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登录狒狒灵感,立即享受以下权益:

  • 每日免费下载特权
  • 上亿高清灵感图任意下载/不限浏览
  • AI智能扩大图免费使用

新加坡戴森总部 | 工业遗产与现代科技的完美融合

发布时间:2022-10-30 14:41:36 00
设计亮点
戴森总部巧妙地将现代设计元素融入历史悠久的圣詹姆斯发电站,保留了建筑的原始特征,同时也展现了科技公司的创新精神。

新加坡戴森总部 | 工业遗产与现代科技的完美融合

Dyson Headquarter

城市更新

始建于1926年的圣詹姆斯发电站是新加坡重要的遗产地标之一,在荒废几十年后于近期被改造成为科技公司Dyson的全球总部,首次将现代元素融入这座饱经风霜的历史工业建筑。

建筑公司 W Architects 与室内事务所 M Moser Associates 联合历史修复顾问 Studio Lapis 共同翻新了这座发电站,为戴森公司提供约13006㎡的办公空间。

新加坡戴森总部 | 工业遗产与现代科技的完美融合

△改造前

新加坡戴森总部 | 工业遗产与现代科技的完美融合

△改造后

戴森(Dyson Technology Limited)是英国一家专门从事家电产品生产和研发的创新科技公司,发明团队由1200名科学家和工程师组成。

新加坡戴森总部 | 工业遗产与现代科技的完美融合

△戴森公司创始人丨James Dyson

 # 建筑设计 # 

爱德华时代风格的

圣詹姆士

燃煤发电

是新加坡第一座市政发电厂,在1976 年关闭后便一直用作仓库使用。

新加坡戴森总部 | 工业遗产与现代科技的完美融合

改造后立面形象

20世纪初期有轨电车和街道照明都需要大量用电,处于英国殖民时期的新加坡急需建立一座发电厂以满足不断增长的电力需求。

新加坡戴森总部 | 工业遗产与现代科技的完美融合

于是新的发电厂

St James Power Station

应运而生,并选址在大海一侧,以便免费利用海水用于电厂的水循环和冷区系统,同时也利于海运运输煤炭。

新加坡戴森总部 | 工业遗产与现代科技的完美融合

电站采用了当时最先进的燃煤发电站技术,反映当时的新加坡正处于经济繁荣时期并快速发展。

新加坡戴森总部 | 工业遗产与现代科技的完美融合

圣詹姆士

发电站内部机械空间

建筑外立面的红砖块被保留下来并加以改善与修复,历史烟囱上印有显眼的戴森Logo,人们在

远处就能看到公司的标志。

新加坡戴森总部 | 工业遗产与现代科技的完美融合

 # 室内设计 # 

总部壮观的四层

挑高式

入口大厅连接建筑内的所有功能区,两侧是戴森公司产品的展示区块,而

大厅背后的

四个楼层则被划分为办公室、实验室与社交空间。

新加坡戴森总部 | 工业遗产与现代科技的完美融合

△改造后

新加坡戴森总部 | 工业遗产与现代科技的完美融合

△改造前

由地面灯带围合而成的戴森汽车展示区

新加坡戴森总部 | 工业遗产与现代科技的完美融合

设计师希望新的总部能够振兴和重新活跃发电站,于是通过利用台阶式报告厅和螺旋楼梯等区域来增强建筑物中央大中庭的挑高特点,新的设计与电站内的原有历史结构相互交织融合。

新加坡戴森总部 | 工业遗产与现代科技的完美融合

报告厅的木纹大台阶和一旁的咖啡厅将戴森社区的员工聚集到总部的共享空间,可灵活地作为他们的工作区、活动区或客人到访的接待区。

新加坡戴森总部 | 工业遗产与现代科技的完美融合

咖啡厅内不加粉饰的素雅

混凝土地板

新加坡戴森总部 | 工业遗产与现代科技的完美融合

大台阶旁边是一个开放式中庭区,结合圆形树池的休闲桌椅组合为总部创造松弛感和归属感,利于员工之间的互动与交流。

新加坡戴森总部 | 工业遗产与现代科技的完美融合

新加坡戴森总部 | 工业遗产与现代科技的完美融合

中庭的另一侧大厅建造了一座犹如雕塑般的螺旋楼梯,由裸露的黑色钢结构构成,共跨越四个楼层,在空间内十分夺目。

每个台阶下方均设有隐藏式灯光,旋转楼梯在映衬下显得质感满满

新加坡戴森总部 | 工业遗产与现代科技的完美融合

顶层功能空间的天花板沿用工厂原有裸露的黑色刚桁架屋顶结构,延续电厂历史的同时也作为房间内独特的装饰。

新加坡戴森总部 | 工业遗产与现代科技的完美融合

镜面房间的设置也有效扩大了空间径深

新加坡戴森总部 | 工业遗产与现代科技的完美融合

新加坡戴森总部 | 工业遗产与现代科技的完美融合

总部的办公区利用了可移动隔板与活动家具,员工可以轻松且灵活地将空间结构更改成为适合他们当前需求的布局。 

新加坡戴森总部 | 工业遗产与现代科技的完美融合

工作台上方挂设于

屋架结构的

黑色金属吊灯

新加坡戴森总部 | 工业遗产与现代科技的完美融合

位于阁楼的办公区还设置有通道连向建筑外立面的高窗,可眺望远处的货运港口。

新加坡戴森总部 | 工业遗产与现代科技的完美融合

新加坡戴森总部 | 工业遗产与现代科技的完美融合

建筑顶层分布的是会议室和社交空间功能,透过大片落地窗户可将窗外的屋顶花园景观尽收眼底。

新加坡戴森总部 | 工业遗产与现代科技的完美融合

设有食物、饮品制作台的非正式交谈空间

新加坡戴森总部 | 工业遗产与现代科技的完美融合

新加坡戴森总部 | 工业遗产与现代科技的完美融合

及配备有大理石中岛台的独立式用餐空间

新加坡戴森总部 | 工业遗产与现代科技的完美融合

其中一个砖烟囱的底部也被改造为小型会议室,

深色面板

混凝土地面

与裸露的砖砌

结构形成鲜明对照,新与旧相互融合。

新加坡戴森总部 | 工业遗产与现代科技的完美融合

新加坡戴森总部 | 工业遗产与现代科技的完美融合

总部除了办公空间外,还设置了专门

讲述电站历史

的室内展厅,

包含 Jerome Ng的沉浸式、互动式 3D 艺术品,生动呈现电厂运作的场景。

新加坡戴森总部 | 工业遗产与现代科技的完美融合

另外一个

直径只有 3.5 到 3.8m的

砖烟囱也被改造

为展厅

,高达 32.3m的

弯曲砖墙底部安装了薄隔板,用于安装发电站的信息板和人工制品。

新加坡戴森总部 | 工业遗产与现代科技的完美融合

烟囱展览空间布置图解▽

新加坡戴森总部 | 工业遗产与现代科技的完美融合

 # 遗产「

小径

」# 

为保持与发电站的联系,总部还专门设计了一条可供公众使用的遗产小径,用于展示该地区的历史,共有八个景点组成,包含

在户外展示的原始手工艺品、钢制起重机、船锚、

室内画廊等。

新加坡戴森总部 | 工业遗产与现代科技的完美融合

△遗产小径路线图

通过遗产小径来访者可在社区内充分了解与参观与电厂历史相关的各类人工制品。

新加坡戴森总部 | 工业遗产与现代科技的完美融合

新加坡戴森总部 | 工业遗产与现代科技的完美融合

使用的展览

信息板采用的是与

连接通道相同的赤土色

耐候钢材料

并在支架上使用铆钉以营造出工业感,并呼应电厂主题。

新加坡戴森总部 | 工业遗产与现代科技的完美融合

遗产小径的目的是以轻松的方式去讲述发电站的故事,让游客与建筑之间产生更紧密的联系。

新加坡戴森总部 | 工业遗产与现代科技的完美融合

原址轨道上的

钢制起重机

改造后的戴森总部内将拥有 18 个最先进的研究设施,有助于增强 Dyson 进军全新研究领域的雄心,并开发日益增强、内置智能的新一代高性能技术产品。

工作

室代表说道。

没有更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