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以平和的心态面对衰败、死亡,才能有机会理解生命的真正奥义。生与死作为哲学上经久不衰的探索命题,不仅是每个个体的必经之路,也是显现于生活之中的生命底色。墓葬建筑将无限的死亡之意转变为颂歌与长诗,进而在生者的世界中得到永恒的延续。
01 Mausoleo germanico
Robert Tischler
意大利·奎罗
Mausoleo germanico是由景观设计师Robert Tischler于1936年为了纪念在一战中牺牲的士兵而设计的公墓,考虑到场地特殊的地理位置与军事地位,公墓的主体建筑完全使用红斑岩来打造如同堡垒一般的结构外形从山顶的自然背景中脱颖而出,象征着永恒的纪念。
顺着台阶穿过山坡,一个鲜明的十字架雕塑指引着访客进入墓地方向。荣誉厅与前厅之间有着四级台阶左右的高差,位于屋顶中心位置的圆形天窗投下神圣的光影,突出了下方仪式讲台的所在。同时,上下楼层间还有着一个开放式的公共平台,能够俯瞰皮亚韦河的秀丽景观。
02
Oboedientia et pax
PBEB
意大利·索托伊尔蒙泰
PBEB与艺术家Manfred Alois Mayr合作对Giovanni Muzio于1977年设计的地下室空间进行了新的更新与改造,他们首先在形式上强调了倒锥形的屋顶结构,同时通过纯色的天然材料增加混凝土的表面质感与色彩,从而达到洗练空间的视觉效果。
参观者可通过两个角度不同的楼梯进入地下室,相交但不相见的动态流线保证了纯粹、宁静的空间体验,这一点同样体现在统一的材料与色彩处理中,建筑师借此来强调整体的感知氛围,充分表达了场地的精神内核。
△平面图
03
The Woodland Cemetery
Erik Gunnar Asplund & Sigurd Lewerentz
瑞典·斯德哥尔摩
位于斯德哥尔摩的林地公墓由著名建筑师Erik Gunnar Asplund和Sigurd Lewerentz共同负责设计,他们将自然式的公园设计理念与建筑相结合,从而改变了墓地的传统模式,也因此在55个国际竞赛的方案中拔得头筹,使这个历时25年的建筑最终才得以完工。
墓地内的火葬场、林地教堂、复活教堂以及服务大楼自由的分布在不同的区域内,其风格特征也有所不同,体现了建筑师不同阶段的理念形成。与之相对应的是,景观部分充分利用原址地形,通过清晰的交通动线增加可参观的范围与构建便利的路径。
△平面图
04
Mausoleo Juan y Eva Perón
FILM
阿根廷·圣维森特
Mausoleo Juan y Eva Perón是位于圣维森特的陵墓建筑,也是一座当代的纪念碑,赢得了全国创意邀请赛的FILM以建立一个“永续的场所”为目标,将陵墓、博物馆、公园等不同的空间类型协调地呈现在既有的场地之中,形成有机的布局与序列。
受到阿根廷画家Benito Quinquela Martín的启发,FILM利用彩色的矮墙将场地大致划分为两个区域,陵墓则作为一个可穿越、可使用的大型公共空间,成为串联起建筑的重要主体,改变了传统墓地的布局理念和追悼仪式传统。
△平面图
编辑:Ne
iwai
撰文: YouChuan
校改:YueQiu
编排:Holy
{{item.text_orig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