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恩
·
乌松(
Jørn Oberg Utzon
,
1918
年
4
月
9
日-
2008
年
11
月
29
日)
出生于丹麦哥本哈根,丹麦建筑设计师,
曾经是一名优秀的水手。
基于朴素的想法,乌松自我放逐,开始了自己的游历生活。
他游历甚广,足迹遍及墨西哥、摩洛哥、印度、尼泊尔、日本以及中国等地。
2003
年
,
乌松因其设计的悉尼歌剧院被授予了建筑学里的诺贝尔奖——“普利兹克建筑奖”。
“普利兹克建筑奖”评选委员会在宣布获奖得主时
,
将乌松设计的“白帆型”悉尼歌剧院称为“
20
世纪最具标志性的建筑之一”
,
并盛誉这项设计“毫无疑问是其最杰出的作品……是享誉全球极具美感的作品。它不仅是一座城市的象征
,
而且是整个国家和整个大洋洲的代表”。
2008
年,乌松在接连做了几次手术之后,在睡梦中心脏病发逝世。尽管乌松最终因为悉尼歌剧院的设计而誉满全球,
但是他却从来没有亲眼看到过建成后的悉尼歌剧院的真面目
。
“
约恩
·
乌松一生的辉煌只有一次,但这一次已是传奇。
”
悉尼歌剧院
(Sydney Opera House)
这是一座反常规的建筑,
一个国家的的地标建筑物,
它让约恩
·
乌松一夜成名,
它令悉尼扬名世界,
然而乌松却不曾看过它一眼。
1956
年,乌松参加了澳大利亚政府向海外征集悉尼歌剧院设计方案大赛,谁知他的方案却被其中的评委扔进了废纸篓里,好在评委之一的萨里南,慧眼识珠,据理力争,约恩•乌松的设计方案最终在
231
位参赛者中胜出。
约恩
·
乌松的设计方案虽然被采纳了,不过,他却因预算超支严重,跟当时的澳大利亚政府,闹得不愉快,他最终辞职离开了澳大利亚。澳大利亚政府将设计方案交给别的建筑师实施,历时
14
年终于建成。活了
90
岁的约恩
·
乌松,此生却再也没有踏入过澳大利亚。
悉尼歌剧院,三面临水,外观看上去,是四组雪白的
“贝壳”
,三组朝北,一组朝南。每一组“贝壳”并不是同样大的,而是像俄罗斯套娃那般,一大一中一小,三个一组叠在一处。
那些“贝壳”似的屋顶虽是弧形,却有几分像中国的
“人”字形屋顶
,设计得很巧妙,若有灰尘,一遇到下雨,雨水从上至下,自然而然,将屋顶冲刷得干干净净,不需要雇佣蜘蛛人爬那么高,一点一点的打扫了。小编猜想,这一点至少有借鉴中国古代的屋顶建筑原理吧。
悉尼歌剧院内部设计华丽考究,舞台具有旋转和升降功能,还有华丽的幕布。舞台上,可以表演歌剧、芭蕾舞和舞蹈。悉尼歌剧院里面,有两个大厅,四个小厅。
乌松所设计的这座白色
巴格斯韦德教堂
位于哥本哈根北郊。神殿顶部“云”和光的结合让人折服。
这座教堂,手法简洁,尺度宜人,与基地环境有良好的关联。教堂侧身在长排桦树后,谦
逊地伫立在城市主要干道旁
,以封闭内向的立面“回避”嘈杂的街道,
却不因此拒人于千里之外
,相反的,因其宜人的尺度,以及所形塑的一种内敛的宗教场所气氛,反倒让人想要接近,甚或走入其中。
整个教堂起伏变化的外观造型反映室内空间的变化。有别于规格化的、大块量体的都市沿街立面,教堂的室内从容而大胆,设计了混凝土薄壳所形塑的
大曲度翻卷式天花
,据乌松的说法,
其灵感来自天空中的云朵
。这种在一个规整的平面上升起有机曲折的体、线、面的手法,正是他的特长。主厅的采光通过顶光,光线来自两个弧面交接处的侧翼,
室内神秘的光感效果给人强烈的安宁感和宗教气氛
。
普利兹克奖对约恩·乌松的评语
约恩·乌松是一位建筑师。他扎根于历史,触角遍及玛雅、中国、日本、伊斯兰的文化,以及其他很多的背景,包括他自己的斯坎德纳亚人的遗传。他把那些古代的传统与自己和谐的修养相结合,形成了一种艺术化的建筑感觉,以及和场所状况相联系的有机建筑的自然本能。
他总是领先于他的时代,当之无愧的成为将过去的这个世纪和永恒不朽的建筑物塑造在一起的少数几个现代主义者之一。
{{item.text_orig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