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原载于《建筑创作》
2020年03期(总第214期)
摘要:
采用案例研究的方法,对发生在重庆市某住宅小区阳台上的非正规性改造现象进行了研究。提出在城市生活空间愈发标准化、商品化的背景下,阳台这一特殊的建筑要素可作为研究城市非正规性以及日常都市主义等议题的新的切入点。并探讨了面对居民的诗意“抵抗”行为,建筑学该以何种姿态介入其中。
关键词:
非正规性;建筑要素;阳台
项目信息:
项目主创:胡兴、余凯、刘常明
方案团队:李
阳,黄尤佳,肖磊,贵
溥健,王志铮
建筑技术设计合作单位:得森设计
建筑技术设计团队:李哲,
陈昀飞,沈一方
竣工时间:
2019 年 5 月
项目地址:
重庆市南岸区
建筑面积 :
233 ㎡
本设计所获奖项:
第十三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览,环境设计类参展作品
第27届香港室内设计协会(HKIDA)亚太区室内设计大奖,评审之选奖
美国Architecture Masterprize设计奖,2019年度发现奖(New Discovery of the Year)
美国《Interior Design》杂志2019年Best of Year设计奖,小预算组别提名奖
01
- 作为建筑基本要素的阳台 -
近十年来的一些研究成果为我们引入了一种新的方法论范式:组成建筑的某一要素可以被孤立出来作为独立的研究对象
。其中较为通俗的包括:塚本由晴和东京工业大学自2011年起针对窗的系列丛书
[1-3]
,开启了所谓“窗学”的新领域;库哈斯的新作《elements of architecture》则对包括阳台在内的15种建筑要素进行了百科全书式的历史回溯;《世界建筑》杂志也以建筑师访谈等形式,在2016年与2018年分别发表了针对窗
[4]
和护栏
[5]
的研究特辑。在这一视野中,阳台并不是一个十分稳定而明确的概念(相较于门、窗而言),其文化内涵及学科意义随着时代的变迁不断发生流变。在维欧勒·勒·杜克(Viollet-le-Duc)的想象中,突出建筑主体外的阳台起源于军事设施,其既连接还分离的暧昧状态,反映了在保护自己的同时又能接近敌人的需求
[6]
。二战后之后,阳台作为现代主义向工人和中产阶级兜售新鲜空气、阳光与视野的标志性工具,伴随着公共住宅的蔓延,迅速占领了全球的城市立面
[7]
。而在当下的建筑创作中,阳台这一基本要素又不断在私密与公共、内部与外部,消隐与引人注目等诸多范畴之间切换和游走,其作为建筑空间的多义性,以及作为城市展示面的表现性,都是值得关注的话题。
而本文试图将阳台作为城市非正规性研究的切入点。在诸多涉及城市思考的建筑学派中,信奉“城市的生机应该由日常行动者和实践来塑造”的日常都市主义者(everyday urbanism)更关注于那些自下而上的设计,并将其视为对传统规划和设计的抵抗(至少是一种必要的补充)
。然而,伴随全球化生产消费体系将一切建成环境彻底商品化的进程,那些不受政府管理和制约,未经设计者规划与设计的“非正规性空间”日趋减少,它们正大量的被从公共的、外部的空间中清除,挤压回到那些私人的、内部的空间。但在此趋势下,从阳台这一衔接内与外、公与私的建筑要素中,我们依然可以观察到大量“外溢”而出的个体实践:居民在私人空间的改造和使用行为,常常延伸至阳台(非封闭式阳台),继续对城市外部空间施加影响,并散发生机。对此,本文以居民对阳台空间的自发改造与使用为研究对象。将这一特殊的建筑要素视为继街道之后,讨论城市非正规性,以及日常都市主义等议题的又一重要“纪录场”。并在完成观察与研究的基础上,又抛开“陌生人”
[8]
的观察身份,以建筑师的专业身份介入其中。
居民楼外立面
02
- 重庆市某
住宅小区阳台改造状况图谱 -
本文的讨论对象是位于重庆市南岸区的一处临江小区,面向朝天门有极佳的观赏角度。小区的户型有错开布置的局部跃层处理,从外部观看,会出现通高六米的开放式阳台,这激发了居民们旺盛的热情与创造力:有的封闭起阳台,有的添置了旋转楼梯,有的改造成花园... 不同的空间布局、结构形式、材料与色彩争奇斗艳,整个小区似乎重现了柯布西耶的阿尔及尔市OBUS规划,是一个可容纳多样化表达和二次设计的基础结构。
户型平面图(灰色区域为楼下一户的通高空间)
该小区的户型设计,本意是为每一户提供一个两层通高的客厅及阳台,创造普通城市商品房所不具备的空间品质。但在具体使用中,尚未发现有业主按开发商的设想使用此通高空间,大家不约而同的增加了夹层。而该空间仅在阳台处设有玻璃护栏,阳台与房间的交界面并未安装任何门窗,这为自发的改造提供丰富可能性的同时,也暗示了整个小区立面的“失控”的必然性。
“失控”的小区立面
在此背景下,这些几乎不受管控,拥有巨大景观面,通高6米的半室外空间,成为了巨大的纪录场,从中可以观察和记录“无名英雄发明的无数新奇玩意……虽然他们的品味往往在整个系统中遭到蔑视,技术专家们的品味则受到优待吹捧”
[9]
。整个小区(9栋楼,每栋为33层,每层4户)总共为我们提供了1188个观察对象,本文将这些阳台分为四个类型,并分别命名为:“闺阁”、“后院”、“楼梯间”、以及“门脸”,尝试将这些匿名建筑升格为作品。在研究工具方面,由于实景照片可能会暴露居民的隐私(照片中包含了大量卧室的细节和居民的私人生活场景),故本文采用根据照片绘制的一点透视图作为描述具体案例的工具
[10]
,通过这些“后建筑时间图纸”来解释每个案例的有趣之处,询问每一个设计和建造的决定,以得出值得阐释的主题。
类型一:作为“闺阁”的阳台
作为一种传统空间类型的闺阁,历经千百年诗词文章的演绎变成了经典的文化意象,它即是“寂寞深闺,柔肠一寸愁千缕”里抒发思怨的隐喻符号,也是“盈盈楼上女,皎皎当窗牖”中引人遐想的审美对象。在下述的案例中
,当人们从客厅步入公共阳台,抬眼看夹层的卧室就好像传统建筑中的闺阁,那些悬于头顶的小阳台或飘窗,则是闺阁中的美人靠,为卧室提供一个连接外部,可倚可靠的区域。而在此“凭栏”的人不仅是为了远眺,更像是在窥视下方的家庭活动,其沉重的文化内涵也被一种日常性的有趣互视和互动所消解。
底层阳台基本保持原状。
夹层外增加弧形阳台,两端与侧墙齐平,中部向外扩大,采用黑色铁艺栏杆。夹层外立面的开口被缩小为一个常规的双开门大小,由此增加的墙面被空调外挂机占据
底层阳台布置有一套户外桌椅,从陈设来看主要以休闲娱乐为主。
夹层外立面设居中的双开门,在圈梁处挑出小阳台,三面临空,灯笼形铁艺栏杆。夹层的门框与栏杆喷涂粉红色金属漆,点缀有大量装饰。
底层阳台有较多日常性的陈设,摆放了洗衣机及各种清扫工具,设有固定的晒衣架。
夹层外依托圈梁与两侧的剪力墙搭建了梯形飘窗,透过玻璃可以看到窗台上摆放的布艺坐垫及靠枕。
底层阳台布置了多个大型盆栽,部分植物冠高接近4米。
夹层外有出挑的矩形飘窗,由结构柱支撑,加建的结构部分全部喷涂土黄色墙面漆,飘窗采用透明度较低的茶色玻璃。
类型二:作为“后院”的阳台
当今中国的城市住宅中,居民常常会利用阳台来满足自己豢养动植物的愿望,“郊区的切片被中产阶级带回城市...绿色的阳台成为城市郊区化的场所,空中的后院,一个用以投资生态想象的空间。”
[7]
在此背景下,下述案例则采用了更加“建筑”的手段:通过对各种道具的错位使用,在方寸之间打造以假乱真的“郊区化布景”,以获得更好的沉浸式体验。从中我们可以看到私家园林,农家小院,或是海边度假屋的影子,而其中暗含的是在多种文化交融下的、朴素的理想居住空间原型。
整个底层阳台被木质爬藤架所覆盖,工艺精美,是定制的工业化产品。花架、栏杆、及地面上均摆放了植物。爬藤架深处设有竹制吊篮。
夹层外立面基本保持原状。
底层阳台设有同样的木质爬藤架,但架子顶部的坡度更加平缓,且设置了更大面积的爬藤网格。
夹层增设悬挑的小阳台,有较多日常性的陈设:包括洗衣机,固定晒衣架,以及各类杂物。
底层阳台布置了户外桌椅及盆栽。
夹层增设悬挑的小阳台,无家具陈设。
夹层小阳台的楼板外沿安装有手摇式伸缩遮阳棚,长期处于张开状态,可覆盖底层阳台。
整个阳台区域基本保持原状,底层与夹层之间的圈梁处安装有手摇式伸缩遮阳棚。
阳台一角设有饲养大型犬类的木质狗舍。
夹层外无其它加建,外立面为窄框落地窗,无开启扇。
类型三:作为“楼梯间”的阳台
19世纪60年代初,为了应对日益严峻的火灾隐患,纽约市建物部率先要求所有一楼以上且住户超过八家的公寓必须添加紧急出口。但房东们为了不减少可租赁面积,选择了在建筑外部搭建额外的逃生梯
[11]
。而在随后的历史进程中,这样一个迫不得已的消防设施却成为了浓缩美国150年城市发展史的标志性元素,对美国的都市景观和流行文化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与之类似的,该小区中的不少业主选择将通往夹层的楼梯布置在户外,其初始动机大多也是为了保证室内空间的完整性和使用面积。但这一策略中却暗含了巨大的造型潜力:通过裸露在外的楼梯将行为轨迹表现在建筑外观上。从一些新的作品如哥伦比亚大学医学中心(设计师:Diller Scofidio+Renfro and Gensler)与荷兰阿纳姆文化馆(设计师:neutelings riedijk architects)上我们都能看到此类立面操作手法的痕迹。
该户型的阳台仅一面临空,两侧为剪力墙。图中带阳台的房间被划为独立出租的单身公寓。
加建玻璃幕墙将阳台封闭。底层为客厅、卫生间、厨房,夹层为卧室,阳台处挑空,设有爬梯。
夹层外加建与底层同面积的阳台,由结构柱支撑。
阳台一侧设置钢构中柱旋转楼梯通往夹层阳台。夹层室内为娱乐室,设有乒乓球桌。
夹层外加建与底层同面积的阳台,由结构柱支撑。加建部分喷涂土黄色墙面漆。
加建混凝土现浇的转角单跑楼梯,第一跑紧贴阳台一侧,第二跑紧贴建筑立面。
夹层外加建封闭式阳台,由两侧的悬臂梁支撑。
紧贴阳台一侧,加建与建筑立面平行的钢构双跑楼梯,其中第一跑靠外,第二跑靠内。
类型四:作为“门脸”的阳台
[12]
,在新的商业逻辑下似乎面临瓦解。然而,它们很快就在阳台上找到了似曾相识的“生态环境”,并重新生根发芽:广告牌、橱窗、排队的顾客...在空中组成象征性的、符号式的店铺门脸,就像一个个悬挂在城市半空的建筑标本。
底层阳台左半部分安装落地窗框,但并未围合出独立的封闭空间,仅做屏风使用。窗框右侧悬挂咖啡店招牌,地上有用于菜单展示的黑板支架。
夹层加建封闭式阳台,由两侧的悬臂梁支撑。
夹层外加建悬挑的矩形飘窗。飘窗下檐安装手摇式伸缩遮阳棚,可覆盖整个底层阳台。
底层阳台的栏杆一角设有民宿的招牌,阳台上布置了户外休闲桌椅以及绿植盆栽。
阳台外侧一角设置了高约6米,宽约1米的钢支架广告灯箱,内容为中小学课外培优。
阳台区域无结构加建或改建。有较多日常性的陈设:包括固定晒衣架,清扫工具,以及各类杂物。
该户型的阳台仅一面临空。栏杆保持原状,首层和夹层均采用传统中式门窗,外立面满贴灰色仿古面砖。
侧墙上安装有竖向的传统中式招牌,经营内容为茶庄,阳台中央布置四人座茶几。
小结
按照英国建筑史学家乔纳森 · 希尔(Jonathan Hill)对建筑使用者的分类,他们应属于“创造性的使用者(creative users)”即发现了建筑师意料之外的空间使用方式,并赋予空间新的意义
[13]
。其主要特点总结如下:
(1)江景资源的驱动作用不明显:小区的户型分为临江与背江两种,但却并未因此产生明显的“对照组”。既没有发展出专门适用于临江阳台的改造类型,也无法依据临江还是背江来对现存阳台进行有效分类。而在“闺阁”的类型中,一些临江的案例甚至出现了主动缩小窗洞,或使用茶色玻璃的操作,卧室主人似乎并不热衷于把江景引入房中,而是更关注于私密性,仅通过出挑的构件与外界建立“居高临下”的间接联系。
(2)商业活动是重要的“触媒”:个体商业活动的出现激发了小区立面的“基因突变”。这一现象最早发生在那些紧邻楼栋入口两侧的首层单元,业主将住宅的一部分改成小卖部或麻将室,顾客无需经过电梯厅,而是直接从阳台处进入,阳台的空间属性在此发生了质的改变。而随着越来越多的业主或租客将房间作为商业用途,各类只可远观的“象征性的门脸”开始在更高的楼层中出现。在这一类型中,阳台被用作向城市“昭示身份”的平台,开始以更具侵略性的姿态,不断试探“城市立面管理”,“公共安全”等规训机制的底线。
(3)专业设计的缺位与个体实践的局限:从阳台区域的装修和改造状况来看,没有太多专业设计师(比如室内设计师、园艺设计师)参与的痕迹。民间施工队贡献的结构方案(如楼梯、飘窗)和自行采购的成套工业化产品(如木质爬藤架、伸缩遮阳棚),被居民运用各种想象与才智拼贴在一起。但非正规性抵抗在专业问题上同时展现出启迪性与局限性,这些自下而上的生机在“楼梯间”的类型中显得尤为黯淡,双跑楼梯在三维空间操作上的复杂程度超出了大多数居民的实践能力范围。梯段的位置和关系很少被处理得恰如其分,它们大多已沦为堆放杂物的消极空间,不再被居民精心的妆点和打理。
03
- 介入:重构合理性 -
“城市在本质上需要设计,却又与生俱来的抗拒设计。”
[14]
日常都市主义很容易会把我们置入一种尴尬的悖论:没有设计就不会有抵抗,那为何还要介入?解决此困境,我们首先要从各种宏大叙事的宣言中抽身,转向日常行动者的空间实践中去重构建筑的合理性。并承认在很多时候,大众基本需求的不可知,不可被满足,所产生的抵抗更不可以被克服。而面对制造抵抗的建筑学知识体系与专业技术,我们也断不会消极的彻底放弃,而是保持某种“有意识的自欺”,即带着怀疑去相信,在不断投身其中的过程里不断地检验,从而通过一条怀疑之路去实现学科的自我更新。
借由一次室内改造的机会,我们带着强烈的企图心,以建筑师的专业角色加入到整个小区的“阳台大狂欢”之中,以期提供一个可供探讨的案例,或是带来一些有益的变化。改造对象位于该小区临江的一栋楼,业主买下了25层两套相邻的毛坯房,每套三室两厅两卫,两户总共233平方米
。在满足自住功能后多余的房间用作民宿对外经营,其中,保留了开放式通高阳台的跃层客房是本次设计的重点。
对于这样的命题,居民在“楼梯间”这一类型中所普遍遭受的困境给予了我们专业介入上最多的正当性。因此,我们将阳台区域确立为该客房的垂直交通空间,在室内增加局
部夹层,一楼为起居室和卫生间,二楼为卧室。基于前文的案例分析,对于阳台的改造策略围绕着两条线索展开:
(1)发展与江景互动的新类型:临江户型的主要房间都是沿江展开,且设有巨大的观赏面,这种“过剩”且单一化的江景资源反倒造成了居民的麻木感,以致于两江交汇的盛景都没能在阳台的改造上激发出强烈的回应。对此,我们意图在“楼梯间”的基础上发展出一种专用于临江阳台的类型。具体策略是将楼梯设计成两个“观景器”,以充分利用梯段之间的休息平台,在不同高度上创造与江景互动的小场所,提供不同角度和姿势的观景选择来制造差异化的体验,住客在此拾级而上,途中可坐、可观、可品茶、可冥想。而在形式操作上,电影《蒂凡尼的早餐》提供了一个经典的阳台场景,奥黛丽赫本倚在消防楼梯上拨弦清唱“Moon River”,并与楼上的男主人公打招呼的桥段让我们有了一些更加生动的设想:除了人与景的互动之外,也应该有人与人的互动。因而将两个“观景器”设置为朝内倾斜的形状,兼顾看景与互看的角度,民宿也因此得名:“月河对影”。这并非是建筑学所感兴趣的深刻隐喻或叙事,而仅提供一种通俗的广告式的浪漫移情对象。
《蒂凡尼的早餐》剧照
(2)消解楼梯的构件感和功能属性:登临2.75m高的夹层,至少需要12级踏步,我们必须熟练运用专业技术,在面积不足10㎡的阳台上把这些踏步处理的“不着痕迹”。在此,张永和在《作文本》中对于西扎楼梯设计手法的分析很有助益:“似乎他是把一个典型的双跑楼梯理解为从一层上到另一层的两个阶段。第一阶段即第一跑...只关心如何离开这一层,于是它常是一个从地面升起的实体。到达上层是第二跑的工作,它的构造无需与第一跑一致...这表明了形态对功能的超越。”
[15]
类似的,我们将一个普通转角单跑楼梯分解成了三个部分(一个实体基座,与两个“观景器”):整合了户外浴缸的实体基座消化掉2级踏步;第一跑是一个由5级踏步组成的“观景器”造型,与实体基座保持1级踏步的高差,造成登上飞机舷梯式的漂浮感;第二跑是连接两个“观景器”之间的4级踏步,此梯段采用镂空的踏步板和黑色扁钢栏杆,在视觉上尽量的保持消隐。
阳台处剖面图
04
- 结语 -
在此次改造完工之前,小区内已经开始出现其它职业设计师主持的阳台改造,其更加成熟考究的结构形式与细部做法已初见端倪。这极有可能会成为该小区立面上的又一次“基因突变”,这些专业人员改造的阳台在注入新的内容的同时,也将为下一轮的居民自发改造贡献更多的可能性。这一持续发酵并不断演进的事件发生于产品化、标准化程度最高的商品房小区中,充分揭示了日常行动者的抵抗永远不会消亡,他们总能开辟出新的实践场。
不可否认,这一现象势必会引发关于“城市立面管理”,“公共安全”等问题的讨论。但正如林语堂所言:“构成巴黎独特风情的不是埃菲尔铁塔,而是蒙马特尔达街和圣杰曼大街以及两旁的咖啡馆生活。”在《城市建设艺术》中,米卡诺·西特(Camillo Sitte)在热情歌颂古典欧洲城市的同时,感叹许多传统结构形式在现代城市中已经完全过时:市民不再需要去广场聆听重要通知,商业更多的转移到建筑内部,并认为时间已无情地改变了社会生活与城市景观
[16]
。然而事实上,现代城市空间的乏味并非因为它丧失了太多有趣的内容,因为新时代在淘汰旧结构形式的同时也在不断创造新的结构形式,它们与生活息息相关,数量众多且含义丰富,这些饱含生机的阳台就是其中典型,我们真正丧失掉的是将其纳入到城市空间设计中来的自知、胸怀、还有勇气。就像凯勒·伊斯特林(Keller Easterling)说的那样:"必须要离开建筑才能带着一群更强有力的观众回到建筑。”
[17]
注释
(1) 严格意义上,对建筑要素的拆解在历史上从未间断,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戈特弗里德·森佩尔(Gottfried Semper)的建筑四要素。然而,基于人类学目的和视角的森佩尔在此讨论的绝非字面意义上的“火炉、屋顶、墙体与高台”,这类叠加了丰富内涵的拆解法显然有别于当下的新趋势:越来越多的研究对于建筑要素进行了不带主观情感的拆分,并加以事无巨细的观察,这种明显带有“考现学”(Modernology)色彩的研究范式,被深受其影响的日本建筑师引入到城市建筑领域,详见参考文献[18]。从一些具体的研究成果来看,简单直白的划分方法往往能指向更加明确的讨论边界,帮助我们在知识体系愈发繁杂的背景下有效的聚焦问题,并展示出一种“由内向外”的视角,以建筑的基本要素切入并向外扩展:梳理技术的发展史和空间的演化史(如库哈斯的Elements of architecture),或是讨论人类行为、自然环境与建筑之间的对话关系(如塚本由晴对窗的研究)。
(2) 19世纪以来,理性主义伴随着现代科学的发展主导了都市化的进程,建筑和城市成了流水线上的工业产品,城市生活被从城市设计中抽离。基于列斐伏尔,梅约尔,福柯等哲学家对于日常生活的一系列批判与反思,20世纪90年代一批美国城市学者提出了日常都市主义(Everyday Urbanism),认为建筑和城市的本质任务是支持生活的运行,其它的都只是副产品。在相关的城市研究中,他们将镜头摇低并拉近,通过观察城市居民平凡的生活实践来抵抗片面的理性和客观性对人的规训。这种“自下而上”的视角结合注释(1)所述的“由内向外”的视角,构成了本文观察与介入的基础。
(3) 德国社会学家格奥尔格·齐美尔(Georg Simmell)在其著作《社会学:关于社会化形式的研究》中指出: "在理论和实践中,陌生人比普通人享受更大的自由,陌生人可以不带有先入为主的观念并给予客观和普遍的方式。他的行为也不受风俗、忠节、和原有规范的限制。
(4) 比利亚尔瓦在评价《东京制造》的学科贡献时强调:“绘图成为核心的研究工具,轴测视图作为标准的格式充分体现了对研究对象精确的观察、分析和再现。”详见参考文献[10]。除此之外,李涵的《一点儿北京》,张斌主持的SHP1城市再研究项目,刘易斯的《MANUAL OF SECTION》等也都大量运用图像绘制,探索了轴测图、剖透视等图像作为研究工具的潜力,图像表达已是当下城市和建筑研究的主流工具之一,它作为建筑师的专业优势与特殊工具,在研究当中呈现出建筑学不能为其它学科所取代的独特魅力。
(5) “The luxury balcony is where gentrification imports suburban separation back into the city: raised to vast heights, the connection with the fabric of the city becomes purely symbolic, unreal.From a stage for engagement with the urban, or a crusading demand, the balcony becomes the locus for the suburbanization of the urban. The green balcony (the even more privatized cousin of the green roof) becomes the backyard in the sky, a space to invest your ecological hopes.”详见参考文献[7]。
(6) 黛娜·卡夫(Dana Cuff)在《快进的城市主义》中指出:“现代主义计划中,建筑试图去克服城市自身的抵抗 ... 而大众的基本需求是可知的,并且在建筑师的帮助下是可以被满足的。”
(7) 2019年11月29日,经重庆市五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三次会议表决通过了新修订的《重庆市物业管理条例》,将利用小区住宅开展民宿等住宿服务纳入出租房屋管理,需依法向市场监管、文化旅游、公安、商务等部门办理相关手续,并同时告知物业服务企业。2019年12月4日,重庆日报以“可以利用小区住宅开展民宿等住宿服务”为标题对此条例进行了报道和解读。
参考文献
[1] 塚本由晴,能作文德,金野千惠.窗,光与风与人的对话[M].台北:脸谱出版社,2011.
[2] 塚本由晴,能作文德.窗,时间与街景的合奏[M].台北:脸谱出版社,2014.
[3] 塚本由晴,能作文德.窗,手作与自然的物语[M].台北:脸谱出版社,2017.
[4] 青木淳,青山周平,曹晓昕,et al.关于窗[J].世界建筑,2016(08):15-23.
[5] CHEN Yuxiao.关于护栏与扶手的访谈[J].世界建筑,2018(09):10-17.
[6] 李胜.多维视角下的维欧勒·勒·杜克及其思想[J].新建筑,2015(01):128-131.
[7] Koolhaas R.Elements of architecture[M].Taschen GmbH,2018.
[8] 西美尔,G著,林荣远,et al.社会学:关于社会化形式的研究[M].华夏出版社,2002.
[9] 米歇尔∙德∙塞托.日常生活实践:2居住与烹饪[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14.
[10] 利斯·比利亚尔瓦,李璠.东京制造:第15年[J].世界建筑,2016,No.310(04):44-49+139.
[11] Baik J.OLD GLORY IN NEW YORK CITY[J].American Heritage,2004.
[12] 董豫赣.现当代建筑十五讲[M].北京大学出版社,2014.
[13] 言语,徐磊青,谭峥.空间修复与公共空间更新的行动主义:一个公共性与自主性的理论综述[J].风景园林,2018,25(04):25-33.
[14] Fabricius,Daniela.Fast-Forward Urbanism:Rethinking Architecture’s Engagement with the City[J].Journal of Architectural Education,2012,66(1):43-44.
[15] 张永和.作文本[M].北京:三联书店,2012.
[16] 米卡诺·西特.城市建设艺术[M].仲德崑译. 江苏:
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
,2017.
[17] 凯勒·伊斯特林.行动就是形式:维克多·雨果的TED演讲[J].时代建筑,2016(2):14-21.
[18] 郭屹民.考现的发现:再现日常的线索[J].建筑师,2014(05):6-20.
{{item.text_orig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