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曦初照,碧水荡漾,绿影婆娑;
庭、园、路移步换景,树、水、屋相得益彰,
百年安医,沐风栉雨,肇始黄浦,辗转三地,
四易其名,弦歌不断;追古思今,再创辉煌,
安徽医科大学新医科中心,从这里,逐梦启航!
1.缘起
我院中标并深化设计的安徽医科大学新医科中心(新校区)项目,位于合肥市肥西县产城融合示范区,规划用地2137亩,总建筑面积97万平方米,容纳学生2.3万人。
规划总平面图
本项目设计以打造面向未来的世界一流医科大学为目标,从校园生态思维整体观的四个核心问题出发:
其一,如何回应上位规划,能从更广阔的自然格局出发,融入城市肌理、激发城市活力?
其二,如何符合世界一流医科院校发展趋势,创造面向未来复合、集约的功能架构?
其三,如何结合场地构建景观、交通、建筑互相融合,立体自然的校园?
其四,如何顺应新型教育理念推陈出新,营造激发多学科互动交流的学习空间?
因此,我们提出的规划理念是与城市景观共享的
超级校园
;是鼓励交流和创造、激励研发和产出的
科学社区
;是自然的湿地、灵动的绿谷、活力的场所、理性互联的建筑共同组成的
一流医科大学
。
日景鸟瞰图
2.两轴引领,一带联通
南北向礼仪主轴
以南入口广场为起点,两侧的院所科创组团简洁有力,尺度适宜 ,形成大气简洁的主入口形象,主轴的终点是公共学习中心,成为校园南入口主轴的视觉焦点,造型虚实结合,方正大气。
南入口主轴鸟瞰图
东西向景观活力轴
以东入口广场为起点,串联起校史文化廊、音乐厅、生活广场、学生活动中心、公共学习中心等重要地标建筑,塑造层次丰富,活力多元校园开放空间。
“两轴引领”
东西景观轴鸟瞰
东区一带联通
,蓝绿交融连通城市绿脉,文体共享打造开放公园。规划布置医学博物馆、中草药植物园,景观水系和生态湿地,是学校和城市共建共享的运动文化公园。
“一带联通”
东轴景观带
3.四区融合,多线延展
新校区包含四大功能区:
院所科创区、核心教学区、生活服务区、文体共享区
;规划以核心区大草坪为中心,发散出多条轴线,联通西、北入口,贯穿东西生活区,体育运动区。
功能分区图
“四区融合,多线延展”
院所科创区采用
“学院+中心”
模式整体规划,紧凑布局,相连成片,“学术长街”贯穿东西,塑造功能复合、富有活力的校园公共空间。
“学院+中心”模式
4.理性浪漫,百年学府
校区建筑以现代主义风格为主,体现医科院校简洁大方,实用高效的特点,将医学的理性与人文的浪漫共生交融。
南面沿街简洁严整、大气开合,树立百年学府的门户形象;
北面深圳路立面高低错落,鲜明有序。
塑造城市优美界面。
南入口轴线鸟瞰图
北入口轴线鸟瞰图
结语
新医科中心东西景观轴线联通城市公园,科创中心联动城市发展,形成超级校园;校园内外经脉的打通,最终为我们带来的不是瞬间的灿烂,而是长远持久的活力,形成一流的新医科大学。
Profile
项目概况
项目名称:安徽医科大学新医科中心(新校区)项目总体规划
建筑类型:校园规划
建设单位:安徽医科大学
建设地点:安徽省合肥市肥西县
设计单位: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
建筑面积:97.37万平方米
设计时间:2021年
规划总指导
:
吴志强院士
项目总负责人:江立敏,潘朝辉
项目协调:谭劲松 连津
规划:张佳、王艳、罗宇
建筑:王涤非、于冬亮、张煜、罗溪、刘鎔玮、高亢、刘灵、姚震 、张佳、王艳、桂耀国、缪金成、 杨津宇、 曹聪、 张一丹、 陈飞、朱伊人、叶磊 、崔仁龙、张海丽、傅慧、李画意、马雪松、何冰玉、孙天元、 夏慕远、倪超、和家勋、何闻彬、徐艳、宋晓月、张达龙、刘惠惠、李唱、续爽、李泽敏、李宽、李培、杜伊卓、程浩然、范钦锋、秦宇洁、干云妮、陆文虎、李霄、朱正
结构总指导
:
丁洁民大师
结构:朱亮,殷维忠,吴成万,何忻炜,沈晓伟,胡广良,柴祖尧,洪祎
给排水:李丽萍,徐钟骏,李亮,杨勇,陈英英,李学良,任军,王纳新
暖通:秦卓欢、王钰、钱必华、陆袁
电气:宋海军、代鹏、顾玉辉、周波
景观:何强 林久钞 邓莉莎 刘媛媛 张子维 张拓 连乐桐
/近期项目/
TJAD4筑作|中科大高新园区图书馆
TJAD4筑作|云谷·浮城——光明高中园综合高中
End
本期作者:杜伊卓
(一所三室)
本期责任编辑:杜伊卓(一所三室)
品牌运营团队:黄金甲、魏楠、邱楚懿、文质彬
品质筑造品牌 团队成就未来
TO BE WITH YOU
{{item.text_orig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