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本文以北京市门头沟清水镇
为例,针对处于
生态敏感区的乡村地区
,在
严守生态保护要求的前提下
,基于用地建设适应性综合评价,见缝插针地植入以“体育”为核心的特色产业项目,
构建丰富的体育旅游
产品体系,重构村庄产业链,盘
活集体用地,提高土地效能,完善村庄基础设施,提升绿色人居环境质量,建设高标准的国家运动休闲小镇,
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探索
生态敏感区内的村庄保护和发展平衡的绿色振兴路径。
关键词
:生态敏感区,乡村振兴,绿色发展,体育旅游,产业转型
01项目概况
清水镇是第一批国家级运动休闲特色小镇试点项目,
位于门头沟区最西部深山区,山地旅游资源丰富,坐拥北京第一高峰灵山、百花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全镇森林覆盖率达94%,负氧离子为5级,具有优越的生态资源禀赋。依托境内多个成熟
景区,旅游
品牌优势明显,客源
市场
稳定,
旅游业
已初具规模,乡村旅游发展热情高。
同时清水镇参与举办多届北京国际山地徒步
大会,吸引万余名国内外徒步爱好者参赛,体育旅游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
本次规划为镇域总面积约339平方公里。下辖32个行政村,6500余户,1.1余万人。村庄均位于生态敏感区,沿沟域发展形成典型的沟域经济(图1、图2),村庄既具有乡村基础生产、生活功能,也承载旅游服务功能,是重要的旅游资源和配套服务载体。
02核心问题
规划区内自然保护区、生态红线、林地分级保护边界交错重叠,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态红线、一级保护林地等多重因素的限制,区域生态系统脆弱,目前村庄粗放的发展模式容易对生态环境造成破坏,村庄在生态环境、产业发展、基础设施、乡村风貌、土地利用等方面存在诸多的问题(图3)。
问题总结:
(1)
生态敏感度高,
空间管控严格
。
(2)乡村旅游发展方式比较粗放,产品单一,同质化严重,竞争力不足。
(3)景、镇、村孤立发展,基础设施和配套服务设施不完善。
(4)村庄风貌杂乱无序,缺乏特色,缺乏统筹规划。
(5)在用地减量的背景下,可利用的建设用地少、小、散、杂。
图三 现状照片
03
“体育+”实现乡村振兴的策略
规划
紧抓小镇建设重大发展机遇,
利用自身山地资源特质,
在
严守生态红线的前提下,
以“体育+”为
发展
理念
,通过
“
大
分
散、小
聚集”的空
间布局方式
,
植入体育产品、设施与赛事活动,
联动现有景区和乡村旅游资源,
充分激活集体用地价值,以旅促体联动发展,实现运动休闲产业整体高质量发展(图4、图5),探索“体育+”助力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的新模式。
3.1 严守生态红线,突出底线思维,科学划定生态格局。
针对生态敏感区特性,规划通过叠加限制性条件,进行用地
建设适宜性综合评价,
划定生态安全格局,提出分级建设管控要求,
确
保区
域
重要生态资源等得
到充分保护,
指导
“低影响、低强度、低密度”的开发建设
。其中,
禁止建设区需严格保护,
禁止建设
;
限制建设
区应加强生态环境保育,可适当进行
步道建设
,开展生态旅游活动;
较
适宜与适应建设用地,结合建设条件进行低密度及低强度的
旅游设施布局
。
3.2“体育+”引领多产业融合发展,促进产业转型升级。
通过运动休闲业态的导入,推动体育与农业、工业、旅游服务业等多产业融合发展,重构乡村产业链条,为村庄植入造血功能。
1.体育+农业:整合农业资源,发展休闲农业,实施乡村旅游“后备箱工程”。
重点发展现代农业和精品农业,挖掘特色农产品价值,打造“体育食品储备”、“运动餐饮”等特色品牌;建设体育运动食品、健康养生食品生产基地,形成绿色农产品牌,如软枣猕猴桃、奇异莓等,做大乡村旅游后备箱工程。
针对李家庄、梁家台上等
农业资源较好的乡村,
重点
打造
花海步道
、
“骑乐无穷”少年部落、
田园
体育场
、
“莓”好生态农庄等体验性、参
与型强的
体
育
休闲项目,带动
有
机
农业、生态农业、山地特色农业、养生农业、智慧农业等
功
能农业发展
。
2.体育+旅游:植入运动休闲项目,发展运动住宿特色主题新业态。
针对小龙门、黄安坨等临近景区村庄,发挥旅游资源优势,通过植入“体育”元素,打造一批山地户外主题、森林运动主题、红色拓展主题等特色体育文化主题民宿,将其建设成为提升吸引力的新亮点(图7、图8)。结合体育自助游,推动自驾车、房车、帐篷营地等建设。为游客提出餐饮、住宿、运动器材租赁等配套服务,丰富乡村体育旅游产品业态,打造升级版的乡村旅游。
3.体育+农产品加工业:强化品牌优势,增加体验功能,延伸产业链。
规划区“京西白蜜”“京一核桃”、“清水豆腐”、“阿芳嫂黄芩茶”、“野毛尖茶”、“野味香野猪肉”等独具地方特色的品牌产品已初具规模,享誉京西。立足区域农产加工品牌,增加体验式的功能,开展手工体验活动,如清水豆腐制作手工工坊、京西白露核桃节、核桃主题博物馆等,衍生出系列活动与商品。
4.体育+工业:盘活村庄工矿用地,使工业遗产焕发二次生机。
随着清水镇煤矿关闭,部分以煤矿开采发展起来的村庄,经济收入直线下降,亟需进行产业结构调整与工业遗产再利用。
以洪水峪村为例,2010年煤矿关闭,遗留了大量的矿坑。
规划通过生态修复,利用矿坑现状
用地,打造矿坑体验园,构建复合型、个性化运动场地,布局矿坑攀岩、矿坑探险等极限运动项目。
利用空心户及现有海棠花海,改造闲置农宅,植入民宿客栈、主题餐厅、海棠花酒酿、海棠花铺工坊等项目,延长产业链,完善体育旅游配套设施。
定期举办浪漫海棠花节、文创展等艺术活动,打造集运动、文创、休闲、住宿、餐饮于一体的极限矿坑体育运动基地。
3.3“体育+”助推全民健身,促进村民就业,实现公共服务均等化。
1.以人为本,对村民进行体育旅游专业技术培训,促进村民就业。
乡村体育旅游相关产业及项目的建设为村民提供大量的就业岗位,如体育旅游服务人员、基础设施建设人员等。组建体育人才培训机构,构建和完善人才培养的体制机制,加强村民的职业培训服务,开展体育旅游业务培训、安全保护措施培训、服务培训、登山向导培训等。通过一系列的体育旅游专业培训,提升村民素质,使村民成为体育旅游服务人员,为游客提供专业的体育旅游服务。
2.推动全民健身,让村民成为“体育公民”,实现公共服务均等化。
加强体育基础设施建设,开展体育旅游项目,促进全民健身活动的广泛展开,培养村民体育运动意识,使农民主动参与健身休闲活动,起到强身健体的作用,助推体育产业的发展水平,提升公共体育服务供给。让全民健身成为一种生活方式,培育“体育公民”。
3.4完善村庄基础设施,改善人居环境。
在基础设施层面,为了切实改善村民的生活,对村庄的基础设施全面升级,提升景观环境质量,开展环境综合整治、绿化美化、污水处理站、污水处理管网等项目建设,从民生出发,提升人居环境质量。
突出“一村一景,一村一貌”的主题,改善乡村风貌,体现乡村风情。
3.5构建运动主题游线,活化体验。
在旅游交通特色游线上,依托现状步道,将村落、古道、景区、文化遗迹、户外运动场所等资源点有机串联。利用“手作步道”的形式,推出“步道志愿者”活动,提出“世上能否有一段你自己铺设的路”的理念,建设最“生态”登山健身步道(图9)。
依托双大路、乡道、县道等道路,串联杜家庄、燕家台、张家庄等特色古村落、特色民俗村,沿途体验红色文化,聆听传统山梆子戏,感受明长城等古代遗迹文化,结合周边乡野田园风光,以“动”为媒,打造一条游走农田、果林、古村、古寺的最“野趣”多彩徒步
游
憩走廊(图10)。
3.6“体育+”引领文化升级,赛事活动带动文化消费,助力乡村文化振兴。
规划通过打造有区域影响力的品牌赛事和活动,营造体育氛围,带动大众客群深度参与,培养以运动专业爱好者为主的黏性客群,引领休闲方式提档升级。加强乡村体育旅游宣传营销,利用多渠道媒体平台转播,加大赛事活动宣传力度,借助名人渠道、媒体渠道、粉丝渠道的口碑效应,打造多层次、专业化的体育活动事件,打响品牌战。打造全年化、专业化、层次化的体育赛事节庆,实现节赛相融、全年无休,全面引爆市场氛围。
以“北京国际山地徒步大会”品牌IP为引领,规划不同类型专业赛事和传统活动,如清水镇山梆子戏、李家庄田园运动会、聚灵峡冰雪嘉年华、灵山-百花山多日定向越野、清水棋类级位赛、洪水峪矿坑露营大会、黄安坨红色拓展季、洪水峪极限矿坑周等,通过“赛事、节庆”两大类活动品牌,营造“四季皆精彩、月月有活动”的体育休闲氛围,实现月月有活动牵引,季季有赛事引爆,形成“四季全时”体育旅游(图11)。
4.小结
本文通过生态敏感区村庄的乡村振兴发展策略研究,在生态保护的前提下,探索“体育+”助力乡村产业振兴、乡村人才振兴、乡村文化振兴、乡村生态振兴、乡村组织振兴的新方式。以体育产业引领乡村产业转型升级,实现多产业融合发展,完善村庄基础设施,提升农村人居环境质量,构建一条生态敏感区村庄的绿色发展路径。助推全民健身事业,使村民形成绿色健康的生活方式。
参考文献:
[1]彭震伟,王云才,高璟.生态敏感地区的村庄发展策略与规划研究[J].城市规划学刊,2013(03):7-14.
[2]房庆方,杨细平,蔡瀛.区域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珠江三角洲经济区城市群规划及其实施[J].城市规划,1997(01):7-10+60.
[3]蔡雪琪. “生态修复”导向下的生态敏感区村庄更新方法研究——以深圳市罗湖区水源保护地大望村更新为例[A]. 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江苏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苏州市人民政府.2018城市发展与规划论文集[C].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江苏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苏州市人民政府:北京邦蒂会务有限公司,2018:9.
[4]邵建国.生态敏感地区村庄多层次规划引导方法探索——以《宜兴市某某村新农村发展规划》为例[J].安徽建筑,2018,24(06):174-175.
编辑:马彩红/毕智博
文案:马彩红/阎晶/任思远/赵力博
责任编辑:潘阳/田禹
总编:吴宜夏
往期精彩内容回顾
北京好工作|中国中建设计集团有限公司—城乡与风景园林规划设计研究院招聘啦!
吴宜夏 | 白色梦想,黄金机遇 ——张家口冰雪旅游发展思考
中建文旅体育旅游板块捷报│体育总局办公厅关于印发《运动休闲特色小镇试点项目建设工作指南》的通知
中建体育旅游全过程服务|立标准、树示范、落项目——引领新时代体育旅游新发展
我院编制的《贵州全国体育旅游示范区总体规划》向全国发布!
中国旅游报:体育旅游高质量发展正当时
如果你喜欢这篇文章
城乡与风景园林规划设计研究院是中国中建设计集团有限公司的成员企业之一,隶属于中国建筑工程总公司(世界财富500强第18位)。具有建筑设计甲级、城市规划编制甲级、文物保护工程勘察设计甲级、风景园林甲级等多项资质,通过“三标”质量管理体系认证。
{{item.text_orig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