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城老街
是城区发展的一面镜子
它一面印证着经济高速的向心力
也在映衬着城市生活里有滋味的烟火
罗
湖水贝片区实景图 © 房天下
深圳罗湖是广东改革开放的源点,这里经历了深圳高速发展的风雨历练。历史轮回40年,如今罗湖以新时代下的崭新形象,再次走到城市创新发展前线。
水贝-布心典型旧改分布图 © 搜狐
本案位于罗湖水贝黄金珠宝产业聚集基地的布心片区,西临布吉路,北临围岭公园,南接水贝地铁站及洪湖公园,用地面积14102.3㎡,分为北侧大地块、南侧小地块的两个地块。
对周围公共空间的发现、激活、提炼、互融、并最终与项目相互留存是本案作为城市更新项目的设计基底,设计将原来较为分散的城市空间元素经过系统的连线与聚合,形成罗湖新的活力场所,以实现城市公共空间的共享、城市公共功能的融合。
在多轮的分析与梳理中,周边城市环境存在四大"乱"点;
一、城市空间界面杂乱:地块零散,用地不规则;
二、交通流线较为混乱:场地内交通可达性差,地块之间衔接不清晰;
三、公共空间匮乏零乱:公共空间匮乏,基本为零的邻里空间;
四、居住空
间
无序凌乱
:日照条件苛刻、建筑通风、空间私密性较差。
如何合理运用城市剩余空间,将无序转化为有序,设计团队提出了“缝补片区城市空间,塑造片区新形象”的总策略,进而化解四个存在的难点。
策略一:消融边界,自然为轴
自然是返璞归真的基底,我们想构造起一个新的山水城市,作为连接围岭公园和洪湖公园的节点,从而让城市焕发出新的生机。
设计对老旧社区更新以及公共空间集中梳理,缝合围岭公园与洪湖公园形成的山水城市轴,这条绿色中轴将形成有机的反应,
修复起建筑与生态之间原本存在的隔阂感,建立更良好的城市系统。
策略二:串联节点,开放空间
通过有效的节点梳理,打通原有存在的南北隔阂,形成衔接水贝地铁站与围岭公园的公共开放空间体系,提升项目为区域带来的可达性。
在连接节点的布局后,生长起的聚合效应,也为城市创造了新的活力场所。公园景观、建筑、公共开放空间营造,为居民日常活动提供更多的可能性。
策略三:复合业态,开放社区
结合塔楼布局,南北向打通城市公共通道,在场地内引入中心广场,呈开放街区形式。首层商业空间作为生活服务配套,将引入便利店、咖啡店、餐厅、便民诊所、书店、养老机构等一系列丰富的功能,使社区生活融入城市,城市尺度更加宜人。
裙房功能还给城市后,将四层屋顶留给社区内部使用,形成一系列立体的屋顶绿化。一条慢行步道将整个裙房屋顶串联成一个整体,变成一个巨大的漂浮花园,串联着户外场地儿童游乐场、生态农场、架空层休闲空间等多种面向住户的社区功能。
下层社区商业及配套、中层社区花园、上层住宅,三个不同的生活场域层被紧密地垂直连接在一起,增强了场地与人之间的联系,从下至上完成了从最开放至最私密的纵向过渡。
创造一个功能复合的城市业态,将原本城市的消极空间转换为具有生命力的城市公共空间,打造出“公寓、办公、商业、住宅、保障房”一体化开放性城市综合体,进而在满足政府、开发商、当地居民等的需求上,为城市着上一套量体裁衣的新衣裳。
策略四:均衡布局,焕新界面
城市更新项目有着严苛的限制条件,在充分调研建筑场地、周边环境、城市景观、周边建筑和日照、建筑项目品质需求、建筑户型舒适型需求后,
设计团队形成5+1塔楼布局+4层的集中式商业裙房,地块价值最大化的同时也改善了人居环境问题。
塔楼错动式布局,营造了通透开放的城市界面。公建化的立面设计,重新定义了片区的新形象。
通透纯净的公建化立面设计,更好的融入公园环境之中,使建筑与自然共鸣;全方位的精工品质设计,突显水贝片区的新形象,使建筑与城市共鸣;开放式社区的营造,促进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共同营建社区的归属感,使建筑与人共鸣 。
深圳城市更新相比传统项目具有更严格的限制条件,在原有设计的基础上需要灵活结合城市肌理、道路布局、自然节点、城市病难题等外在环绕因素,应用好“因地制宜,量体裁衣”的设计原则,才能为公众创造更具有感知性及参与感的积极空间。
滑动查看在建实拍图 © 爱home笋盘集中营
项目档案
项目位置:中国广东深圳
工程名称:深圳独树阳光里
开发企业:深圳市独树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
建筑设计:柏涛建筑设计(深圳)有限公司
设计主创:赵国兴
设计成员:孙强、傅敏、庞宇宁、钟倩楠、黄国钦、郑晓芸、吴少文、张建群、欧强、徐承龙、白宝壮、姚楚涵、黄晓虹、张志轩、欧宗良
景观设计:贝尔高林
室内设计:中建南方设计集团
施工图设计:深圳市柏涛蓝森国际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用地面积:1.4万㎡
建筑面积:18.5万㎡
{{item.text_orig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