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8 年,一位名叫和泉正敏的年轻石匠参观了建筑师丹下健三的香川县厅舍大楼,包括其南部的花园,该花园由阿知花岗岩元素构成。阿知几乎与附近的小村——牟礼町同义,和泉正敏正来自此地,他一定一眼就能认出这种石头。丹下健三将未经改造的花岗岩与钢筋混凝土巧妙结合,其现代的设计方式给年轻的和泉正敏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后来,和泉正敏将丹下健三的花园作为其灵感来源之一,在 1964 年协助创立了石工坊,专门建造石墙和岩石花园,并扩大了当地雕刻的可能性,使其不再局限于传统的石灯笼、墓碑和建筑装饰等产品。
大约在 1965 年,野口勇开始深思自己对采用新材料和工作方法的偏好,或是对旧有材料和工作方法的重新探索——这一思考过程在他 1968 年的自传中也有所描述。当时,野口勇频繁往返于纽约皇后区的住所与意大利、日本等地的临时工作室,与各地的合作伙伴共同工作。在反思自己重新使用木材和石材等材料时,他深入探讨了人类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对物质世界和心理学的新认识或许能为知识库注入新的活力,但人类眼中的可见世界并不仅仅局限于科学真理。它既是情感的载体,也是知识的源泉;树木蓬勃生长,花朵娇艳欲滴,群山静谧安详——一切都充满了意义。雕塑的承诺在于将这些内在的存在转化为形式,这些形式本身便具有重要性和意义,能够被人们所识别和感知。”当时已经六十一岁的野口勇似乎正开始一场探索。回顾过往,他对富有情感共鸣、不言自明的形式,尤其是“内在存在”的强调,似乎预示着他与和泉正敏的合作即将采取的创作形式。在接下来的二十年里,和泉正敏成为了野口勇与石头对话的主要翻译者,同时也是野口勇自 1969 年起在牟礼工作生活的助手。和泉正敏慷慨地将自己对石头的知识和资源与野口勇分享,后来负责监督野口勇在日本日益复杂的石雕作品的制作,管理大型委托作品以及野口勇为自己制作的“私人作品”。但和泉正敏对石头的理解远不止于玄武岩和花岗岩等技术细节——它延伸到了野口勇所谓的“自日本历史黎明时期起便传承下来的岩石仪式”的泛灵论和哲学基础。
和泉正敏与野口勇,摄于日本四国地区的牟礼 / 1987 年 / 摄影: Jun Miki ©野口勇博物馆档案。野口勇的第二本书《野口勇花园博物馆目录》(1987 年出版)展示了他“研究”的成果,其中许多成果他都归功于和泉正敏。
随着野口勇博物馆于 1985 年在纽约的开放,各种条件都具备了,野口勇得以在一个改造过的仓库空间内展示他的新雕塑。
和泉正敏的参与为目录的前几部分注入了活力,正如他为博物馆本身所做的那样。
作为博物馆入口的“室内/室外”画廊是考虑到牟礼的人形花岗岩和玄武岩而设计的,通往花园及其精心布置的雕塑群的过渡,捕捉到了野口勇和和泉正敏在牟礼创造的环境氛围。
野口勇牟礼的工作室 ©日本野口勇花园博物馆。和泉正敏于 1938 年出生于牟礼,他的家族世代都是石匠和泥瓦匠。和泉这个姓氏在当地并不罕见,特别是在石雕工人中。有一个故事追溯到位于大阪附近的伊吹之国,几个世纪前,中国和韩国的石匠定居在那里,并向当地人传授技艺。和泉正敏十五岁时就开始做学徒(距离他遇到野口勇大约只有十年),他掌握了花岗岩雕刻的技巧,并熟练运用,而他的哥哥则经营着伊吹屋石材公司。两人初次见面时,和泉正敏还没有听说过野口勇。后来,野口勇告诉和泉正敏,他之所以被吸引,是因为和泉正敏没有上过艺术学校,不会说英语,却热爱石头。这非但不是轻视,这些特点以及他整体上保持的批判性距离感,正是野口勇觉得能推动他们共同开发出新的、相对即兴的工作方法的原因。和泉正敏对石头有着一种当地人多代传承的熟悉感,这显然让野口勇羡慕不已。他的知识和技术能力的结合,将要接受来自野口勇的看似令人困惑的指令的考验。正如和泉正敏所解释的那样:“他想要让沉重的石头看起来轻盈,坚硬的石头看起来柔软,静止的石头看起来像在运动。我从他那里学会了如何对待石头。”
野口勇与和泉正敏在牟礼打磨《黑
野口勇与和泉正敏在牟礼为《黑日
和泉正敏在野口勇工作室的院子里安装雕塑 / 1987 年 ©野口勇博物馆档案
野口勇牟礼的工作室 ©野口勇博物馆档案
野口勇牟礼的工作室 ©野口勇博物馆档案
三十多年来,和泉正敏为这位资深艺术家提供了坚定不移的支持与慷慨的援助。他创建了一个全方位的工作场所,配备了专业的团队,并得到了家人的大力支持。和泉正敏的妻子春美作为当地团队的一员,按照野口勇的严格要求,亲手打磨《黑太阳》的花岗岩表面,耗时数月。和泉一家不仅负责安排餐食,还细心照料野口勇的日常生活,确保他能够全身心地投入到“石圈”的创作中。正如山本忠所言,和泉正敏及其家人对野口勇的支持如同影子般默默无闻,却又无处不在。
到了 20 世纪 70 年代末,和泉正敏组建了一支由当地年轻、缺乏经验的石匠之子组成的团队,作为自己——进而也是野口勇——的学徒。野口勇曾对这群学徒的敬业与奉献赞不绝口:“他们不是走路,而是跑步。他们不仅仅是石匠,还是运动员……”此外,和泉正敏还指派了另一位石雕工匠佐佐木政美直接协助野口勇,而他则继续担任生产监督的角色。和泉正敏对野口勇钟爱的本地石材了如指掌,他经常为他未来的项目搜寻石材,有时甚至是背着野口勇进行的,这种机智之举经常能改变项目的走向。
野口勇与和泉正敏研究模型 / 约 1970 年 / 摄影: Jun Miki ©野口勇博物馆档案。有一次,和泉正敏在小豆岛的山上发现了一块重达三十吨的花岗岩巨石,他认为这块石头能实现野口勇为《桃太郎》这一作品的初步构想。这部作品是为纽约州新温莎的斯托姆金艺术中心创作的。于是,他带着野口勇一同前往,将这块巨石劈成可用的形状,使其便于运输。劈开石头后,和泉正敏又从同一座山上收集了更多的花岗岩碎片。后来,野口勇从这些碎片中挑选了一些,将它们融入他在牟礼的模拟安装作品中,从而将其范围从最初石膏模型中的简单三件式组合扩展开来。
《天堂(Tengoku)》/ 东京草月流花道学校 / 1977-1978年
和泉正敏不仅资助了这些“寻石”之旅,并将相关费用纳入家族企业的成本中,还在必要时为野口勇的大型项目购买专业工具。
例如,为了制作《天堂》(1977-1978)这一作品,他购买了大规模锯子。
这部作品是野口勇为东京的索格特苏中心设计的室内空间,其特色在于使用了大量的小豆岛花岗岩板。
在整个过程中,和泉正敏不仅承担了经济上的支持,还提供了专业上的协助,确保了项目的顺利进行。
和泉正敏为野口勇采购的玄武岩石材 /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末 ©日本野口勇花园博物馆 很难用言语来形容泉正敏的坚定存在为野口勇自《黑
和泉正敏及其团队在纽约州新温莎的斯托姆金艺术中心安装野口勇的《桃太郎》雕塑 / 1978 年 ©野口勇博物馆 档案
和泉正敏及其团队在纽约州新温莎的斯托姆金艺术中心安装野口勇的《桃太郎》雕塑 / 1978 年 ©野口勇博物馆档案。
和泉正敏的印记深刻烙印在野口勇 20 世纪 70 年代和 80 年代的作品中,包括: - 《时光之景》(1975),这是由五块阿吉花岗岩组成的作品,专为西雅图市政府早期的总务管理局委托项目设计。 - 《季节之通道》石雕作品,这是他为克利夫兰艺术博物馆创作的(1980-1981)。 - 在洛杉矶的野口勇日本美国文化与社区中心广场上,有一对名为《致第一代移民》的玄武岩作品巍然矗立(1980-1983)。 - 《星座》(为路易斯·康所作),这是位于沃思堡金贝尔艺术博物馆的四块玄武岩作品(1982)。 - 《利马豆之魂》(1980-1982),这座由曼纳里花岗岩巨石堆成的高塔,位于野口勇创作的《加利福尼亚风情》(1980)园林中,该园林位于科斯塔梅萨,展现了加利福尼亚的微生态景观。
和泉正敏在砌体方面的专长,使该作品实现了看似松散堆砌、实则浑然一体的视觉效果,既像自然形成又像人工构造。
位于东京日本最高法院大楼私人通道内的六个黑色花岗岩水井(1974)、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亚洲艺术画廊的玄武岩作品《水石》(1986)以及《井》(石灯笼变体)(1982)——这是野口勇为自己博物馆花园创作的中心作品,都充分展示了钻孔机所带来的无限可能。野口勇经常使用钻孔机来展现石材内部的独特区域。
和泉正敏与野口勇在西雅图与《时间的风景》合影 / 约 1975 年 ©野口勇博物馆档案
在野口勇于 1988 年离世后,和泉正敏承担起了守护这位雕塑家在日本遗产的重任,这正如野口勇生前所愿。
他担任了日本野口勇基金会的会长,并亲自监督了工作室转型为野口勇日本花园博物馆的过程,该博物馆于 1999 年正式开放。此外,他还协助监督和完成了野口勇去世时尚未完工的项目,如《黑色滑梯咒语》(1988-1989)。这部作品是对 1986 年在威尼斯双年展上亮相的白色意大利大理石作品《滑梯咒语》的黑色版本的创新,现在被安置在迈阿密的海滨公园。
第二件作品则是根据野口勇的石膏比例模型,由和泉正敏用深色花岗岩精心雕刻而成,最终落户于日本札幌市中心的大通公园。野口勇对这两个版本的《滑梯咒语》的构思,巧妙地呼应了他在耶鲁大学贝内克图书馆下沉花园创作的白色丹比大理石太阳元素与西雅图《黑太阳》之间的跨大陆对话。
另一项杰出的作品是为距离牟礼不远的高松机场创作的《时间与空间》(1988-1991)。这部作品由两个独特的形体组成:一个风格化的偏心金字塔和一个鼓形的土堆。在这个石砌组合中,每块石头都保留了其原始的自然形态和特色。
《时间与空间》模型 / 高松机场纪念馆 / 1988-1991 年 ©野口勇博物馆档案。
《时间与空间》 / 高松机场纪念馆 / 1988-1991 年 ©野口勇博物馆档案
在和泉正敏生命的最后几十年里,他逐渐在日本和美国崭露头角,成为一位艺术家,创作了大量的景观雕塑和石墙作品。
野口勇的哥哥米奇奥见证了野口勇与和泉正敏长期合作的大部分时光,他注意到,和泉正敏最初是为了自己的环境而改造石头,创造出水池和平台。
米奇奥认为,和泉正敏“可能并不把这些作品视为传统意义上的雕塑或艺术品,他最关注的是它们应该具有美感和平衡感”。
这些石材实验已经走进了美国和私人收藏中,包括旧金山亚洲艺术博物馆、芝加哥艺术学院以及拉斯维加斯贝拉焦酒店。
和泉正敏的作品还在纽约长岛的东哈姆普顿的朗豪斯储备中心(2008 年)等地展出。
和泉正敏与工人们在牟礼的野口勇工作室为上花园建造石挡土墙 / 约 1980-1983 年 ©野口勇博物馆档案
和泉正敏与工人们在牟礼的野口勇工作室为上花园的平台铺设石头,约 1980-1983 年©野口勇博物馆档案
和泉正敏在秘鲁检查印加石工 / 1983 年 / 摄影:野口勇 ©野口勇博物馆档案
2016 年 10 月,我有幸与资深策展人达金·哈特一同探访了位于日本牟礼的野口勇工作室。那里的环境仿佛展现了野口勇精心打造的私人世界的一角,每一处细节都彰显出他的独特品味,并由专人细心维护。在和泉正敏的建议下,工作室内的陈设都保持着野口勇生前的原貌,让人仿佛能感受到他的存在。
日本野口勇花园博物馆 / 摄影: Dakin Hart ©INFGM/ARS
日本野口勇花园博物馆 / 摄影: Matthew Kirsch ©INFGM/ARS
日本野口勇花园博物馆。摄影: Dakin Hart ©INFGM/ARS
日本野口勇花园博物馆。摄影: Dakin Hart ©INFGM/ARS
日本野口勇花园博物馆。摄影: Dakin Hart ©INFGM/ARS。
日本野口勇花园博物馆 / 摄影: Matthew Kirsch ©INFGM/ARS
日本野口勇花园博物馆。摄影: Dakin Hart ©INFGM/ARS
日本野口勇花园博物馆。摄影: Dakin Hart ©INFGM/ARS
那天下午,和泉正敏和他的女儿米子正子驾车带我们前往位于五峰山山坡上的偏远石场。从石圈望去,五峰山巍峨耸立,景色壮丽。
随后,和泉正敏带领我们系统地参观了遍布牟礼的家族石场。我了解到,这已成为和泉正敏个人导览的固定环节。他希望通过让我们了解牟礼丰富的物质资源,来更深入地认识野口勇。
我想象着,在早年时光,和泉正敏也曾带领野口勇在这些广阔的石场中漫步,探寻那些蕴藏着地质时代奥秘的标本。这些宝库对野口勇而言,是他创作的源泉,是他可以随时前来挑选灵感的乐园。
和泉正敏牟礼的工作室 ©野口勇博物馆档案
我们的旅程在一片看似普通的车库式建筑前落下帷幕,这建筑旁堆满了各式石盆、碎片和半成品,清晨前往野口勇工作室的途中我们曾匆匆一瞥。若不是周围簇拥着众多满载着各式石雕作品的场地,我们或许早已注意到路边几米开外的一对近乎真人大小的男女玩偶,它们是和泉正敏以花岗岩精心复制的野口勇的著名作品《木彫人形》(1951 年)。和泉正敏牟礼的工作室 ©野口勇博物馆档案。正是在这个工作室的院落中,和泉正敏于 1969 年完成了享誉世界的《黑太阳》,并在此举行了隆重的庆祝仪式,随后这件作品被送往西雅图。
随后,和泉正敏引领我们进入屋内。那里有一间温馨的小屋,四周是精心设计的木质架子和长凳,中央则是一块平坦的抛光花岗岩板,上面摆放着精致的小石头。整个空间被一盏柔和的 Akari 球形灯温柔地照亮。和泉正敏向我们讲述,这里是他与野口勇休憩交谈的场所,也是野口勇首次造访牟礼时两人开始建立深厚情谊的地方。回到起点,我们的旅程在此画上了一个完美的句点。
和泉正敏在工作室中 / 2016 年 / 摄影: Matthew Kirsch
{{item.text_orig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