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自然共成长的建筑
酒店位于深圳龙岗区正中高尔夫球场,场地拥有2200亩的湖光山色。起伏延绵的山丘环绕湖面,地上植被丰富。设计充分利用地形,遵循原本的山形水势,对可保留的树木均保护利用,将建筑以环境第一的姿态植入到自然中,使其与自然交融,保留原有自然环境的状态。设计通过内外空间的联系和过渡,在首层设置多处大面积的平台与室外绿化相连接,退层的平台设置屋顶绿化,弱化了人工的痕迹,让建筑好似从自然泥土中生长出来。
空间的策略
建筑中“纵、横”空间变换、交错,向自然面伸展,受到地界限制后,通过两个自然转折,将纵向空间串联在横轴上,同时缩短了300m长的单调冗长的横向动线轴。在横轴交通空间上移动和延伸过程中,纵向轴不同内容的公共空间有节奏呈现的同时,把自然直接引入廊道,并向外部自然全部开敞,借鉴传统东方园林的廊道表达意象,自然在忽隐忽现中变得有趣、悠然。
建筑、室内、环境三位一体的设计,使建筑空间的“洗炼”、最简化成为可能。如客房通过大空间转化角度成为4.5m 开间的空间,利用墙柱合一的构造体,让空间更完整,由于转角带来的唯一三角形空间,也正好是各设备管井的最佳选择。室内空间沿用自然第一的创作原则,大量采用朴实、自然的肌理涂料,通过不同工艺产生更多肌理,通过灯光或自然光营造出不同质感的空间氛围。客房中, 不规则的阳台上放置浴缸、休闲椅,顶上吊扇轻转,泥土色的墙,原木地面让人放松,在惬意中感受大自然。
“土、木”
中国人的自然观是让身心融在大自然中。建筑也不例外,它们源于自然,通过运用当代技术的提升,又恰如其分地回归到自然中,自然而然、浑然天成。在隐秀山居酒店设计中,入口雨篷高15m、跨度27m,采用“木”构桁架形式,具有传统工艺味道,又不失时代气息。“土、木”是中国人取自自然的财富,“木”结构的应用,体现了更多的低碳概念—自然界的杉木林在其生命期内有序采伐被使用,使其可持续循环发展;木材在生产、运输、建造到解体的全建筑生命期内均比其他建材更为低碳,就是在“木”构建筑的使用期内,还在持续吸附着CO2。 “木”构建筑的防腐、防火、防裂等不利因素,通过现代技术工艺措施可大大改善,特别是构造方式,通过钢结节点混合植入使其强度大大提高,实现了建造大跨度空间的飞跃。
酒店外墙的80%均采用了“涂料”,这个一向被视为“低廉”的材料。施工中通过粘稠度和厚度的调整,涂料上用金属梳整出近似天然的横向肌理,取得了手工艺的设计质感;色彩选用与大地泥土同色系的基调,给人好似建筑从自然中生长出来的感觉,暗合循环、相生、互换与长久的自然观,让“土、木”回归。这也与当代的低碳生态观念不谋而合,一脉相承。
{{item.text_orig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