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 年是极不平凡的一年,疫情风险和百年变局交织,严峻挑战和难得机遇并存。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以下简称清华院)也初心不改,攻坚克难,在 2020 年陆续参与设计了众多国家级、省级重点项目,开拓设计领域、推陈出新,高质量地完成了许多优秀的项目。清华院特举办青年设计师优秀项目创作分享活动,于 6 月中旬开启,邀请清华院的青年设计师们,结合自身的创作实践,在线上为广大听众带来多角度的分享和思考。
清华设计系列讲堂——青年设计师优秀项目创作分享 Vol.7
此次活动共分 13 场进行,7 月 28 日上午举行第七场讲座,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副院长、副总建筑师任飞担任主持人。由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第三分院建筑设计一所副所长王彦,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建筑师吴婧雯线上分享清华院重大重点设计,弘扬优秀设计理念。
▲青年设计师优秀项目创作分享 Vol.7 完整录屏——中原科技学院新校区|王彦
▲青年设计师优秀项目创作分享 Vol.7 完整录屏——大熊猫国家公园白水江片区公众自然教育中心及大熊猫救护中心项目|吴婧雯
清华设计系列讲堂——中原科技学院新校区
王彦,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第三分院建筑设计一所副所长
今天分享的题目是中原科技学院新校区的规划设计。这是一家位于郑州的应用型本科院校,新校区位于许昌市东部新城的核心地带,用地面积约 3000 亩,总建筑面积约 140 万平方米,将容纳 3 万在校生。
规划设计围绕四大目标展开,遵循共享、创新、生态的理念,希望营造一个校城联动发展、人与自然相融、多元复合的学术聚落。
规划通过“公共平台+组团”的模式,形成一种针对大尺度、大规模校园的解决方案;以“中心生态绿轴+绿色廊道”,构建校园空间骨架,围绕中心生态绿地展开校园空间。公共平台贯穿南北,以中心水面两岸的图书馆、理事会办公楼为核心,包括校园主要公共建筑。各书院组团位于公共平台东西两侧,组团之间通过指状的开放空间和绿地相分隔,同时又以公共活力环相连系。西北侧为国际教育组团,东北侧为学术交流中心、大学科技园等。校园各片区既整体协调,又适应不同需求,创造适宜师生交往交流与创新的学术空间。
校园交通通过“外环+内环”的双环路,结合组团支路,采用机动车、自行车、步行相结合的模式,实现分级合理的校园路网结构。建议以 300 米为半径,设置校内公交站点,这样就形成 10 分钟友好步行圈,合理解决大尺度校园与师生日常生活便捷之间的矛盾。步行交通规划了连续的活力步道,贯穿建筑、广场、绿地、水面、林荫道等开放空间,形成校园公共活力环,链接师生日常的各种学习活动。
针对师生日常生活行为的复杂性,我们希望打造具有复合功能的社区。比如,四个学部书院组团中,每个书院都是一个完善的复合型社区空间,设有教学、研究、生活、运动等设施。
校园建筑则基于整体规划框架,希望创造一种具有历史感、学院派的空间体验。主入口广场两侧是音乐厅、学术会堂,通过一个拱廊围合的广场,可以进入水边的图书馆,建筑在底层运用拱券的形式,营造了一个充满活力的灰空间。沿着湖面,临水布置有理事会办公,以及供师生使用的咖啡厅、茶室等。体育馆位于校园南北轴线的北端。再以经管学部为例,在这里我们创造了一个大尺度的、充满阳光、绿化的方院空间。从大方院出来,进入组团中心广场,由院系楼、宿舍、食堂、活动中心围合而成,这样整个组团形成不同尺度、不同开放层级,丰富的公共空间。
提问环节
任飞:请介绍一下绿色校园的规划设计,包括建筑设计在低碳层面的考量。
王彦:在规划阶段,我们参照了《绿色校园评价标准》,针对规划与生态、能源与资源、环境与健康、运行与管理、教育与推广这几个方面,逐条有针对性的参照知道设计,进行评估。比如,踏勘的时候看到,用地现状为苗圃,有很多长势良好的乔木,规划中的绿廊,其走向就是充分考虑到了保留树林的需要。在能源利用上,采用地源热泵等不同形式的空气调节系统。在节能建筑设计上,将坡屋顶面层、幕墙系统与太阳能集热系统结合起来进行设计;等等。
任飞:关于图书馆的定位、理念,或者说图书馆在新校园的功能配置上的考虑有哪些?
王彦:我们将图书馆定位为一个综合功能建筑,在传统图书馆的基本功能中加入了很多复合功能。比如,底层结合滨水空间,形成开放性的公共空间,并将一些校级的公共功能,如校史馆、档案馆设置在首层,同时还有咖啡厅等校园服务设施;二到六层是图书馆的主要功能空间,包含藏阅合一的开放阅览区、个人学习区,以及学习中心、学生创业、社团活动等空间;顶层是教师工作室等。
清华设计系列讲堂
大熊猫国家公园白水江片区公众自然教育中心及大熊猫救护中心项目
吴婧雯 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建筑师
这个项目属于国家公园中科研、宣传、教育体系建设的一部分,我们的设计工作也是基于其总体规划中所提出的建设目标以及定位所展开的。项目选址位于甘肃省文县白水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用地位于总体规划的科普游憩区。本次设计属于一期工程,现状为大熊猫救护中心,在二期工程中将建设一个更大规模的救护中心,同时一期的救护中心会转换成展示功能。
在前期现场调研阶段,我们将山地中的一些典型空间截面提取出来,再进行叠合,产生了类似中国古代山水画中所描绘的空间效果。我们以此作为设计的切入点,针对整个科普游憩区的更大范围提出规划设想——以中国山水画的诗意手法,来解读大熊猫栖息地。
关于规划的设想,我们提出了五点规划建设指导原则,包括最小干预原则、可逆性原则、融入自然原则等。保护区内主要有两条交通流线:现状公路用作内部机动车车道;另一条是穿越丛林的长约 2.5 公里的自然解说径,沿路布置室外恢复场地和步行栈道。游客先到达公众自然教育中心,大致了解白水江片区;然后进入自然解说径,亲身体验生态环境;最后到达大熊猫救护中心,观察大熊猫的生活场景。
关于一期大熊猫救护中心和公众自然教育中心的建筑设计方案。项目用地范围约 2.5 公顷,建设规模约 2000 平方米。我们针对场地特征提出三个策略:首先通过多方协作,规避潜在的地质灾害风险;然后从场地及其周边自然环境的资源和形象出发,提出关于地块、边界、空间等一系列设想;最后对建筑体量进行推敲,展示空间塑造、对中国自然山水文化及场地自然环境的感悟,将外部自然环境为建筑所用。
在概念方案生成阶段,我们受自然地形的启发,将一根沿场地的曲线发展成一个廊道,然后根据地形和功能需求,对建筑形体进行推敲和优化。
在基础设计阶段,我们对建筑的形体进行简化,建筑形态由一个扁的锥形体与多段弧线生成的柱体相互切割而成。功能布置上,将大熊猫救护中心布置在相对安静的西北角。室外设置一个圆形庭院,延续场地周边地势的动态,为大熊猫提供室外活动空间。
提问环节
任飞:与遗产保护项目相比,这个项目更多的是对自然环境的延续和挖掘,对于这两种项目类型,怎么应对这种不同的差异?
吴婧雯:这个项目是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第一次涉足自然遗产保护地。自然遗产与文化遗产有共通的地方,包括大的保护原则。不同的是,需要更多地对自然生态情况进行了解,比如野生大熊猫和生活在不同高度的各种小动物的生活习性。
任飞:这个项目的用地环境复杂,在具体的设计过程中,如何将山地地形与建筑工程结合?
吴婧雯:这个场地之前就有一些临时建筑,有一块被治理出的比较平坦的区域,因此方案充分利用平坦区域进行设计。同时,利用自然地势进行排水,以及交通流线的布置。
撰稿 |企划部
编辑 |企划部
版权 |THAD 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开视频号啦!
欢迎关注
THAD 清华建筑设计院
视频号!
THAD 献礼 | 清华园·清华院作品 2021 校庆版
THAD 献礼 | THAD 红色革命纪念建筑作品庆祝建党 100 周年
THAD 文化 | 体育建筑助力奥运健儿!
THAD 活动丨THAD 与蓝天组邀您共同见证从解构主义到人工智能的“两日之遥”
{{item.text_orig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