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树”作为深圳的市树,是深圳精神的一个文化象征。深圳红树林湿地博物馆(中国红树林博物馆)是国家林草局与深圳市政府共同建设的国家级博物馆,依托广东内伶仃福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设立,将建成为集红树林生态保护、陈列展览、收藏保护、科普教育、科学研究与娱乐休闲为一体的大型专题类自然博物馆,是深圳市未来重要文化及公共服务设施之一。该馆的设计方案及建筑与景观初步设计于今年8月开展了国际招标。
博物馆项目地处福田与南山两区交界,位于“塘朗山-安托山-竹子林-深圳湾”山海连廊与深圳湾滨海休闲带的交汇处,紧邻红树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深圳湾公园、深圳国际园林花卉博览园、华侨城及福田交通综合枢纽等重要的城市设施与特色片区。在空间格局、区域交通、生态环境等方面具有突出的区位优势,对于强化深圳城市公共文化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基础设施修复与再利用、城市公共空间营造具有极高的战略价值。本项目是山海连廊建设的启动项目,需进行多层面的综合设计。力求高标准,以国际化视野、前瞻性思维、创造性设计,完成本项目的高水平规划和高标准建设。
2020年12月2日,深圳红树林湿地博物馆方案设计及建筑与景观初步设计国际招标方案评审会在深举行。方案评审委员会由孙一民、朱荣远、黄克力、魏春雨、Chris Hardie、何健翔、刘珩、冯越强、Michael Patte 9位国内外专家组成,由孙一民教授担任评审主席。经过评审委员会讨论及记名投票,选出3家中标候选单位。
入围方案 01
设计:道迹建筑设计事务所 + AECOM
入围方案 02
设计:Nieto Sobejano Arquitectos GmbH + MLA+ B.V. + WADI Engineering Design
入围方案 03
设计:都市实践 + 中国城市建设研究院
以下是都市实践+中国城市建设研究院团队入围方案介绍
红树林博物馆场地位于深圳侨城东地铁车辆段上盖,南面隔滨河大道是国家级红树林自然保护区,超大尺度的基础设施,远离城市活力中心,形成一座“城市孤岛”。设计任务利用基础设施上盖蕴含的空间潜力,依托红树林湿地公园,在地铁上盖建造红树林湿地博物馆及生态公园,结合东面自来水厂上盖未来的体育公园,以点及面激活周边街区。
红树林路东侧山丘是片区发展过程中难得的自然地貌遗存,现状树木高大繁茂,有大量鸟类栖息。原设计任务书要求将山丘铲去建成地下车库,再重新覆土建成上盖公园。我们通过在现场对场地仔细研究,大胆地突破任务书的规划方案,保留东侧山丘原真的自然生态,利用场地东南角集约垂直布置交通及博物馆附属功能。公众进入博物馆首先到达南侧最高瞭望层,红树林自然风貌一览无余。游客从全馆最高点的瞭望空间开始逐级而下,沉浸于一系列展馆的时空体验,视点不断降低,直至与户外地面齐平,在此与自然对望,建筑空间最终融入景观。
预留场地,返还自然
最大化生态廊道,通畅连接两侧生态湿地。
集中体量,垂直叠加
由于我们自我设限、紧压开发用地范围,功能需要集约并垂直叠加,如何在紧张的用地条件下创造一个全新的垂直文化建筑,在保证各功能空间灵活运营的同时构建多层立体、活力四射的城市公共空间,成为我们最大的挑战:将主展览空间以外的附属空间放置于板盖标高以下的空间,与滨海大道和车辆段本身大尺度的基础设施形成对话。进而设计一个盘旋上升的立体交通网络来形成自成体系的交通服务枢纽。步行游客从北侧生态通廊进入门厅,驾车游客在立体停车盘旋而上通过立体交通进入博物馆服务层。
视角变换,由高及低
逐级而下的展厅提供不同体验,模拟由鸟到昆虫的视觉感受。随着参观者视点的不断降低,最终切换到视线与外面的土地和水面齐平之时,可在此与自然对望、反思与冥想。
建筑景观,穿插交融
在集约设置附属空间后,上盖成为往来行人自由汇聚的市民空间,人们可以漫游而上进入这座都市中漂浮的立体文化聚落与生态大观园。作为城市连接体的立体步道系统在场地内与博物馆空间交织,人们时而游走于自然景观中时而穿梭于建筑围合的庭院之中。
博物馆屋顶层层叠落,轻轻俯于抬起的地平线之上。北眺远山,南望红树林和深圳湾,其连绵起伏、水平伸展,仿佛追忆起深圳大开发前的丘陵地貌。
丰富生境,沉浸体验
融合多圈层的受众群体,构建超感官的体验式户外场景。平衡发展与自然是对孕育我们的这方水土的敬畏与尊重,红树林博物馆将作为激活片区的新引擎,更应成为实现人与动植物和谐共生,创造一个连接人与自然、当下与未来的城市新生活的示范基地。
都市实践团队
建筑设计:URBANUS都市实践 + 中国城市建设研究院有限公司
地址:深圳,中国
设计年份:2020
用地面积:54,095㎡
建筑面积:45,138㎡
主办方:广东内伶仃福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
主持建筑师:孟岩
项目建筑师:饶恩辰
项目经理:许小东
项目组:翁华 孙鹏程 黄佳鸿 袁智威 苑瑞哲 倪若宁 王沁雪 廖国通(建筑)| 张雪娟 马曦滢(景观)| 姚晓微(技术总监)| 赵望月 林思瑶 万驭晴(实习生)
合作:
结构顾问:XU CONSULTING ENGINEERING P.C.
机电顾问:深圳市同济人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绿建顾问:深圳国研建筑科技有限公司
{{item.text_orig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