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建筑航拍 摄影:直译建筑摄影
△ 北立面 摄影:直译建筑摄影
设计单位
袈蓝建筑
项目地点
山东青岛
建成时间
2021年
建筑面积
2200平方米
本文文字由设计单位提供。
乡村,是一块未经雕琢的“璞玉”——它的美丽尚未成形,它的价值不可估量。设计团队始终将一片热忱投注于乡村的沃土,精心打磨,助璞石成玉。主创建筑师将袈蓝建筑定位为“助产士”,并不直接给出乡村发展、城乡融合的确定性答案,而是予之以生长性的留白,唤醒建设者和使用者对未来的期待、对历史的情愫、对生态的责任。
△ 建筑与周边环境 摄影:直译建筑摄影
△ 建筑航拍 摄影:直译建筑摄影
2020年,开始设计建造华侨城青岛即墨莲花山乡村振兴示范区项目展示中心(以下简称华侨城乡村振兴展示中心),设计团队首次将“未完成的璞玉”这一富有精神意涵的媒介转译为具象的空间。
△ 建筑鸟瞰 摄影:直译建筑摄影
规划、建筑、运营
—
共构生活场景
在设计团队的DNA中,城乡融合的愿景绝非依靠单一空间就能实现,他们始终通盘考虑规划、建筑、运营的全局,深挖场域之内的既有社会关系、空间逻辑、产业布局、文化历史、自然生态,基于文旅发展的总方向,以国际艺术节为驱动,为青岛即墨龙泉-莲花山城乡融合示范区引入新空间,创造新场景,构建新产业。
△ 室外楼梯 摄影:直译建筑摄影
这片距主城区70公里的沃野,与青岛火车站、机场相距不远,紧邻龙青高速,一手城市、一手乡村,临山近水,致力于为久居城市的人们提供一个具备城市配套、乐享便利生活、慢品人生的“后花园”。
△ 项目区位 ©袈蓝建筑
△ 建筑远景 摄影:直译建筑摄影
团队创始人兼主持建筑师邹迎晞说:“很多所谓‘乡村设计’不考虑资本、运营和生活,非但没有解决乡村问题,反倒造成大量沉睡的资产。很多所谓的‘建筑复兴’生硬地回应所在地的文化,反倒忽略了对未来生活与审美的思考。”
△ 南立面 摄影:直译建筑摄影
于是,在项目的规划图景中,山地运动、自行车驿站、康养度假、三产融合……均被团队反复推敲,空间与艺术成为综合运营的抓手、刺激点、引流手段,用一连串完整的、相互补充的连贯场景,予以“璞玉”生活的温润。
△ 北立面 摄影:直译建筑摄影
在华侨城乡村展示中心建筑设计中,设计团队跳出历史文化的包袱,寻找新时代与历史文化的对话方式,用一枚“璞玉”举重若轻地代表历史的价值,而发现、重塑价值的“雕琢”则是设计的使命。
△ 形体演变 ©袈蓝建筑
△ “璞玉” 摄影:直译建筑摄影
形式
—
“雕一半的璞玉”
作为整体片区的先行示范单元,华侨城乡村展示中心承载着一连串名为发展的“愿景”,是综合发展的激活点,它的周边是一连串青岛典型的红屋顶建筑,新建筑内里装载着产业布局、空间布局、展示销售的职能,亦以咖啡、轻食餐厅等业态拥抱未来的生活。
△ 不规则的形体 摄影:直译建筑摄影
建筑有限度地从周遭选择需要回应的符号——红砖、U型玻璃幕墙和高透膜玻璃模仿石与玉的颜色及质感,与当地红瓦白墙的建筑风格遥相呼应。屋顶与墙面采用相同材料,实现上下包裹的一致性,让“玉”更纯粹。
△ 建筑分解图 ©袈蓝建筑
△ 红砖与玻璃 摄影:直译建筑摄影
建筑的“切割”尊重场地、尊重景观,由此勾勒出不同的观景视窗,内凹体量生成一连串灰空间,配合屋顶开口处的露台,形成室内与室外、景观与建筑丰富的交互。“切割”而成的倾斜屋面不仅是对场地周边建筑文化的回应,屋面立面接缝处的天沟实现了雨水的收集,文化与功能合为一体。
△ 屋顶切割 ©袈蓝建筑
△
空间的过渡 摄影:直译建筑摄影
而在建筑之外,团队亦将运营逻辑纳入考虑,在设计中预留举办艺术活动的可能性,以田园基底承载艺术元素。这条景观线设计延续了建筑“切割”的设计手法,串联了花田、棒棒糖景观、观景台、水景、无动力乐园等休闲场景,打造科普菜田、观光花田、艺术地标等网红胜地,并构筑人与自然的多维度互动,在变幻的风景里,辗转抵达建筑。
△ 建筑景观一体化设计 ©袈蓝建筑
△ 几何构型 摄影:直译建筑摄影
而精心设计的景观,亦成为人们立身建筑内时的观赏对象,一幅游园、观景、赏艺的生动图景由此生成。建筑成为移动之中的观赏对象,它的切割形体不断“抵达景观”,每一面均呈现不同的样貌,看与被看之间,艺术、建筑、自然融为一体,功能性、艺术性、思想性交织融合。
△ 游览其中 摄影:直译建筑摄影
用折线而非曲线,似是有悖于“玉”的圆润,但设计团队希望营造一种“中间态”,建筑是一枚“未完形的玉”,雕琢、打磨的“锉刀”理应交给建设者和使用者。
△ 室外楼梯 摄影:直译建筑摄影
△ 水边的“璞玉” 摄影:直译建筑摄影
空间
—
不断生长的生活
在室内的平面构成中,“切割”的语言再次得到延续。室内功能与室外功能的互动关系是功能排布的重要依托,视觉的互动、场景的关联,共同模糊边界,拓展了体验的连贯性。
△ 航拍夜景 摄影:直译建筑摄影
展览展示空间、有温度的服务空间两种功能相互融合,满足展示中心作为举办各类文化艺术展览、商业性展览及艺术活动交流场所的需要,回应两种功能并存的诉求——既是乡村振兴成果展示的重要场所,也是田园文化与时尚生活的展现舞台。
△ 建筑流线分析 ©袈蓝建筑
△ 折形的建筑立面 摄影:直译建筑摄影
蜿蜒起伏的条形长桌成为“切割”空间的媒介,它将商品售卖台、水吧台及休息桌全部连接起来,不仅限定出空间区域,同时也能够满足使用功能。长桌的设计还对应出现在展示区中,来引导流线、布置展陈及增加空间趣味性,在体现整个空间内部关联的同时,仿佛一条纽带融合了白色与木色构成的城市与乡村。
△ 室内长桌与木色装饰 摄影:直译建筑摄影
透过折叠的空间,步入被建筑师精心打造的场景,每一步行进都有情感的起落,生成对空间、文化、生活不同维度的理解。
△ 北立面夜景 摄影:直译建筑摄影
未琢之玉用心雕琢
—
乡村图景臻于至善
在青岛即墨这座拥有着1400多年历史文化的古城中,风光旖旎的莲花山片区少有人问津,仿佛一块蒙尘的“未琢之玉”。设计主创以玉石家的状态审视、雕琢这片场地,让璞玉光芒渐现,缓缓铺设一段不断发展的空间和感官之旅。他希望这段旅程不仅向社会各界展示出华侨城青岛即墨莲花山乡村振兴示范区项目“臻于至善”的美好愿景,也以集功能性、艺术性、思想性为一体的国际田园胜地之姿,为城乡融合美好画卷的绘就增添绚丽色彩。
△ 光辉的“未琢之玉” 摄影:直译建筑摄影
设计图纸 ▽
△ 总平面图 ©袈蓝建筑
△ 一层平面图 ©袈蓝建筑
△ 二层平面图 ©袈蓝建筑
△ 立面图 ©袈蓝建筑
完整项目信息
项目名称:华侨城青岛即墨莲花山乡村振兴示范区项目展示中心
设计单位:袈蓝建筑
主持建筑师:邹迎晞
建筑设计团队:陈士方、雷中华
室内设计团队:夏福强、钱国兴、曹真真、刘婷婷、李倩茜、冯炎、郭萌佳、李辉
占地面积:60000平方米
建筑面积:2200平方米
设计时间:2020年5月-7月
完成时间:2021年
项目地点:山东省青岛市即墨
业主:青岛华侨城投资有限公司
摄影师:直译建筑摄影
{{item.text_orig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