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项目:凯旋路项目西南实业大厦
建设地点:重庆市渝中区
建筑面积:509.8㎡
业主方:重庆融创凯旋置业有限公司
建筑设计:中衡卓创国际工程设计有限公司
主持设计:刘辉
设计团队:NOA规划设计工作室
在中国的历史长河中,一些历史建筑作为特定时代背景下的产物,历经若干年的动态发展演变,承载了历史的印记和城市的发展。由中衡卓创改造设计的西南实业大厦项目,坚持原真性、完整性和永续性的原则进行保护与利用工作,探索历史文化遗留与城市更新发展的平衡关系,对历史建筑,对人类自己的历史,对历史文化这种不可再生资源,进行真正意义上的保护,为可持续性城市革新项目树立标杆。
01
历史的消逝——抗战时期的建筑记忆
重庆,一座因抗日战争而改变了自己历史命运的城市。在抗战时期,位于重庆的西南实业大厦在海内外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不容小觑。大厦建成后,成为西南实业协会的办公场所、“星五聚餐会”的固定活动场所,以及接待海内外知名团体和社会各界集会的重要场所。
1945年6月24日,文艺界由郭沫若、叶圣陶、老舍发起,在西南实业大厦举行茅盾五十寿辰庆祝和创作生活二十五年纪念茶会;1945年10月19日,周恩来曾在聚餐会上演讲《当前经济大势》;1945年12月16日,中国民主建国会在西南实业大厦正式成立。
载有周恩来演讲的西南实业通讯
02
历史的追寻——旧岁月的空间对话
西南实业大厦(暨中国民主建国会成立旧址),于1945年初建成,由西南实业协会发起建立。该大厦位于重庆白象街十五号附一号,地处望龙门江干,位置适中,交通便利。
白象街是重庆晚清、民国时期最繁华的金融老街之一,片区内遗存有较多文物, 市级文物保护单位有重庆海关总署旧址、江全泰号,文物点有白象街151号、海关报关行旧址、海关办公楼旧址。项目用地位于重庆市渝中区,渝中半岛东南部白象街街区,长江西北岸,距解放碑核心商圈直线距离不足1km。
由于现白象街31号原址的“西南实业大厦”早已不复存在,据民建中央原副主席冯克煦、民建重庆分会成立大会参与者程铭勋和胡祟伦、白象街31号老住户张裕刚和鲍小翔及白象街老居民的访谈,根据回忆叙述,原“西南实业大厦”的外型呈显三大特点:一是依山而建,二是风火楼一楼一底带顶的房屋结构,三是民国时期折衷主义的建筑风格。
西南实业大厦由于历史原因已经被完全破坏,原貌恢复缺损大量的参照资料,就建筑的历史性来说已经形成了历史断层,建筑的原有形态、形制、功能已经很难考证。如何遵循“原址、原貌、原面积、原功能”的“四有”原则是重建工作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03
历史的解读——建筑的活化与改造
西南实业大厦建筑的活化利用,首先将老建筑的构建保护下来,但也不能仅仅从使用角度来活化,还要考虑其文化的、美学的、情感的、历史的价值。
就目前白象街附近房屋利用来看,餐饮、商场、住区林立,形态复杂。作为具有历史意义的特有建筑,与这些业态方式并不贴合。它的教育及纪念意义远远大于市场意义。
因此,将西南实业大厦的功能定位为中国民主建国会旧址陈列馆,用以展示的民族工商实业界人士探索救国强国之路的历程。
通过真实反映1945年民建成立前后的重大历史事件,客观再现民建爱国奋斗的光荣历史,帮助人们加深对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度的产生发展过程的理解和认识。
西南实业大厦为二层半楼形态,建筑面积540平方米,系民国时期折中主义手法中西合璧建筑。展厅在一、二楼,面积320平方米,三楼为办公区域。
在满足建筑使用功能和立面造型的基础上,结合设计的特征,采用框架结构型式,以满足各功能房间平整。隔墙均采用加气砼砌块,体积密度级别为B07。
保证结构的整体抗风和抗震性能,使整个结构具有必要的承载力、刚度和延性,尽量做到受力合理,安全可靠,技术先进,经济合理。
在外立面设计中坚持实用、经济、美观的原则,在尽量保证建筑历史原貌的前提下,积极采用新材料、新设备等。
材料的选择上,例如在西南实业大厦的外墙装饰材料的选择上,因原建筑采用青砖作为承重及立面装饰材料。相对于新型材料而言,青砖存在自重大、易风化、易损坏、不易更换的弱点,经慎重研究采用青砖贴片装饰于外墙,这样既保证了原有建筑的特点,在建筑的使用过程中又易于维护。
左楼顶镶嵌卢作孚手书“西南实业大厦”金色大字光彩夺目,本项目不仅在文脉与开埠文化建筑一脉相承, 而且更重要的体现在对传统建筑的发展和变化上,既很好的保持了传统建筑的精髓与文化,又有效的融合了现代元素与现代设计因素。
04
历史的延续——设计的初心和将来
城市是不断变化发展的,促进城市进步不是意味着冻结其所在。城市个性是在对历史不断诠释的基础上建立的,这包括城市和建筑的不断更新和适应,还包括保护。为此在重建或者修复过程中要对历史建筑其文化意义和发展历程有深刻的了解,以科学的创新设计理念,将历史与建筑完美融合。
四分钟带你领略西南实业大厦实景风采
{{item.text_orig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