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于东莞而言,海洋、江涌、山地丘陵等多样地貌,
形成了三种类型的滨水空间:
西北密布的河涌代表了岭南原生乡情;
西部开阔的海岸代表了面向湾区发展的城市雄心;
而东南部的
松山湖在众多掩映在山林中的湖泊水库中脱颖而出,与人、与城市紧密联系,承载了内陆丘陵地区的滨水生活梦想。
-
二十年间,松山湖从深莞边界的“科技产业园”,蜕变为
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科学城)
。松山湖科学城的创新成绩与波光粼粼的松湖一样闪亮。松山湖建设二十年来,贯彻了尊重山水生态、顺应自然的灵活设计,形成了
“科技共山水一色”
的独特空间美学。
过去,松山湖通过示范性的城市建设标准,成就了一座具有社会影响力的科技新城。而今,在科学城发展的新纪元,通过改善人与环境的关系、整合人的需求与服务细节、以及统筹提升环湖营城模式,将带来一个更有人情温度、更有生活情趣、更有艺术风尚的科学家园
(点击阅读:
松山湖之立意
)
。
松山湖发展过程
有风景的地方有创新。
为了营造创新空间所需的舒适场景,国内外各创新平台均通过山水林田湖草等自然要素,为科研人群提供舒缓压力、增加灵感的开敞空间。
松山湖拥有罕见的8平方公里集中水域与6平方公里环湖生态空间。湖岸、山林、沟谷、湿地、沙滩与岛群集中演绎,超大水域与多重自然要素的叠加,为松山湖的功能场景提供了丰富的视觉纵深与空间想象。
松山湖三面环山,具有山水呼应的自然生态格局。设计团队在环湖地区选取了九个重要的山水视点进行设计:
让西南部高耸连绵的大岭山构成优美的城市自然背景;
让南部极具辨识度的莲花山与马鞍山构成山水相生的视觉焦点;
让东南部起伏的巍峨山与镶嵌其中的科研群落形成灵动自然的科学山林。
通过优化视点的场地设计,将它们打造成为人们社交分享的热点,强化人们认识松山湖的第一印象,即
“千顷烟波、北湖南山”
。
除此之外,设计团队建立了一套
“人湖城景互动”的视觉管控体系
,以此作为空间模拟平台,从环湖层面进行统筹协调与精细化管控。
视觉管控体系以视点为核心,以控制要素、空间体验和系统链接为评判标准。
采取空间句法和GIS三维模拟手段,分析各景源点的可视性、可达性与坡度敏感性。结合建设现状的亲水性、环境及设施质量、视觉层次丰富性及视觉要素多样性进行定性与定量打分,遴选若干一级观景点与二级观景点。
一级观景点形成了未建设地块的重要视点与界面,以此作为建筑形态、高度、天际线等的精细化导控依据。二级观景点则作为环湖景观空间环境提升的重点,丰富景观体验。
20年来,松山湖地区从建设之初即通过设计思维,秉持与周边镇街不同的开发理念与建设标准,并形成了独树一帜的空间特色。团队试图归纳独属于松山湖的设计语言,以此延续已有风貌特征并形成指导未来开发建设的设计原则,并称之为
“松湖物语”
。
通过松湖物语的引导,一方面让人们建立进入松山湖的心理边界,强化到达感、归属感与心理认同;另一方面,通过高空间附加值的价值传达,引导实际管理范围外的环松山湖地区自发的“学习”与“接入”,从而提升片区整体价值。
松湖空间物语
顺应自然、谦逊介入
在公共空间方面,顺应山体、丘陵、沟谷与湿地等自然要素,识别北-中-南三段式空间特征进行谦逊介入。
湖的北段是
城市综合片区
,空间尺度较小且现状建成度较高,呈现地势较为平坦的沟谷状,通过艺术植入的方式丰富感官体验,从而提升片区活力。
北段空间提升示意图
北段保留沟谷,栈道与亲水平台,进行艺术化改造
中段是
总部创新片区
,空间尺度大且地形变化丰富,形成特殊的岛群景观,通过划定限制进入区与暗夜保护区,保护生物多样性,在密集的城市中心提供郊野体验,也稳固了松山湖山水生态的基调。
中段空间提升示意图
中段严格保护岛群、湿地,对现有堤坝、沙滩等进行品质提升与利用
南段是
科技服务区
,呈现地势平坦空间开阔的湖湾状,通过前沿科技技术的应用,形成低干扰、强互动的技术应用实验场景。
南段空间提升示意图
南部结合周边汇水水系建立截留湿地,结合开阔场地进行“科技+”主题提升
松湖建筑物语
三维克制、二维自由
在建筑设计方面,充分尊重场地,尽量保留地块内部的洼地与丘陵,建筑与道路布局随形就势,灵活自由。除此之外,严格控制建筑高度,滨水地区以低层、多层为主,外围布局簇群式小高层,形成逐渐平缓、开阔舒展的总体风貌。
▼ 点击阅读:
《松山湖:一个时代的设计集群》
松湖建筑物语示意图
水是松山湖空间价值的核心。随着未来人与环境关系的改变,水的价值内涵将从生态、景观拓展到文化与活动,塑造属于松山湖的滨水生活方式。
松湖滨水生活方式
滨水慢行体验
滨水慢行是对自然景观的最佳体验方式。现状环湖近25公里的湖滨路慢行环线与周边城市道路平均距离达到300米,易产生临水而不见水的感受。
因此,设计团队一方面结合规划人口分布特点、主干道路与规划轨道站点等因素加密布局出入口,并通过特殊铺装与标识增加出入口至主干道路的连接道,打通最后300米,增强滨水地区的慢行可达性。另一方面,改造现有慢行道与桥梁,形成三个骑行环+四个跑步环+若干漫游环的方式丰富滨水慢行体验。多个出入口与多种游览方式的组合,将提供不同游览时长与不同游览路线的选择,从而饱览环湖风光。
慢行系统示意图
松湖滨水生活方式
公共服务体验
公共服务上,大尺度环状空间常常会选择分散的服务供给模式,这类设施往往服务水平有限且维护成本较高。设计团队希望通过
“艺术+”
与
“智慧+”
的方式提供环湖驿站与无人车两种服务供给方式:
环湖驿站
沿袭了松山湖“文化经营”传统,在条件成熟地区采用年度驿站设计竞赛的方式建设小型服务驿站,它们兼具创意艺术、信息导览、自助零售与wifi充电等功能,持续的设计更新也提升了驿站周边的场所内涵。
无人车
则能像打车一样提供手机预约的点到点服务,补充了驿站固定且服务范围有限的缺点,快速见成效。
图源:松山湖融媒体中心(黄政正 摄)
松湖滨水生活方式
文化活动体验
环湖地区设计尝试探索
“文化馆群+节庆事件”
的文化传播方式。北部结合松山湖中心区的市级文化场馆打造国家公共艺术邀请展;南部策划以湾区科技创新大会为核心的会议、情报、产权交易等专业文化服务;西侧改造松山湖水厂展示水环境与水知识,并结合创新园区与人才公寓在滨水地区建立商业、展演与体育文化综合体,季节性打造松山湖生态狂欢节,满足科学城国际化高知人才密集的创新型体验及社交需求。
松湖滨水生活方式
滨水居住体验
临水而居是人们亲近自然的天性,在现有多样化的住宅产品基础上,我们试图延伸人与水的关系,尝试引导局部地块利用内部水岸建立“浮宅”。“浮宅”继承了东莞疍家水上人家的生活基因,也是更国际化的滨水人居新方式。“浮宅”是远离喧嚣的浪漫之所,让人们在水面舒适安全的生活与娱乐,也是周末度假、企业团建、共享办公等最棒的享受阳光与水岸的场所。
浮宅意向图(荷兰阿姆斯特丹的漂浮房屋)
结语
松山湖过去二十年“科技共山水一色”的初心从未改变。在科学城发展的新时期,设计团队将继续通过湖山视觉空间统筹、松湖物语的设计语言与丰富内涵的滨水体验,延续山水基因,强化属于松山湖的环境特征与生活方式,使这里成为人人向往的科学家园。
项目名称:《松山湖环湖地区城市设计》
项目主管:朱荣远、卓伟德
项目组成员:陈康、康馨、严浩君、张子璇、吕韦良
项目设计过程得到松山湖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规划与发展研究中心的大力支持,在此表示诚挚的感谢。
-
作者/陈康
中规院深圳分院城市设计中心
作者简介:
哈尔滨工业大学城市规划硕士,国家注册城乡规划师,主要从事城市规划设计、概念规划及城市风貌品质提升等方向工作。入院来主要参与的项目包括《河北雄安新区第五组团控制性详细规划》、《东莞松山湖环湖地区城市设计》、《广州莲花湾片区战略规划及总体城市设计》、《惠州金山湖流域沿线城市景观风貌提升规划》、《珠海唐家湾后环片区规划研究》、《福州滨海新城职教产业园城市设计》、《广州白云湖数字科技城城市设计国际咨询》、《合肥肥西县“三区一带”规划提升方案设计竞赛》等。
-
近期阅读
微雨过夏木繁 轻风起薄雾开|武汉城投南山长投•领峯
古村新韵 | 南社古村落西入口改造设计
华润·天府幸福里 | 浮岛轻舟上,遥听自然音
进退皆自然 | 贵阳华润·悠山悦景
-
推荐关注·景观平台
{{item.text_orig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