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海武康路的心脏地带,有一幢建于 1930 年代的老洋房,它与周遭蜿蜒辗转的小路交织在一起,群树环绕,四季的更迭在这里生动地演绎着。现今,这幢老洋房成为了新兴时装品牌“小着”的高级体验店。▽从武康路看向小着入口© 胡彦昀
小着的品牌性格是干净利落的,赞颂那些有小小创造力的、始终葆有好奇的、有趣的人们。业主希望在这个场域里人们不仅可以了解到小着是谁,同时也可以微妙感知到自己是被品牌引领着的且与人亲近的。▽绿色小径把武康路与主体建筑连接起来© 胡彦昀
▽前院© 胡彦昀
整个场地占地面积虽大,但被拆分成南北两个户外花园与夹在中间的五层楼建筑,内部空间楼层独立且单层面积小而零碎,好在建筑各个立面被大小不一的窗户包裹着,让窗外的绿意与窗内的光影相互交织。▽轴测图© Offhand Practice
我们这次面临的设计挑战,不止关乎于空间上如何消解周遭环境与场地的边界,如何将前后户外花园与主体建筑连接起来,让彼此之间产生流动性,如何运用场地充足的自然光线让内部楼层之间更具呼吸感,也关乎于精神层面上如何在实体空间中传递出抽象的品牌性格与理念。▽从一楼室内看向前院© 胡彦昀
▽左侧主体建筑入口© 胡彦昀
主体建筑的入口较为隐蔽© 胡彦昀
▽一楼室内橱窗与品牌故事© 胡彦昀
▽一楼室内走向后院© 胡彦昀
▽绿色小径通往后院的各个方向© 胡彦昀
多者之间的边界感通过这条定向路线得以模糊,那如何让内部楼层之间产生互动呢?我们重新规划空间各楼层的功能,打通了空间中几处零碎的区域,将较高楼层的自然光通过挑空的手法渗透到低楼层,光影随着日照时间的变化相互交织,楼层之间也有了呼吸感。▽由小径走向二楼陈列区© 胡彦昀
▽二楼陈列区看向户外小阳台© 胡彦昀
夯实的绿色小径从街边开始,刻意被抬高一点点,让人路过时便对它产生好奇,不自觉地步入进来。从一楼的沉浸式橱窗开始,或漫步到后院,或缓步上到二、三楼的服装陈列区。▽从装置区看向陈列区© 胡彦昀
▽二楼陈列区看向装置区© 胡彦昀
▽站在小径内看向装置区© 胡彦昀
服装陈列区则以大面积的亚麻色地毯所包裹© 胡彦昀
而四楼作为讲述“小着是谁”故事的体验空间,我们则大面积留白,只置入一些可移动、可组合的展台,让小着日后可以灵活布展。至此,跟着这条小径,自然而然地从室外穿梭到室内,从一楼漫步至五楼的水吧稍作休息,再由原路线返回前院的取货口,享受一段空间中关于“小着是谁”的漫步旅程。
▽由四楼小径看向窗外绿意© 胡彦昀
▽由四楼小径走向小着展厅© 胡彦昀
▽四楼小着展厅© 胡彦昀
▽四楼的两条小径连通三楼和五楼© 胡彦昀
▽通往五楼水吧的垂直小径© 胡彦昀
▽五楼水吧© 胡彦昀
贯穿始终的绿色小径由夯实的混凝土从地上生长起来,却赋予它亲近和圆润的形态;服装陈列区则由棱角分明的墙体所包裹,但材质上却予以温暖舒适的亚麻色羊毛地毯。刚与柔、冷与暖的结合,冲突对立却又和谐共生,让人踏入之后便不自觉地倚靠,又或是席地而坐。至此,人们在这个场域里被引领着又与之亲近着,“小着是谁”已渐渐明晰,我们也希望小着随着时间的变化慢慢成长,让这里更加丰腴。▽前院的取货口© 胡彦昀
▽后院的墙上用摄影作品展示小着是谁© 胡彦昀
▽后院小径上的休憩座位© 胡彦昀
▽左:定制咖啡架与伞架;右:四楼阳台的户外装置© 胡彦昀© 胡彦昀
▽一层平面图© Offhand Practice
▽二层平面图© Offhand Practice
▽五层平面图© Offhand Practice
▽剖面图 A© Offhand Practice
▽剖面图 B© Offhand Practice
项目名称:小着高级体验店
设计方:Offhand Practice
设计时间:2021.04-2021.06
施工时间:2021.06-2021.08
主创及设计团队:袁愿,聂璇,李月,林宸西
项目地址:上海市徐汇区武康路 368 号
建筑面积:室内:600.2501349m² ;户外庭院:160.2501349m²
摄影版权:胡彦昀
合作方:上海新魔力建筑工程有限公司,罗洋,Doublehood
客户:小着 XiaoZhuo
主要材料:羊毛地毯,涂料,微水泥,金属
设计内容:建筑外立面,室内,户外庭院,展示道具,灯光
{{item.text_orig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