夕阳在由两瓣树叶组成的竹制校门前洒下阵阵余晖,
校门二楼的露天茶室下,几位村民正闲话家常,
小孩子们翻阅着书架上的书籍,
楼下乘凉的阿婆说:“娃儿们快放学了吧。”
几只燕子在空中掠过,下课铃响了,
学生们背着书包,跨出这一方遮阳避雨的房舍,
牵起家人的手,向缕缕炊烟走去。
这一幕,正发生在章村小学改造后的校门前。
01
设计缘起
Design Origin
浙江缙云县,当校长马鑫飞第一次走进当地胡源乡唯一一所乡村小学时,还是被铁皮校门轰隆的开启声震惊了。眼前的灰色铁皮校门高耸,与周遭的水泥围墙一同将学校与四面优美的山水风光割裂开来。章村小学虽环山临水,坐拥秀美风光,但高大密闭的原校门将这一切都拒之门外。
同时,校门破旧、缺乏特点、形制死板等问题也一直困扰着校方。对校方来说,此次设计改造不仅仅是一座校门的改建,它还承载着全校师生的希望,并见证一座乡村小学的成长。
△校门原始面貌
设计师高威在多年的设计实践中,始终坚信为客户订制小而美的空间具有无限可能和巨大价值。其团队受委托接受该项目后,首要明确了三个核心命题,
即建造「属于孩子的校门」、「属于章村小学的校门」和「属于章村本村的校门」。
△高威与学生交流
在致朴公益基金负责人骆老师的提议下,设计师尝试走进课堂,用pbl课程的方式,在轻松的互动环境中为孩子们介绍建筑设计师的工作以及专业的思维方式,以此引导孩子们在稀松平常的课堂中,基于校门改造这一真实的情境,像建筑设计师一样去思考。
在这个过程中,孩子们逐渐发现原有校门的功能缺陷,从很多细节出发去思考,讲出了真实所需,提出了自己的设计想法。
△孩子们笔下的设计方案
孩子们用一笔一画记录下了自己的设计想法,他们问道:“这房子将来结了蜘蛛网怎么办?会不会被大风刮跑?”有同学说希望校门是叶子的形状、是竹子做的、是可以看到外面的山与河的;是希望家人走远路来接自己放学的时候可以短暂休息的;是下雨等候时可以避雨的。他们甚至研究怎么固定竹子。孩子们善于发现问题的洞察力和稚嫩的朴实诉求,让设计师惊叹之余又为之动容。
在孩子们的提案中,高威感受到了孩子们在校门里寄托的对家人和家乡的情感。这让设计师坚信,好的设计不仅仅是优美的,更是有情感的。这一方校门应该是连接村庄与校园的桥梁,也是孩子们心中关于家乡的一个情感标志物。
△
章村小学外的自然风景
△
改造后的校门
02
设计灵感
Design Inspiration
在设计调研的过程中,设计师发现了竹子这个重要的建筑元素。缙云县当地有深厚、悠久、独具特色的毛竹文化,盛产茶叶。甚至在章村小学校园内,可看到校长马鑫飞用当地竹资源制作的竹筒大炮乐器,竹子屏风,竹子装饰等多种竹制品。
令设计师惊喜的是,章村小学还开设了特色音乐和美育课程,如茶艺课堂,老师会带领孩子们学习当地黄茶制作,让学生从小了解自己的家乡风物。而校方也计划在二层单独辟出一个教室作为茶艺教室。
△
二层茶艺教室
基于对当地特色的思考,设计师将此次校门设计引入竹材,将校门造型设置为流动的抛物线形,演绎成漂浮在学校入口的两片「茶叶」意象;同时将门卫室的顶部改为露天茶亭,与学校的茶艺教室相连接,同时延展了茶艺课的教学实践空间。此时的校门不再是一种隔绝的符号,而是连接了村庄的过去和未来,连接了校内和校外,连接了学生和村民,成为了一个充满活力的公共空间。
入口设置的一段楼梯空间,以拱形桥洞呼应古方山天桥水渠,直通二楼露天茶亭。楼梯的置入为校门新开辟了一条动线,将茶艺课堂及当地村民至茶亭休憩的行动线具象化,扩充了空间功能,增设了情感交互。楼梯下的桥洞和茶亭一起,成为了全村最有人情味的
公共场所
。
在孩子们的设计灵感启发下,设计师采用当地丰富的竹资源为原始材料,进行了一次大胆尝试,将校门结构进行了完全竹制编织,以此强化校门的在地属性与结构的真实美感。当走进校门,在感受当地竹材本身质感的同时,又多了一份亲切的味道。这也充分尊重了校门最亲密的使用者——
孩子们的基本诉求
。
最终,一座按照孩子们心中的样子描绘出来的校门落地而成。新校门不再沉闷死板,开关时也不再发出令人烦躁的轰隆声。在校园里,孩子们透过校门可以看到被山水环抱的村庄和来接自己放学的家人,开阔明亮的视野让整个校园都充满了生机。
03
情感交互
Affective Interaction
除了功能上满足校门所承担的传统任务外,设计者更想赋予这座新校门更多的
「情感互动」
。非封闭的电动格栅式大门让校门内外的视线联通,同时串联起了校内外的景色。突破传统认知的开放式露天茶亭设计,亦是村民与学校产生连接的交点,温暖又极富人情味。
新校门的设计结合了乡村在地美学,亦将设计与建设工作交还于当地村民与学生。孩子们在提案中写道
“可以让舅舅来帮忙,爸爸来刷漆、贴瓷砖”
这样真诚的话。与此同时,经费是教育局出的,建筑公司也打了五折。
施工还需要人手,老师们提前在村里贴了红榜,招募热心村民帮忙。开工这天村民们真的就来了,有人干水泥工和木工,有人做饭和打扫卫生,还有人开自家卡车往返运沙子……就这样,村里的小学有了新校门。
△
校门二层通往茶艺空间
在这种情感交互的指引下,建筑师和村民与学生渐渐建立起了信任,孩子们的想法从一张张图纸变为了现实。他们梦想中童话般的校门,让这座承载着希望与独特意义的校门和村庄紧紧连接在了一起。
△
建成后的校门
校门的尽头,是乡村教育生态日益发展与成长的真实写照,而这座远离城市喧嚣的乡村小学,也让致朴公益基金、上海专业的PBL项目化老师、杭州ADR设计团队等维系在一起,共同打造了一个温情而美好的联动空间。
一座
“小而美”
的校门建筑由此成型。其中借由源源不断的灵感创意,对村小校门设计最细微的体察,以及建造过程中的徐徐推进,折射的是孩子们质朴美好的情感愿望、村民们淳朴善良的内心世界、以及老师和社会各方力量在背后默默的支持与付出。
阳光洒进校门,村里的老人们坐在门口闲聊,茶亭里的村民正悠然饮茶、望向远方,校园里传出朗朗书声,人人都沉浸在这恬静的气氛中。
这一幕幕,交织出了建筑设计对人生活的无声影响,也带给了人们无法言说的真实与感动。
△
空间立体图及动线规划
Project Information
项目名称|
缙云县章村小学校门改造
地理位置
|
浙江省缙云县
项目面积
|
300㎡ 施工单位| 安吉竹境竹叶科技
甲方业主
|
章村小学
设计机构
|
杭州奥地空间设计有限公司
主创设计
|
高威
About Designer
高威
ADR 创始合伙人 / 主理人
伊利诺伊大学建筑学硕士
一级注册建筑师
民宿主 / 乡村爱好者
高威主理 ADR 工作室的设计创意和管理工作,对项目的研究深度,设计逻辑和体系完整性,产品品质负责。高威毕业于北京交通大学和美国伊利诺伊大学香槟分校(UIUC),曾就职于Perkins+Will (波士顿),Archipelagos Group(纽约),厚土机构(北京)等,设计经验涵盖大型文体公建,文旅开发及建筑单体。拥有从策划规划,建筑及室内设计乃至开发运营的深度工作经验。
高威坚信设计是“创造性地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过程”,是从商业价值,设计专业和社会人文需求三个维度推导而出的逻辑体系。在 ADR 的日常工作中,非常注意逻辑体系的严密和研究的重要性,推崇理性的设计精神。出于对乡野自然的热爱,高威带领团队从事了大量乡村文旅项目的设计及运营,积累了乡村实践的一手经验。作品多次获奖,并受到央视、浙江卫视等媒体的报道。
2022发现中国好设计作品征集
▼
15010580132
{{item.text_orig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