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受广大苏州市民关注的苏州市不动产登记中心今天正式启用!项目由启迪设计负责设计总包建成后已成为城市地标性建筑丰富了南环高架城市景观界面并进一步提升不动产登记服务为市民及企业带来更多便利性
苏州不动产登记中心西南鸟瞰
入口
入口架空连廊仰视
幕墙细节
架空连廊
报告厅前厅
“由现代技术所导致的加速现象彻底改变了人们对建筑空间的感知方式,机动车的速度营造出一种电影式的效果,颠覆了后现代建筑通过可识别的形状和语义来吸引视线的方式。”——法国哲学家保罗·维利里奥“
项目地块南临城市主干道,因此南侧成为展示的主要界面,南环高架上川流不息的车辆成为不动产登记中心最直接的“观众”,进而形成了与传统公共空间建构中“静态场所”定义完全不同的话语体系。在这个话语体系下,带来了一个经典的建筑学问题:建筑如何在运动中被体验?
东南角鸟瞰
项目作为一栋始终在运动中被体验的建筑,凭借匠心独运的设计,其形式在不同的尺度上也在回应着不同速度运动下的空间体验问题:
塔楼部分采用了折线型幕墙,折线由玻璃与石材交替出现,当在高架上行驶而过的汽车的视角中,设计师希望整个建筑呈现出一种“书页”缓缓打开或闭合的态势。由东向西的车辆会体验到由大面积玻璃带来的通透感逐渐转变为石材为主带来的敦厚感,由西向东的车辆则反之。
西北角人视
大体量的公共建筑,造型应当简洁有力,竖向的塔楼与水平的裙房,裙房基座和档案库房的“实”与架空连廊的“虚”,共同塑造了本项目舒朗大气,纵横捭阖的气质。
立面材质的选取极为克制,仅选用了玻璃与亚光面的米白色石材,极简中散发出一种典雅的书卷气。
塔楼细部
裙房细部
三段式立面构成
西南角人视
设计思路
区位分析
项目位于桐泾路与南环路交叉口西北侧地块,整个场地又被一条南北向的规划路切分成大小两个地块,在这两个地块中,需要合理置入服务大厅、档案库房、业务用房、会议、餐厅等各种功能。
形体生成分析
通过梳理周边地块情况及未来主要流线来向,逐步推导出了形体生成逻辑:
①对基地的思考:基地南侧为南环路高架,基地东侧的地块容积率为4.0,预计将来会建成一栋高层建筑。
②对城市界面的塑造:东侧高层建筑的存在,势必对十字路口造成一定的压抑感。
③对东侧地块的利用:东侧较小地块上布局4层高的配套服务和附属用房。低矮的建筑体块可以减少对十字路口的压迫感。
④对西侧地块的利用:西侧地块面积充裕,交通流线便捷。适合作为办证服务大厅,故将该功能布置在西侧地块的1-3层。
⑤巧妙利用档案库:档案库房对于立面开窗要求较低,将这一功能体块放置于基地南侧,阻挡南环高架产生的噪音与扬尘。
⑥立体花园:东西两栋建筑裙房屋面用空中连廊相连,并且在三层屋顶上打造屋顶花园,丰富城市景观界面。
入口门厅
服务大厅
西侧地块一二层为对外服务大厅、办证窗口及业务用房功能,两层之间通过扶梯相连。
东侧地块首层为餐厅等配套辅助用房,二层为配套业务用房。
三层以空间桁架的结构形式作为架空连廊连接东西两侧的建筑体量,架空连廊的存在,完善了功能,联通了流线,同时作为一个强有力的水平方向的体量,均衡视觉构图。
架空连廊远景
架空连廊中心留洞,一则减轻结构自重,二则为下方的规划路引入自然光。首层通廊,在水平方向与竖直方向都与自然联通。
从规划路看架空连廊
架空连廊仰视
大跨度的报告厅布置在东地块四层,利用顶层优势可以抽掉部分结构柱。
档案技术用房布置在西侧地块四层,与上部的档案库房紧密联系。在架空连廊的上方设置屋顶花园,优美的景观辐射东西两侧建筑体量,同时作为空中庭院丰富城市界面。
塔楼5-12层布置档案库房,建筑面积11330平米,档案存储密集架约8115立方米,存放量超过500万卷。
档案库房
因档案库房对物理环境要求较高,设计师围绕其设置了一圈封闭走廊形成“双层外皮”。档案库的外层“外皮”通过实墙与玻璃幕墙形成的韵律营造出一种“拈开书页”的造型意向。意识上,与“档案”、“卷宗”等画面生发出一种微妙的联系;空间上,给东西方向行驶的车辆与行人一种虚实相间的自在韵律。同时通过精心计算所控制的窗地比在满足走道采光的前提下,最大程度地保证了档案库房的物理环境。
{{item.text_orig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