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 城市创新区
在高质量发展和创新驱动的大背景下,传统产业园区的增长模式正在发生变化,与之相应的是空间和环境的营造和组织方式也在发生改变。科技园区如何持续吸引创新人群,并不断激发他们的创造性?聚集、活力、与城市化,成为越来越多的科技园区发展的趋势。
新一代科技园区越来越倾向选择富于活力的城市并与城市空间融为一体,联合领先的公共科研机构和科研服务企业,并享受便捷的城市公共服务
[1]
。这种具有多元融合的“城市性”特征的创新区域,更能融合不同产业和专业,为各类创新活动提供丰富多样的产品、技术和市场解决方案,又被称之为城市创新区。
1.1 城市创新区的类型
从创新要素与空间塑造两个角度,城市创新区可以分为两大类发展模式:一种是创新要素聚集类,包括“创新源”驱动模式,例如合肥大科学装置集中区科学家小镇与“创新服务&环境”吸引模式,例如临港世界顶尖科学家社区,主要是通过汇聚先进技术的“锚机构”、企业集群或优质的公共服务与创新服务水平来推动创新;另一种是空间载体塑造类,包括城市片区更新模式,例如上海虹桥前湾地区和传统园区转型模式,例如上海马桥人工智能创新试验区,主要是通过空间品质提升来促进创新
[2]
。
▲
以小镇综合开发为触媒,激活区域全周期科创生态体系
项目来源:合肥大科学装置集中区科学家小镇城市设计©天华
▲
人工智能赋能传统制造转型,打造硬件智造的研发园区
项目来源:上海马桥人工智能创新试验区城市设计
©天华+WSP
1.2 城市创新区的设计
基于对新一代城市创新区的案例研究总结和大量项目实践,天华规划从宏观到微观、从空间到实施、从规划尺度到人的尺度进行了持续的探索,总结出城市创新区规划设计的六种策略,以此去响应城市创新区未来的发展趋势。
策划定位:区域协同与需求驱动
相较于单一产业园区的设计,城市创新区的成功与否,需要在更大尺度的城市或区域层面来谋划自身的定位与目标,从国家的战略目标、区域的协同发展、上位的规划定位、产业的体系构建入手,为创新区域制定未来发展目标、描绘未来产业图谱。
▲
立足场地,协同区域,汇聚人工智能试验区无限可能
项目来源:上海马桥人工智能创新试验区城市设计
©天华+WSP
从使用者角度出发,通过对未来企业的需求分析,针对不同创新产业的特征,针对性地植入差异化的创新产业内核,构建创新产业的生态圈;通过对未来使用人群画像,了解他们的空间诉求、行为习惯、生活习惯和社交习惯等,总结各类人群的需求清单,建立面向不同人群的城市服务体系。
▲
汇聚全球人才与资源,打造国际化总部经济集聚地
项目来源:上海虹桥前湾地区城市设计©TLS+天华
交通网络:聚散有序与紧凑可达
创新区域通常需要高效连接以融入不同的城市系统,通过构建主次分明的道路体系,以智慧赋能区域交通,保障客货交通安全高效、道路网络疏密有致。鼓励不同形式的零碳智慧公交模式,打造多层次立体出行体系,提升城市通达性和微循环能力,实现通行效率与慢行体验并存。
▲
应用智能化交通方式,构建适应未来的智慧交通基底
项目来源:上海马桥人工智能创新试验区城市设计©天华+WSP
▲
AI赋能街道设计,打造聪明、有序、清洁的完整街道
项目来源:上海马桥人工智能创新试验区城市设计
©天华+WSP
可以便捷到达各类设施是城市获得创新人群青睐的重要因素之一,规划通过小街区密路网、慢行友好的街道、多层次的空中连廊、连续的屋顶花园等手段,强化区域内部的可达性,从而提升公共设施的使用率、增加创新人群的交流互动、巩固激发创新的网络化联系。
▲
建筑前区与街道步行空间统筹设计,创造体验型街道空间
项目来源:上海马桥人工智能创新试验区城市设计
©天华+WSP
▲
鼓励沿街设置邻里商业,为创新人群提供便捷的生活服务
项目来源:合肥大科学装置集中区科学家小镇城市设计
©天
华
功能空间:弹性生长与无界融合
工作空间充分考虑产业快速迭代的不确定性和不同企业需求的差异性,进行空间定制,提出弹性生长的产业单元。通过不同空间的多样化组合实现高效利用,从传统的“筑巢引凤”空间模式向“弹性生长”空间模式转变
[3]
。通过定制化产业模块设计,借助多种尺度的生产空间,满足全产业链、全周期、共享开放的综合需求。
▲
以矩阵化的基础底盘,适应未来城市空间的多元需求
项目来源:上海马桥人工智能创新试验区城市设计
©天
华
+WSP
▲
基本模块和配套功能灵活组合,空间布局集约高效
项目来源:上海马桥人工智能创新试验区城市设计
©天
华
+WSP
创新地区不仅是办公场所,更是一个吸引和集聚同道中人的公共平台,社交则是这里最重要的文化,因此咖啡馆、会议室、屋顶花园、空中露台等24小时开放共享的、多形式多尺度的非正式空间变得尤为重要。通过营造社交场所、策划创新活动、搭建信息平台等,融合不同领域创新人群,为他们提供跨行业、跨学科的非正式交流和碰撞,形成弱关系网络。
▲
利用公园、广场、街道架构无处不在的非正式交往网络
项目来源:合肥大科学装置集中区科学家小镇城市设计
©天
华
▲
利用屋顶定义城市公共空间新维度
项目来源:上海虹桥前湾地区城市设计
©TLS+天
华
基础设施:生态韧性与智慧低碳
对自然环境的尊重和合理有度的利用是创新城区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在规划层面采取对土地最低干扰的策略,从多角度探索人工建造如何与自然生态达到平衡,最大限度利用场地生态本底,保留原生景观要素,提高城市生态韧性,打造一个连续自然的生命共同体。
▲
利用场地原有沟渠和场地高差,营造晴雨相宜的景观
廊道
项目来源:合肥大科学装置集中区科学家小镇城市设计
©天
华
▲
保留场地内原有水塘,构建韧性安全、共栖共生的多元生境
项目来源:合肥大科学装置集中区科学家小镇城市设计
©天
华
通过整合5大空间系统,形成“碳汇网络+微气候优化+绿色建筑+绿色市政+低碳交通”的低碳城市模型,形成规划标准引领未来建设。通过建立城市大脑,构筑万物互联的智慧城市底盘,链接交通、能源、海绵、服务、建筑等场景,以智慧化手段参与城市管理和数据模拟,探索未来城市的先行示范。
▲
以完善的城市支撑系统打造全域智慧低碳底盘
项目来源:上海马桥人工智能创新试验区城市设计
©天
华
+WSP
城市形象:文化延续与地标引领
与单一的产业园区不同,城市创新区在产城融合的导向下,更加强调在地文化的延续,充分挖掘每一个场地的文化价值,从历史典故、自然遗存、民俗文化等角度出发,运用虚拟现实(VR)、增强现实(AR)等手段,赋予文化元素新的形式和表现力,以此展现区域的独特性和识别性。
▲
提取马桥 “贝壳砂堤”的文化元素,打造双贝形象的马桥文化馆
项目来源:上海马桥人工智能创新试验区城市设计
©天
华
+WSP
地标建筑是塑造城市形象的重要手段,我们在规划中,秉持20%的地标建筑凸显文化,80%的功能建筑回归使用的原则,以公共大项目和大事件为抓手,通过多层级、多功能、多风格的地标建筑体系,打造独特的城市形象识别系统,或演绎文化、或融合自然、或展示科技。
▲
在小镇门户处以“科学种子”为意向,打造近零碳示范建筑
项目来源:合肥大科学装置集中区科学家小镇城市设计
©
天
华
实施引导:运营前置与弹性管控
规划的落地离不开高效的运营实施,通过为片区量身定制开发模式,将项目分解为“开发运营模式+开发价值单元+项目包”的方式,促进资源精准投放、多主体共建共赢。同时,通过科学的投融资测算、IP项目引爆、配套项目收益平衡、制定长期行动计划,来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和经济动态平衡。
通过分区规划和街区指引,实现刚弹结合,突出重点管控,采用弹性路网、容积率转移、复合用地等技术工具来适配区域发展的不确定性。通过制定城市设计导则,形成从城市形态总体控制、重点地区设计指引、一般地块开发设计通则到街道及开放空间设计指引的分层次、精细化城市设计管控模式。
▲
从区域统筹到重点管控,分层制定管控手册
项目来源:上海马桥人工智能创新试验区城市设计深化阶段
©天
华
▲
导则逐级分解,帮助开发主体与设计者落实具体要求
项目来源:上海马桥人工智能创新试验区城市设计深化阶段©天华
1.3 结语
城市创新区作为聚集创新活动的场所,以创新、研发、学习、交流等知识经济主导的产业活动为核心内容,构成了一种独特的城市空间系统
[4]
。一方面,城市是创新活动发生的物理载体,提供了充足的智力条件、便捷的信息平台、高效的公共服务、便利的城市生活;另一方面,创新活动能够反哺城市发展,激发城市活力,增加公共利益,提升空间品质提升,从而显著提高城市竞争力
[5]
。
▲
前湾之虹-云霄塔-观前湾,组成了让人过目不忘的地标形象
项目来源:上海虹桥前湾地区城市设计©TLS+天华
参考文献:
[2] 任俊宇. 创新城区的机制、模式与空间组织研究[D]. 北京: 清华大学, 2018.
[3] 蔡云楠,黄世鑫,倪红. 创新驱动下城市创新产业单元空间特征及规划策略[J]. 城市发展研究2021(01): 78-85.
[4] 曾鹏,曾坚,蔡良娃. 城市创新空间理论与空间形态结构研究[J]. 建筑学报2008(08): 34-38.
[5] 朱骏,李梦月. 高强度城市创新空间发展机制与空间组织研究——以深圳市重点片区规划实践为例[J]. 城乡规划2021(05): 91-98.
THUP
# 了解更多 #
●
官方网站
●
●
长按关注 天华规划
●
区域规划 | 城市设计 | 社区发展
文旅小镇 | 产业策划 | 城乡更新
{{item.text_orig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