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成立于2010年,以手机产业为基础,以互联网思维为契机,以共享硬件平台为外延,已经成为中国乃至世界著名的科技创新领军企业。
小米成立五年,公司产值迅速从5亿元增长到500亿元,接近10000名员工分散在北京的多处出租办公场所,亟需属于小米自己的总部。
2014年,在小米公司举办、有众多国际知名事务所参加的国际设计竞赛中,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原创中标,开始了一次与小米速度和小米创造的并跑。
庭院内环境实景
总平面图
园区的用地选址于海淀区安宁庄原钢材厂地区,京藏高速西三旗桥西侧,京新高速及地铁13号线东侧,距离著名的中关村软件园西北方5公里,后者聚集了新浪,百度,腾讯,联想等一大批互联网头部企业的办公总部。小米总部用地所处的城市区域内聚集了大量的密集型居民区,街区整体形象驳杂,地区局部环境缺乏高科技办公区域的氛围。相关规划部门希望小米科技园在海淀区安宁庄地区的植入,能够有力地扭转这一局面,改善该地区的城市气质,进一步加强海淀区科技重镇的形象。项目占地4.39公顷,总建筑面积34.8万平方米。为预留企业灵活发展的条件,业主要求地上近21万平米的办公面积分配到八座单元体内,六栋自用,两栋由金山公司使用,园区最大入驻员工人数为2万人。
下沉庭院夜景
1规划
小米园区用地为非平行四边形,不规则的用地形状和以居住区为主的周边城市环境无法带给园区使用者清晰的秩序感,也无法形成强烈的场所自我认知。规划的第一步需要建立一个强有力的秩序,互联网企业更易于接受这样规则性的设计观念,此类企业的员工大都拥有强大的逻辑思维能力。为此,规划采用了一张南北向正交的矩阵网格控制全局,地上主要办公建筑分为八栋标准办公单元,纵横交错地坐落于矩阵网格之上。矩阵网格同时也勾勒出了景观和道路的分布和形态,使小米园区的主要构成要素均呈现出“矩阵互联”的图底意向,这种意向在文化关联层面揭示了小米的性质,更大的意义在于大多数的工作和休息空间获得了正南正北的朝向,在北京,这意味着阳光、舒适和更加健康的工作环境。同时,横纵编织格局,表达了群体造型的丰富性,并使得每一栋单体融入周边绿地,争取到了各自独特的景观视野和专属活动空间。
首层平面图
2城市形象
正南北的矩阵布局使得八个单体在沿街道的界面上形成了锯齿状的连续立面,为了在有限的投资和建设周期内获得建造的高品质,所有单体的标准层均使用了一致的单元幕墙,但城市街道视角下依然能观察到建筑群街景的丰富变化。金属与玻璃的构成的立面,轻盈而冷峻,并且具有极强烈的秩序感,无论是从京藏高速上远眺,还是从用地东侧的城市绿地近观,园区的形象都能吸引公众的注意力。
沿街外部实景
园区东区入口
3室外空间环境
矩阵网格控制的道路,景观在二维的图面上与不规则的用地边界自然的交汇,形成了多个三角形的图案,看似为不利于建筑布置的消极空间,但实际这些三角形还原成三维环境后,经过绿植与铺装的覆盖,模糊了用地边缘,进一步确立了南北向建筑体量对场地的控制和其建立的方位感。并且每个三角地内填充了不同的景观,构成了与单体一一对应的小环境,为园区提供了多样化的室外休闲空间,并在城市街道界面和园区间建立了有趣的衔接关系。同时,八栋单体之间连接组合,形成三栋曲尺状的建筑。三把曲尺围合出三个大小不同的连续内庭院,庭院的首层部分架空成骑楼,部分下沉为广场,部分架设为连桥,构成立体的多维度人员活动舞台。庭院边缘的楼体立面,如同舞台的布景,一层一道前后错落。庭院和建筑的室内形成了对望关系,天气好时室外空间明暗交替,光景变幻,变化的节奏极大丰富了庭院空间的层次,在作为背景的办公楼中,核心筒外侧走廊和单体间的连廊上经常飘过员工的身影。户外庭院里,树荫下总是坐满了员工和访客,首层的小店铺里飘出咖啡的味道。庭院里的人们或者坐在休闲伞下边喝饮料边讨论问题,或者抱着笔记本埋头工作。在建筑的内部,一个个大范围的视窗,将室外的花园框成了一幅幅图画,让在室内的员工一抬眼便可感知自然。员工在建筑内与外之间,自由的游走,从一个场景到另一个场景。每组庭院的场景都在不停地变换和延续。整组建筑真正变成了一个工作生活的容器,里面的每一个部分都在发挥积极的作用。
庭院内环境实景
4内部功能与空间
建筑群内部功能以企业自用办公为主,八个办公单元工位采用标准化模式布置。大多数办公单体实现南北向布局,控制每个办公单体的进深和面宽,核心筒退让至平面边缘,将日照条件最有利的区域布置为工位。临近窗边的空间留作走廊和观景区,减少强烈日照对计算机屏幕的视觉影响。通过日照、通风、采光等专业软件的计算与分析,该布局内所有单体均在自然通风、自然采光、景观视线等方面拥有良好的条件,有利于整个场地环境的通风,便于污染物的扩散,有利于员工的身心健康。办公单元间设有连接空间,作为员工减压与社交区域。建筑标准层平面方正实用、通透明亮,有利于高效地安排工位,也有利于灵活地改变工位组团模式,适用不同部门、不同团队的工作需求。楼体之间相近部分彼此连接形成公共交流空间,将不同的办公区自然地链接在一起,单层办公区最大组合面积达到5500平方米。
五层平面图
每个互联网企业的总部几乎都是个“小社会”,员工不出园区,即可完成工作及基本的生活需求。品种丰富的餐厅、多样化的小商业、基础的健身康体场馆、完备的会议厅室、对外接待及访客交流场所都是园区必要的组成部分。小米园区也不例外,尽管用地紧张、容积率高,园区的地下一层围绕下沉景观区还是设置了8000平方米的各类员工餐厅和近2000平方米的健身场所,园区内还设有部分研发实验室和大量的会议设施。
办公空间实景
5景观
小米园区用地紧张,用地内绿化率仅为20%,在设计之初,便考虑要充分利用发掘周边的绿色环境。用地的北侧和东侧各有20米宽的城市绿带,园区的边界采用绿色植物内暗藏金属围栏划定用地范围,代征绿地纳入园区景观体系,采用统一的逻辑进行设计,形成了良好的景观延续性和开阔的绿色视野。下沉的若干庭院为景观体系增加了立体的层次,进一步放大了景观的活跃性和延展性。
庭院内部景观
地面景观和下沉庭院,以柔软的山水环境将八栋建筑及有限的室外空间融合在一起,园区内充分利用覆土厚度种植高大的乔木,有效降低建筑群的观感密度和空间紧张感受。小米园区所有的室外活动区被丰富的铺装、绿植、草地、水池覆盖,辅以座凳、景观灯具、艺术品陈设,并设有带舞台灯光的集会场地和设有企业LOGO的留念拍照地,所有内容共同构成高品质的户外空间。景观环境是背景和舞台,它为小米的年轻人提供了日常休息、交往、团建、企宣、表演、参观接待、聚会等各类活动的空间。
6装配式单元幕墙
标准化幕墙阵列构成建筑主体形象,不但传达了高效、简约、有品质的企业精神,同时通过细节的推敲、材料的选取、材质颜色的变化体现立面的丰富。精致的外表皮由单元式幕墙构成,幕墙单元板块工厂加工、现场组装。每个标准幕墙单元宽2.25米、高8.2米,造型设计灵感源自小米手机的比例和材质,每个幕墙单元跨越两层层高,以避免立面线条过于细碎,失去简洁感。幕墙单元包括8米高节能玻璃,布纹不锈钢与深色铝板组合的遮阳框。布纹钢板对光线的漫反射性能优于常规的氟碳喷涂铝板,无论是北侧背阴处还是南侧向阳处,无论是阴雨还是晴空,都能有细腻朦胧的反射效果,令人感受到精致的细节。幕墙单元间设有通风器,在过度季承担自然通风换气的功能,幕墙玻璃部分不再设窗,仅承担采光和观景的功能,站在室内,1.4米宽、2.7米高的透明玻璃直接落地,视野明亮而开阔。
单元式幕墙吊装及完成实景
7智慧园区
以信息化为手段,融入互联网及人性化理念,在整个小米移动互联网产业园内实现建筑物运行和管理的信息化,同时为物业管理提供支持与保障,为园区的运维提供数据支撑平台。采用ALOT技术,为空调温控器、智能灯控面板、照明智能控器、智能插座等产品构建云端平台并对其进行自动控制。在本项目中大量运用小米智能产品,物业运维人员和场景使用人员均可以对所处场景运用移动平台进行控制,创建了以人为本的智慧园区。
8结语
2019年小米公司成为世界500强,这是一家传奇式的互联网企业,是中国最好的物联网硬件平台。同年7月,小米总部竣工,16000名员工陆续入驻。小米的企业精神追求“专注、极致、环保、高效”,这也是业主对建筑的要求。建成后的小米园区充分体现出了现代、高效、精致的气质,成为企业的一张城市名片。与此同时,园区内的生活又是那样充满生机,下沉广场经常举办美食节、内部演唱会等活动。晴朗的白天,院子里的树池下、座凳上、阳伞下,总是坐满了人,园区生动丰富,令人留恋,被员工们戏称为“清河三里屯”。每个园区都是一个世界,每个世界都有自己的场所精神。小米园区体现了员工年轻、向上、追求科技乐趣和艺术氛围的理想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小米园区的出现也带动了安宁庄地区的城市更新步伐,改变了旧有的的城市面貌、属性和活力,成为了一个重要的城市空间节点。
项目信息
{{item.text_orig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