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概况
渭河,古称渭水,是关中八水中直接汇入黄河的最大支流,陕西人民的母亲河,承载了中华民族最重要最辉煌的周、秦、汉、唐四个朝代的历史与文化。
西咸新区位于西安市和咸阳市建成区之间,是中国第七个国家级新区。渭河湿地公园是西咸新区规划的重大建设项目之一,项目力图通过渭河湿地公园的规划设计复兴渭河风貌、修复渭河生态,助力新区的弹性可持续发展。
项目位于渭河的北岸,西起横桥,东至机场中线,北至兰池大道,南至渭河燕翅堤及堤外部分滩涂湿地,总面积2.0435km²,基地由两道防洪堤划分为4个部分,周边用地主要为城市商业用地、居住用地、文化娱乐用地。
问题与挑战
本项目的工程复杂性远超一般的城市湿地公园,设计过程中面临诸多挑战,主要包括:
1. 渭河流域作为资源性缺水地区,地下水位底、降雨量少、枯水期缺水问题日趋严重,而丰水期的洪水则威胁着城乡安全格局,制约着西咸新区弹性发展,迫切需要通过湿地公园的规划设计,探索水城相融的城市韧性发展景观化途径;
2. 渭河地下水过度开发,沿岸城镇生活污水、工业污染、农业污染、底泥(泥沙)污染等问题导致渭河水污染加剧,原有物种丰富度和生物多样性下降,自然生境系统严重退化。如何通过景观化途径平衡渭河生态修复与西咸新区生产生活是本项目拟解决的又一大难题;
3. 如何通过渭河千年历史的挖掘,在湿地公园中传承与演绎地域文化特色。
规划理念与策略
总平面图↑
本项目规划设计核心理念:
“还
田于河,还绿于河;还河于民,还河于城”。
为实现西咸湿地的规划理念和解决湿地现存的问题挑战,项目提出3大规划设计策略:
1. 循环可控的水生态修复策略
(1)多途径的低水位渗漏补水策略。
通过湿地公园的生态雨洪管理设施,可调蓄周边城市片区约5~6km²范围内的城市雨水,净化后可利用的年雨水量(水质总体可达III类水)达566667.3m³,作为重要湿地水体备用水源,建成后将成为西咸新区重要的海绵城市示范区。在渭河丰水期取河水净化后可蓄水317000m³,以应对干旱季节低水位渗漏补水。
(2)水生态净化系统构建策略。
通过构建“湿地水泡”,打造一条湿地雨洪滞蓄净化带,调蓄雨洪,运用水净化技术原理(预处理区——初级净化区——复合净化区——稳定调蓄区),可将渭河V类水净化为Ⅲ类水。
2. 弹性可持续的绿色生态系统构建策略
(1)自然梯度营造策略。
依托湿地原有生态格局,整合现有生态资源,对湿地进行梯度改造,从而修复和营造多样化的栖息地类型,促成了生态物种回归,构建了鸟境、虫境、林境、湿地水境等丰富多样的生境系统。
(2)不同水位下的弹性安全策略。
同时根据不同时期的水位变化,设计出淹没模式、缺水模式、洪水模式,确保不同水位下人、植物、设施的安全。
(3)低碳、生态、因地制宜的乡土化材料应用。
铺装及路面材质采用当地材料(当地石块、砾石、砾石木材等)和生态材料,体现低碳环保设计理念;
(4)自适应的植物生境营造策略。
选择适地适生、低维护的植物品种,构建在不同气候条件下有自适应能力的水陆交错带植物群落,保持水土,净化水体,缓解排洪压力,提高景观效果;通过营造水生及蜜源类植物生境,提供丰富的鸟类栖息地。
(5)低投入,低维护的建筑与景观设施最小干预策略。
建筑材料自然化、功能设施景观化、设施装配轻便化、设施小品艺术化,消隐式融入周边环境。
3. 母亲河文化历史记忆重塑策略
历史上渭河流域承载着灌溉、水运、攻防、娱乐、纳洪泄洪及与地下水的互补等功能。设计以水为基、生态为本,一方面保护现有自然历史肌理,另一方面深入挖掘渭河文化,运用抽象现代手法,提炼传统元素,激活渭河活力、表达本土文化,复兴城市河流印记。
(1)以秦韵广场、龙形桥等为载体,在空间布局中表达地域文化;
(2)通过“秦韵流水”景点设计、“华盖”广场设计、观景塔与电梯塔表皮的龙纹设计、“水纹”铺装设计、甲骨文“秦”字入口标识设计实现景观设施的文化表达。
影响与效益
西咸新区渭河湿地公园规划设计项目,是西咸新区规划的重大建设项目之一。项目的规划设计,旨在达到“复兴渭河风貌、修复渭河生态,助力新区的弹性可持续发展”的三大目标。项目综合考虑了环境、社会和经济效益,对韧性城市的景观化途径做出有益探索,对西北地区缺水型新城的弹性可持续性发展建设做出了有益的借鉴。
相关阅读
亦境跨境合作设计项目获央视点赞!| 张家港湾生态整治工程设计
亦境作品︱杉陌芦花,鸢飞鱼跃——太仓七浦塘生态公园
亦境招聘
建筑方案主创设计师 / 建筑方案设计师 / 实习、助理建筑设计师 / 景观方案设计师 / 植物景观设计师 / 硬景施工图设计师/ 助理景观设计师 / 工程预算员....(点击链接了解详情)
地址:普陀区中江路388号国盛中心1号楼3001室
邮编:200062
联系人:苏小姐
关注 上海亦境
{{item.text_orig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