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建筑空间》官方新媒体平台特别策划了“青年设计师”专辑。青年设计师既是光荣的劳动者,又是肩负青年强则国强重任的建设者,他们的故事里有对过往的回忆、对当下的感悟、对未来的展望,有心路历程,有专业思考,也有兴趣爱好、生活点滴、情感流露,或深刻或温暖或有趣,或催人奋进,或引人深思……
本期由张晓远总监讲述他的设计实践。
张晓远上海中森建筑与工程设计顾问有限公司设计总监,国家一级注册建筑师,AIA美国建筑师协会成员普通的建筑师,但反对做普通的设计在地的设计房屋就像植物一样,无法摆脱土地而存在,自然也无法无视其生存的环境。在每一次设计中,我会不断提醒自己,当房子最终搭建完毕,是否能够适应环境、利用环境甚至改善环境?我始终认为,在不同的建设场地上,面对不同的环境条件,虽建筑呈现的状态千差万别,但其成因的内核却都是相同的。那就是“顺着来”,这便是我对在地设计的认识。在山原西安秦始皇帝陵铜车马博物馆西安临潼,骊山东西绵延百里,缓缓坡降的广袤原野上,秦陵封土赫然耸立,山原空间架构千年未变。为维持秦陵风貌,铜车马博物馆建于封土西侧200米处的下凹冲沟之内。半埋于地下的博物馆仅有两个立面,于沟内可见;整体顶部覆土,与周边的陵区环境融为一体。博物馆设计充分利用空间尺度转化及观展路线设定,注重内部环境气氛营造及游览空间体验,引导观众经历或静谧或平和或赞叹的不同心路历程,充分感受文物的精美与尊贵。核心展厅采用局部两层通高,充分展示文物精美细节,上下两层采用坡道相连,形成一条不间断的参观路径,容纳更多的观展客流。外围另设专题展厅,对围绕铜车马工艺、技艺本身及其背后的历史、文化意义进行全面显示。为充分展现铜车马与秦陵封土的关联,设计于场地上面向封土切开一道狭缝。在观众参观结束缓缓上行之时,利用路线转折,使其视线豁然开阔,直面秦陵。建筑选用清水混凝土为主导界面材料,呈现真实的结构力量,塑造纯粹的建筑空间。为突显文物主题提供纯粹而神秘的背景介质。当代建筑与历史文物相互对比,传递出强烈的时代变迁感受,避免刻意仿古的空间形式对观众造成历史信息的误导和干扰。
△西安秦始皇帝陵铜车马博物馆©叁山影像
在街镇
无锡梅里遗址展览馆
无锡历史悠久,泰伯奔吴的历史传说作为吴地起源的文化象征传承至今。在无锡市梅里古镇二期项目开发建设中,发现一处商周时期古人类活动遗迹,毗邻伯渎河南岸。为更好保护遗址,展示其历史意义、文化价值;并满足市民游客聚集休闲需求,梅里遗址展览馆项目采取了线性叙事空间+漫游开放场地双重策略,兼顾多重需求。
项目位于明清仿古风格的新建古镇中,为客观展示遗址历史意义,设计特意避免仿古建筑形式,以现代风格展现当代生活视角,真实映衬遗址历史信息,建筑通过尺度、色彩与周围仿古建筑取得协调。
外墙石材选用灰色火山岩,经多次实验,选取三种磨光程度(切割面、打磨至200目、打磨至600目)形成深灰、灰、浅灰3种色彩,结合3种尺度(150×600、200×600、300×600)错缝拼贴,形成材质单一但色彩质感丰富的细腻肌理效果。材料吸水性强的特性还会使得建筑外立面颜色在空气湿度大或雨后初晴之时进一步变化,呈现出烟雨朦胧的江南韵味。
因遗址位置所限,本项目最北侧柱网距伯渎河较近,柱下浅基础已落在驳岸的底板范围内。为满足河道驳岸及项目自身结构需求,最终采取了接替传力的特有基础形式:柱下基础通过底部垫层落在驳岸基础底板上,主体结构的荷载先传到驳岸基础底板,再传到其下的地基土上。
△遗址原土展厅施工过程记录©止境设计工作室
△外墙石材©陈旸
△柱下基础
利用单侧的坡屋顶在中部设置了两层贯通的展区,使空间更为生动。馆外2层与出口处坡顶下设置开敞式共享空间,便于游客遮风躲雨和观看近旁河道上的水幕表演,同时也使建筑整体形态虚实相生,生动通透,很适合江南地区的气候特征。
△贯通展区设计
©止境设计工作室
△开敞式共享空间
©陈旸
屋面观景平台作为室外公共空间,不仅适合观赏河景,更把地面广场“抬升”到屋面,把建筑物占用的场地又还给了公众。平台24小时开放,东西两侧的楼梯无需通过博物馆,就可以直接由两侧的街面到达,其中西侧大楼梯还结合可观水幕的看台式台阶嵌入1条坡道,方便游客。
将地面广场“抬升”到屋面 ©陈旸在城市顾正红纪念馆百年前,上海日商纱厂的一位20岁的年轻工人顾正红,以他戛然而止的生命瞬间点燃了“五卅运动”的熊熊巨焰。今天,当年的烈士殉难处——上海市普陀区澳门路300号顾正红纪念馆,在建党百年庆典之前完成了改扩建,以全新样貌呈现在人们面前。原馆及场地狭小,改扩建之后依然不大,但针对特殊的场地条件现状,设计采取多种综合性的改造策略。
加建新馆在极狭促的场地上向南扩出一跨两层展厅,仍然留出了临街的一小块广场,既有助于烘托建筑应有的肃穆气质,也与喧闹的街道之间留出必要的过渡空间。更重要的是利用这一块有限但方整的南广场,将烈士塑像、红旗和主题泛雕(均为原馆室外展品)重新挪位排布,构成一组东西轴向的礼仪性广场,成为举行多种活动的入馆前先导空间。
景观要素参与建筑空间的组织为另一重要策略。设计将原馆东侧狭窄的通往殉难处遗址的通道纳入整体的参观路径中,将入馆前、馆内、馆外、殉难处通道北行(渐窄)、通道反向南行(渐宽)等区域串接为连贯的心理变化动线,与展示内容巧妙嵌合,并在红色革命主题与当代城市生活之间建立了密切的对话。
新馆造型采用耐候钢板塑造的一组错动的立方体组合,利用结构内退四面悬挑的方式,既强化了体量的沉稳刚毅,又表现了形体组合的错落灵动,与红锈色的质感共同隐喻中国工人运动的曲折、壮烈与坚毅。
广场地面铺装采用3种色彩与质感有微差的石材组合,在强调仪式感的同时也隐喻红色之花。在规则的广场西侧,围绕1棵保留下来的白玉兰树,设计1组简洁的休憩空间,这也是融合红色主题与公众日常生活的尝试——公共空间为人民城市服务,也应是城市恒久的主题。
△顾正红纪念馆
陈旸后记
3组建筑,面对不同场地环境,或开阔绵远,或风情独到,或紧凑混杂,也呈现或消隐,或剥离,或内敛的多样型空间特征。
相信在更新逐渐取代新建,成为设计行业的主要内容的当前时期,以谦逊的态度充分尊重既有物质条件及人文环境,因地制宜、因势利导进行设计建造,也将成为摆脱“千城一面”,塑造“人民城市”的有效方式。
{{item.text_orig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