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晚唐开始,美学发展呈现三教合流的态势。
三教合流,又有“三教合一”的说法。“三教”即指儒教、佛教、道教。
“三教合流”大意指宋明以降,儒教、佛教、道教三家思想相互影响,融会贯通。三教合流,中国古代哲学思想发展达到了一个新的阶段。
儒、佛、道三教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三教合流的可能在于其有着相通之处。三教内在理 论基础的共通点在于目的相通、方法趋同、践行一致,三教外在格局架构的融合性在于功能的互补性、理论的包 容性、旨趣的同源性。
由于三教主观上理论目的和实践方法是相通的,客观上是功能互补的,开放包容、兼收并 蓄,从而使三教合流成为可能。
禅宗的“千百法门,同归方寸。河砂妙德,总在心源”,强调“意境”的创造,极大地增强了主观心灵的能动性,强调个体的“心”对外物的决定作用,与老庄的“心斋”、“坐忘”,宗炳的“澄味观象”说相通。
包含着比儒道两家都更为深刻的对审美特征的理解,也包含着同审美艺术创造极其类似的心理特征的深刻理解。
人们开始从自身的愿望、情感、理想相契合的自由的境界中找美的足迹。园林展示着人生感悟的“形迹”。
{{item.text_orig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