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anghai Education Press Building
位置: 上海
分类:办公建筑
内容:实景照片
图片来源:shanghailander
图片:9张
上海教育报业大楼是一幢高60米的高层,位于上海市徐汇滨江地区,南向黄浦江,背靠中山南二路内环高架道路,西面紧邻将延伸的大木桥路。基地狭小而方正。基地与高架距离很近,企图在高架桥下道路路面高度看全建筑很困难。基地周边的高层在设计时无一例外地采用一栋的塔楼体量平整拉升的方式。既然仰视看建筑很困难,教育报业大楼就是一处贡献给高架桥视线高度的城市景观。在场地有限的面积里,办公只能做到一栋板式塔楼。设计者将板楼体量在立面上刻意处理成一白一黑两个“点式塔楼”体量,其中白色的体量又在竖向微微抬升,与黑色体量错开。不过还是疏忽了高架桥上的隔音屏障。
2006年,为了获得更为集中的办公场所,上海教育报刊集团主持开展了上海教育报业大楼的设计及建造工作。然而令业主与设计师都始料不及的是,项目从设计到建造,其间既经历了控规指标的调整和
用地红线
的变化,又经历了业主方领导班子的更迭和投资额度的调整,整整历时9年,方于2015年建造完成。当年的设计,设计师在整体策略、建筑形象、内部功能方面均提出了系统化的解决方案,9年后的今天,流行的表述手法和社会语境都已发生变化。如果以形式语言甚至功能逻辑的角度直接看这一项目,你能看到它鲜明的立场和姿态,但似乎又为这段时间让它与当下隔了一层面纱。在报业大楼缓慢建造起来的过程中,基地东北侧那栋仿古典主义立面的大楼晚于报业大楼破土却早于他落成。
对偶这一非建筑思维被建筑师俞挺用到了建筑学。对偶一词的百度解释是用字数相等、结构相同、意义对称的一对短语或句子来表达两个相对应或相近意思的修辞方式。这一修辞手法根深于中国人自幼接受的语文教育,因此没有接受过正统建筑学教育的普通中国人很容易认同和感知。唐诗宋词的曼妙难以被翻译为英文,是因为中西方文化差异横亘,对偶一词背后潜藏的东方式逻辑思维和微秒的美学是西方文化难以意会。黑与白、上与下、均质与错动、满与空、报业大厦与隔壁邻居的art deco⋯对偶有意无意在其中掠过。想想,也许报业大楼从设计到建造所经历的9年也是一种对偶。
双层表皮,简洁的体块组合关系。深灰色铝板百叶幕墙,菱形图案的浅灰色穿孔铝板幕墙。一部分有那么点儿追求的人总是不愿相信他们所看到的立面形象,认为那不说明问题,无法永恒。那么什么才是好建筑?没有什么不会过时,即使是赫尔佐格·德梅隆做的表皮也在不断迭代更新。在一部分人追求的建筑光影空间线索逻辑里,有时我看建筑宁愿任性一点先多看看表皮。我在万神庙的那一束光下并没落泪,但那一刻古人的温柔穿越千百年的时间屏障确实抚摸到了每个人。
“在建筑的世界上还有什么东西不会过期?”一个观点只要够深刻,它并不会过时,可以紧跟时代,修改与充实后便能发挥新的作用。这是霍尔1989年作品集《锚固》中给出的观点。通过“锚固”,建筑的意义同它的功能与社会要求一起融入到场所特定的历史中。在这个经济繁荣互联网信息爆炸的时代,建筑因其滞后性和局限性越来越难有抚慰人心的力量。恰因滞后,观点也许能超越建筑形式稍做停留。当目光在高架上投向报业大厦的那一刻,你能感到这个不算那么新潮的房子狡黠地露出一丝复杂的故事性。我在整理报业大楼的发表图纸时,闲情所致又画得一纹理,觉得比当初画的花纹要好看。但这都已经不重要。当年一个建筑师对他刚入职的新员工说:“你来设计一种新的可以copy铺满这个房子的纹理”,这新员工想法很多但没交出最满意的答卷,半天琢磨出的CAD图纸半年多后变成了实物。而与这个菱格花纹一起落成的,是这个缓缓盖了九年的楼。
上海教育报业大厦外部实景图
上海教育报业大厦外部局部实景图
上海教育报业大厦之局部实景图
上海教育报业大厦内部实景图
上海教育报业大厦平面图
上海教育报业大厦剖面图
{{item.text_orig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