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xplore
校园空间
/ Campus Space
教育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石,而校园环境则是教育的基础。随着人们对于教育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校园环境的设计和创新也变得愈发重要。目前,全球正在经历一场前所未有的教育扩张与变革,人们畅想未来学校将打破学校与社会间的壁垒,扩展学校的边界吸纳更多元化的社会参与者,建立更包容的教育生态系统,让学习自然而然地发生。而中国面对持续增长的就学需求,及由“升学教育”到“素质教育”的改革,
新时代校园也正走向转折点,如何让校园成为真正承载知识与生活的“模具”,是当下的挑战也是机遇。
-
△
基准方中设计案例-成都·实验外国语学校五龙山校区
随着时代的发展,未来教育模式的不断演化,中小学校园规划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
《
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
,新高考模式3+2+3
;最近五部门推出服务国家重大战略,推进
“虚拟仿真实验教学2
.0”
,支持建设一批虚拟仿真实验实训重点项目,加快培养紧缺人才,在中小学校、高等教育、职业学校建设一批虚拟现实课堂、虚拟仿真实训基地。紧跟国家战略部署规划,
教育改革政策也纷纷出台。
△
基准方中设计案例
-成都·交子公园金融商务区H07.H09地块公共配套项
“
未来,
中小学校园空间的需要将越来越多样化,对此我们认为有以下几点需要重点关注:
·以运营维度构建校园空间;
大部分学校管理运营与项目实施脱节,后期运行改造大、浪费大,需要设计方前期充分研究任务书,了解需求,提出可行方案。
△基准方中设计案例-成都·万华麓山实验外国语初中部
·强调中小学文化属性;
随着城镇化持续进行,中小学建筑在未来社区中越来越重要,在规划中提炼校园建筑的文化属性,使之成为社区文化标杆;中小学的多功能报告厅(剧场、音乐厅)、多功能体育馆、运动空间、图书馆、艺术展厅、食堂餐厅等等均是目前社区所缺乏的文化活动空间,提升这些空间的设计品质,有利于提升整个社区品质。
·提炼中小学建筑的公建的公共属性;
校园闲置实现对社区开放(包括多功能体育馆、运动场、报告厅、教室培训、图书馆等),校园的一些公共空间可以弥补社区公共属性的短板,在交通流线和配套上适当考虑多功能性,错峰使用的可能性,就会为社区提供更丰富的公共空间。
△基准方中设计案例-
扬州·东花园小学
·关注校园空间的营造;
随着双减政策的执行,孩子在学校停留时间会更长,学习空间或学习环境将是未来学校研究领域的一个重点,适应教学模式的变化,需求变化(比如艺体类空间需求等),留出弹性灵活教学交流空间,适应未来教学模式。
△
基准方中设计案例-长安金茂府小学
·设计有趣的学校;
不同年龄段对空间需求有差异,而其共同的需求是在有趣味的空间中学习和交往;同时提供不同年龄差异化空间,比如小学1-2年级对玩耍嬉戏空间需求,高年级楼层课间休息交流空间等等。漫游校园,让孩子有不同的线路到达校园空间,使学生在探索性和无拘无束的学校中成长得更好。借助景观大台阶,空中平台,竖向交通空间等串联起不同高度的活动空间,使整个校园成为一个三维立体的“游园”。
·校园内外流线规划(学生、老师、家长接送、家长会、参观、后勤、公共空间社区开放等);
城市核心区域学校尤其在上下学接送高峰时段对城市交通干扰很大,规划上要做好流线组织以及接送系统,使不同到校离校方式的交通流线顺畅有序,同时避免后勤送货和污物垃圾的转运对教学造成干扰。尤其应关注日常接送对城市的干扰,条件允许可以考虑利用街头绿地或者社会停车场,设置安全接送系统,解决日常接送干扰和体验,家长们可以在下沉台阶上安全等候自己的孩子,并可通过下沉庭院内的窗口早早望见孩子们的队伍,接到孩子后可平层到达车库驾车离开。接送不再受到顶风冒雨,也不再对学校周边的道路带来朝夕拥堵。这一小小改进,将社会性引入了校园,将校园融入了城市。校园入口空间有条件可以设置家长等候空间,也是家校沟通平台,也是学校对外展示窗口等。
△基准方中设计案例
-深圳·沙井街道壆岗岗厦片区九年一贯制学校
·前期充分了解学校使用需求;
设计方案满足教学单元(如普通教室、各类实验室等)标准化、其他教学空间(如图书馆、礼堂、风雨操场等)配置满足多功能化、配套空间(如办公室、会议室、食堂、宿舍等)空间及设施设备清单化、户外空间多样化;留出校园文化发展空间,保证设计质量和施工质量,满足师生实际使用要求。同时,根据不同学校办学特色,设置符合该校的特色空间,比如艺术,体育,科技,人文等。随着国家战略发展,人才需求,新型教学空间也需要深入研究,比如STEAM教学空间,虚拟实验室等。
△基准方中设计案例-深圳·石岩街道上屋初级中学
·提高校园空间利用率;
当前大中型城市校园土地使用面积往往比较紧张,在充分研究规范基础上,满足安全使用前提下,提高土地利用率,研究高容积率校园空间,在有限土地面积前提下,留出更多空间给校园活动空间。地下空间、屋顶空间的利用等等,如下沉活动层结合食堂、多功能厅、风雨操场等公共设施,形成一个相对独立的公共地面;底层设置了大面积的架空,将首层作为景观的过渡面,也将一层全面开放给学生进行活动和文化展示。可以消除学生的紧张情绪,激活空间气氛,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适应多种教学模式的教学空间,高密度的建筑体量及复合的教学功能被高效有机地整合在一起。即使在高密度下也应将“阳光,绿地和空间”融入校园,可通过采用架空、穿插、重叠、错落和屋顶花园等手法,使建筑本身成为学校各种功能和区域之间的纽带。
·建筑技艺与现代课堂相结合;
将建筑的前沿技术例如绿色低碳、太阳能、海绵城市等建筑理念引入到课堂中,联合各专业为学校定制系列课程,让孩子们以最直观的方式了解学校的建造过程中所采用的建筑技艺,从而加强学生与外部世界的联系和认知,切身感受建筑科技的魅力,为学子创造健康多元的的成长环境。
△基准方中设计案例-西安·西北大学附属小学
·后疫情时代校园健康空间需求
;
创建校园健康空间,不仅是提供满足于健康教育所需的知识性场所,同时它也赋予了营造和谐人际环境、尊重个体差异和价值取向、完善自我等更深层次的教育情境内涵。同时,校园空间与公园城市的融合以及绿色建筑、智慧校园概念等,也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摸索并提高。
·全面设计师人才;
校园建筑设计往往是全过程设计,目前业主建设单位对懂教育的全面建筑设计师需求迫切,因此也要求我们在全过程建筑设计师能力的全面提升,包括不限于选址、策划、估算、多方案比较、设施设备集成、校园文化、施工、交付等。
△
基准方中设计案例-
西安·雁塔区第一小学、第一中学
随着教育模式的多元化发展,教育建筑的作用不仅限于教学,更是文化与育人理念的表达。基准方中在文教建筑设计领域深耕多年,积极进行文教建筑设计探索实践,并成立了基准方中文教事业部,整合文教建筑多年设计经验和精锐创作力量。近年来,公司先后完成了多个高校、中小学校、幼儿园等项目设计,经过不断实践与总结研究,积累了丰富的设计经验,具备了较高的文教建筑设计水平。
基准方中遵循“空间即教育” 的设计理念,研究并探索教育建筑的多元化与独特性,创新校园空间与教学模式的合理关系,为当代校园建筑的创新升级助力。
—— 关于作者 ——
杨 俊
YANG JUN
JZFZ文教事业部
执行总经理、
总建筑师
相关阅读
More
{{item.text_orig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