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新修正的《土地管理法》及其实施条例体现了国家从粮食安全出发对农用地和耕地保护的高度重视。在广州等高水平城镇化地区,城乡空间交错,农用地碎片化现象普遍存在,面临利用低效甚至撂荒等问题。番禺分院的社区设计师(“小番鱼”)开始了对“可食用城市”的研究,并致力于将碎片化的“小规模农用地”营造成为城市中的一抹“亮色”。今年 7 月以来,“小番鱼”们谋划打造共享农园试点方案,运用在世界各地实践的“可食用城市”理念,联合当地政府、企业、村民、市民等,探索适合高水平城镇化地区的农用地保护利用路径。
“可食用城市”(Edible City Solutions, ECS)是在全球城镇化水平提高、资源趋于枯竭、粮食不安全、经济不稳定等背景下产生的理论和实践。“可食用城市”在全球各地建立多种模式的规划网络,通过管理城市生态系统中的农产品供给能力,促进食物从生产到消费良性循环,与都市农业类似,它是一种可为居民带来健康生活的社会生态学方法,同时能将食物及其相关系统链接到城市基础设施系统中,促进城市生态有机可持续发展。目前,世界各地许多城市开展了“可食用城市”实践,形成了多种模式,主要有份地花园、社区农园、CSA 社区支持农业及城市农业公园等。
份地花园
用于出租给个人或家庭种植粮食、蔬菜、水果等作物的土地,面积在 15-30㎡不等。一般由多个单独的地块组成,每个地块称作份地。
英国伦敦份地花园
社区农园
以社区为单位,将社区闲置土地作为农业耕作使用,以实现社会效益为主,提供培育社区凝聚力、促进邻里互动、激发创造能力、开创休闲空间等多种价值。
德国柏林公主花园
社区支持农业
由一群消费者共同支持农场运作,城市社区提前支付预订款给特定农场,农场提供安全的农产品,是生产者和消费者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合作模式。
日本“社区支持农业”项目
城市农业公园
利用城市中农用地空间,按照城市公园的经营建设思路,以农业景观为特色,为居民提供公共休闲场所,同时具有一定农产品生产功能。
英国伦敦麦赛特农业公园(Mudchute Park and Farm)
随着城市发展,城市中的农用地和耕地越来越少,被钢筋水泥包裹着的城市中的人们,也梦想着拥有一块土地,能亲手播下种子,除草、浇水、施肥,等待花开,收获果实,看见四季变化,感受大自然的气息。“可食用城市”理念及实践正有助于实现这种梦想。
基于此,“小番鱼”们希望建设这样一座共享农园——它既能提供安全的食品,改善环境风貌,助力农业“接二连三”融合发展,也可共筑田园梦境,共绘乡土底色,搭建社区居民联系交往的平台。
理想生活有点“田”
——查民之所愿
为开展实践,“小番鱼”们首先摸查了番禺区农用地情况,开展“田野调查”,通过与村民面对面充分沟通,了解村民的生产生活状态与需求。
访谈中,我们了解到,许多城中村村民依然保留着传统种植农作物的意愿和需求。路边一片三角形小田地,便是隔壁村王老伯一点一点开垦出来种植的。但实际上,很多村民都缺乏空间进行耕作活动,加上水质不好等原因,影响村民的耕作意愿。
设计师们进行田野调查。但令人欣喜的是,村民参与共享农园的意愿较为强烈,为“小番鱼”们开启策划“共享农园”实践提振了信心。
与村民的交谈
“可食用城市”在哪里?
——“共享农园”试点前期探索
为选取合适的“可食用城市”实践试点,炎炎夏日,“小番鱼”们对番禺区南浦岛及沙湾进行了实地踏勘与调研。期间,要特别感谢院总工办的老总们,他们也同样戴上草帽、走上田间地头,对我们开展“可食用城市”试点多次开展现场指导。9 月,我们与区主管部门、沙湾街道顺利对接,选定了沙湾古镇西出入口附近一块面积为 1.1 公顷的农田作为本次“可食用城市”暨共享农园试点。
广州市规划院总工办与番禺分院实地调研初步选点。该地块现状有一定种植基础,但缺乏整合,整体风貌不佳,有待整理;靠近主要道路,可达性较好,临近沙湾古镇西出口入口,人流量大,宣传效果好;同时邻近中学,可结合劳动课开展学生实践活动。
“共享农园”试点选址区位
共建城市中的“可食”桃花源——“共享农园”营造方案
我们以“询诉求-探模式-优空间-激活力”四步走的路径,以工作坊的形式,共谋共建共治共享农园。
基于田野调查与访谈,“小番鱼”梳理了各方对地块营造的诉求及建议,寻求各方诉求的最大公约数,探索符合多方利益、可持续的共享农园建设及运营模式。
再由社区设计师对社区农园进行设计,划定功能分区,选择经营模式,统筹开发时序,优化农园空间布局。
以共同营造的方式,搭建社交平台,维育地块人气,助力农园运营。
在组织上,形成“政府引领+街道统筹+合作单位组织+村民市民参与”的组织架构,通过共同参与、共同营造,实现多方共赢。
在模式上,借鉴国内外较为成熟的实践经验,发挥番禺分院在地化服务优势,解构农园营造各方主体,了解各方诉求,选择出两种受欢迎的模式路径,形成“共享农田+小耕作土地”的模式。之后我们将对土地进行分区开发,实现产品共享、土地共享、资源共享、项目共享等多重共享;设置启动区,对农园进行分时序开发,实现有机循环。
“共享农园”平面布局、功能分区及开发时序
在活动上,设置“冬暖”“春种”“夏育”“秋收”等“四季活动”,以激发农园活力,吸引更多村民及市民参与。邀请参与村民和市民通过共同营造的方式,开展农园的搭建和种植,同时还有旧物回收、开园参观、农居体验等活动,为共享农园试点项目开好头。
“四季活动”策划
美味农园,美好城市
——“共享农园”项目预计成效
共享农园的营造将提升生态、经济、社会及健康等多重价值。
生态方面,作为城市生态系统的组成部分,共享农园具有提供自然教育、增加生物多样性、美化环境、促进物质循环等多重生态效益。
经济方面,作为一种重要的城市食物补给形式,共享农园可以减少居民蔬菜开支,增加经济收益,保障粮食安全,助力韧性城市。
社会方面,共享农园为邻里互动提供了平台,为老龄化群体提供社会生活空间,为居民提供社交平台。
健康方面,可作为参与者维持个人健康的重要策略。
“可食用城市”的研究及共享农园试点的营造,有利于为解决城市碎片化农用地问题提供一条可行的路径,有利于实现城市农用地有效保护利用以及城市居民生产生活系统的高质量运营。
|文图提供|番禺分院
|编辑 版式|办公室
{{item.text_orig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