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海
SERVICE CENTER景区游客服务中心
01印象竹海
盘县竹海旅游景区总体规划面积约112平方公里。位于贵州省六盘水市盘县竹海镇,该县历史文化悠久,民族风情深厚,自古即为商贾云集之所,财富物丰之地。境内有古人类文明遗址——盘县大洞(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有贵州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红二六军团盘县会议会址,有古银杏、大洞竹海、坡上草原 3 个省级风景名胜区。荣获“全国最美生态旅游示范县”和“美丽中国示范县”称号。同时是贵州省首个列入全国百强县行列之一。
竹海景区游客服务中心地处竹海旅游景区地域,以镇区为核心,周边覆盖约 30 平方公里的竹海、林海、村庄,拥有优美的自然景观,丰富的物产资源,悠久的历史文化,是市民普遍认可的生态旅游休闲度假区,区位条件优越。
景区前期,以竹海镇、云裳竹海景区为两心启动,在国内打响盘县“云上竹海”旅游品牌;中后期,以云中茶海度假区、盘县大洞景区、竹海生态培育区为三区启动,度假着力,文化提升,拉大竹海旅游景区开发格局,构建竹海国际度假品牌。
设计团队在景区定位基础上,力求构建“全域竹+”的东方韵味度假生活。深度挖掘东方竹文化、竹文明、通过文化的深度挖掘和演绎,将其转变成度假生活方式的核心吸引力,提升盘县竹海景区在市场中的核心吸引力。
02融竹语
整体布局
设计团队在竹海景区游客服务中心的整体规划上以项目定位为出发点,结合城市总体规划的基本导向,同时注重项目用地与周边城市的结构关系、协调项目自身空间形态与周边城市建设形态的相互融合,将本项目良好地融入城市片区之中。
规划设计上以“人本、生态、文化”为中心原则,以整体社会效益、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三者统一为基准点,缔造生态、人文和谐配合的、可持续发展的新环境,努力创造和提升项目的品质和价值,以体现出“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深层次含义。
∆游客服务中心
设计理念
在设计过程中,从这些当地的传统文化与建筑中挖掘出本地特色元素,将他们与现代建筑材料、现代时尚的建筑风格结合,进行建筑及构筑物设计,实现“本土特色的国际化”。
∆景区主入口
“岸草汀沙,竹王城外日西斜”,贵阳古称“筑”,便是竹的谐音,而项目所在地竹海镇黑牛坪村,地域竹资源更是十分丰富,特点鲜明,且占当地居民大多数的布依族更是竹王传说中提到的撩人后裔,所以我们设计的大多数构筑物均以竹为材料,强化其本土文化。
竹海旅游景区前区集散中心作为主入口标志区域,承载接待、集散、停车、休憩、文娱、游乐等功能。入口大门采用钢结构的圆环做为形象入口,轻盈向心,充分展现刚构架合理的力学特性,呈现欢迎之势;充分利用基地条件,将景区景观纳入其中,达到画中景,景中人的效果。
建筑形象采用曲线形的整体形态,运用抽象的设计手法及娴熟的技巧创造出高科技的建筑形态,以竹文化与现代的完美结合,体现出现代文化主义。建筑材料以当地的竹子为元素,竹片、竹筒、竹编,同种材料的不同运用手法,达到风格各异的肌理效果,弘扬竹文化,竹舞、竹韵、竹灵。
总体规划设计
竹子喜山林环境,扎根沃土,自高洁却可以群落融合,创造自然的同时,回归自然,用其自身特有的语言融入一方水土,意为:自然和谐,与景共生。
∆总平面图
集散中心分东西二区,西区为机动车停车区、东侧为建筑群。西区分为小汽车停车区、大型巴士停车区、旅游车乘换及汽车修理处;东区为入口广场、游客接待中心、商业建筑。
∆总体鸟瞰图
风景区入口是最容易产生心理学中“晕轮效应” (也称为光环效应)的区域之一,可在游客到达及离开景区期间,大大提升景区整体气质。设计团队在建筑布局及场地规划方面,大胆运用后现代主义设计手法,充分利用了建筑形态,独特材质与场地空间,随地势将功能穿插布局。
∆流线分析图
景观设计上对流线反复推敲考虑,在入口处做到人车分流,避免人车流线相互交叉。在此基础上把 大小型车辆分区停放,流线简洁流畅,清晰完整。利用场地高差设计人车分流。考虑到风景区的地势和对景观的需求,以主题建筑为核心发散式排布,设计出生态停车场 ,满足车辆停放数量的同时,做到了景观最大化。
03建筑设计
游客中心建筑提取竹子编制的形态为设计元素,空间结构交织变换,以竹子为外表皮材料组成圆形体量,中心形成竹舞广场,可以供人们休憩游玩,也可以举办当地的跳花节,节日举办圣地。
∆竹海游客中心商业区
∆竹文化体验商业建筑
商业呈圆弧形态,内设小店铺以及集中商业、检票中心等,商业沿广场台地设置。游人可通过检票中心检票后通过室外大台阶到达游览车换乘区,等待进入景区。功能、流线布置合理。
∆竹海景区游客服务中心
游客中心在设计时强调了作为主入口标志物的标志性,采用现代手法,新奇的造型来体现其入口标志独特性;展翅飞翔即充分展现刚构架合理的力学特性,呈现欢迎之势。
∆游客服务中心内部
在立面设计上,选用竹编、竹筒墙、竹片为外力面材质的主要来源,游客中心为竹编、竹筒墙为元素、入口景区大门及商业以竹片为立面,整体建筑造型丰富,力求达到弱化建筑,强调与城市与环境的整体关系,相互融合,自然生长。
{{item.text_orig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