的尝试其实难度很大,一方面设计要符合消防规范,另一面连施工都困难重重,工人们都是第一次尝试。
“也谢谢申通公司,能够支持创新精神,没有分公司各部门员工支持的话,很难走到这一步。” 俞挺表示。
有人会担心这么美的地铁站不实用,其实“功能性”全都被精心藏了起来。
穹顶的“装饰线“嵌入了消防喷淋管;拱顶泛光照明放在城市背景墙下的空隙;摄像头和逃生指示装在城市背景板侧面……
甚至连地下站防水问题都考虑到了,城市背景墙前有一道高60厘米高的连续挡水墙。
渐变膜的玻璃,既能避免行人撞上,视觉上也营造了一种在晨霭中缓缓升起的效果。
而开创性的LED电子技术,告别了以往红红绿绿、杂乱的的广告,让人看着就心情舒畅。
贴近生活,感知到人们日常的需求,这也是为什么俞挺的作品常常能赢得大流量,霸屏朋友圈的原因。
“我们一直把纯粹的功能空间当成一个过道,但其实它可以跟展览一样充满艺术气息。打破冷漠空间,能让每一个人在短暂的生活片段里不那么受折磨。这就是我一直想做公共空间的原因。” 俞挺解释道。
{{item.text_orig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