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络空间设计事务所创始合伙人王懿泉荣获了第22届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扶持青年艺术家计划”首届视觉艺术项目委约策展人,他策划了一项研究性群展,名为「无题」。活络空间设计事务所承担设计工作,在这次展览设计中,活络的核心观点是,将一个特定场地变成适合展览的空间。
王懿泉策划的群展名为「无题」,该项目从其近年来的研究线索出发,以持续发展的艺术视野展现与他同代的中国当代艺术家群体的创作实践。
「无题」的策展观念延承王懿泉于2022年在纽约视觉艺术学院上海SNAP艺术中心策划的群展「吾辈」,继续探索研究中国80后艺术家的多样化语言和代际现象。
「无题」聚焦于8位中国当代艺术家的独特个人实践,展览不仅呈现艺术家们的丰富作品,更重要的意图是透过这些作品再现其背后的观念,语言、思考,去建立观众对每位艺术家个人的认知和新知。本次展览引导一种从策展到观看,从艺术家到观众,多向无限制的沟通与反思。
展览位于上海市虹口区四川北路989弄一栋1930年代的历史建筑里,在空间设计的过程中,活络团队除了面对8位参展艺术家各自作品在研究方向、视觉语言上的巨大差异,还要处理更棘手的空间限制问题。我们通过对现场的勘查,归结出了一些具有挑战性的关键词(见上图)。
此外,面对不规则的建筑室内空间现状,活络的策略是在原有空间语言的基础上,创造新的非白盒子式的空间体验。
让展墙材料与作品之间相互作用,提供给观看者亲切的而非高度提纯化的观展体验,这也是对于白盒子式的展览空间进行反思。
更进一步实现“因地制宜”活络的第一步工作方法一贯是从研究出发。我们在勘查场地和查阅文献资料时发现,展览场地是两栋近邻的“上住下商”的沿街历史建筑,如今为了满足当下商业零售和举办活动的需求,内部结构经过调整和加固,将相邻两栋历史建筑打通合并。然而,原始建筑空间并非以展览展示为目的,将其改造和打通后形成了一系列空间错位,比如两栋建筑衔接处的楼板高差,以及碎片化的布局。
这对于举办展览来说,并不是一个理想的空间类型。
场地照片:复杂的情况
面对这个富有挑战的空间,最简单的且常规的做法是建设一个白盒子式的展览情景。然而这有赖于施工进度和预算,以及策展上的美学趣味选择。对此,活络的建议是因地制宜——承认空间的限制,并提出两种基于特定空间(site-specific)的设计方向。
方向一
是用幕布等织物材料整理和遮蔽碎片式的空间,形成统一且有戏剧感的展览区域。
方向
二是利用不规则形状的彩色漆面木板,以一定角度斜靠在原有墙面上,形成一种轻盈的植入。两种方案各有所长,前者灵活流动,氛围感强,但不宜承重,后
者则放置灵活,制作快廉,而稳定性较差
深化设计
面对两种不同的设计思路,策展人各取所长,也结合展品对空间的实际需求,在和活络设计团队共创后,共同决定在方向二的基础上以木制框架搭配原色木板的方式来深化设计。这种方法制作周期短(一周时间),成本可控(木板木方价格合理),形态轻盈(不搞大拆大建),也利于绘画、多媒体设备等需要悬挂和承重的作品展示。
环境中两种空间语言并存
在最终的设计方案里,活络团队将一套木结构临时展墙植入进原始空间,形成风格统一的语言。我们实地测量并驻地搭建,用同高2.6m的木制框架重复成列,严丝合缝嵌入建筑柱体或者墙面之间,再覆盖一层高2.44m的木板作为展示面。两者以顶端齐平为规则,因高差而露出的底部框架不再需要切板材去遮盖,而展墙侧面裸露的木结构和设备走线是有意为之,一方面消解了新建展墙的厚重感,另一方面着重突出木结构的风格。墙板则采用1.8cm厚的杨木芯柳桉面胶合板,施工轻便,安装迅速,纹理低调。此外,活络和木工一起通过计算,最大化实现了板材不切割而按照模块原尺寸上墙,减少材料的损耗和废弃。
最终设计方案模型这样的最终设计方案,令我们的木结构临时展墙与建筑的砖混结构及砖墙形成了强烈对比。有些人会觉得这是两种空间语言,担心对作品产生观赏干扰。没错,活络也承认这是两种语言,但我们不担心观看。因为,观看艺术作品并不只有一种方式,观看之道(way of seeing)本就是自由且开放的。除此以外,活络也在过去五年的实践里不断反思白盒子式的展览设计:白盒子是呈现艺术作品的必须情景吗?提纯的空间在今天的经济环境和施工流程里是不可或缺的吗?在城市更新的大背景下特定场地如何与展览彼此适应?艺术作品又该如何自现?
材料和施工
除了展墙之外,相似的搭建语言也构成了艺术家邹晨的陶瓷作品展台。木工师傅就地取材,即兴发挥,从设计到搭建一气呵成,再加上艺术家本人涂上的些许色彩,展台的造型及绘饰,与陶瓷作品一起构成了完整的视觉陈列语言。
艺术家邹晨的陶瓷作品的展台
活络希望在「无题」展览的设计过程中尝试一些突破,将两种空间语言都保存在展览当中。
一方面,我们利用木结构来对话场地的复杂特性,同时也以此整合空间并在其中置入秩序感。这种秩序感是通过遮挡门窗,补平墙面,包裹柱体,引导动线,整理零碎空间等方式建立起来的。例如李亭葳的多个投影作品,承载画面的规整墙体背后是被遮蔽的多扇窗口和厚重柱子。
另一方面,活络的设计团队也没有忽视建筑室内环境本身。我们从零散处寻找可挖掘利用的空间,结合艺术作品,让作品与建筑巧妙对话。二高的舞龙装置绕柱子变成了飞龙缠绕的中轴线,构成展区视觉焦点,打破柱子仅为结构功能的突兀存在。
二高展区的中柱和舞龙装置
李亭葳展区的木墙和被包裹的柱子
一明一暗两层空间
二楼光线经过控制,整体较暗
1 二高Er Gao
2 李亭葳Li Tingwei
3 33EMYBW
4 方迪Fang Di
二高展区(? 向左滑动查看更多)
李亭葳展区(向左滑动查看更多)
33EMYBW展区(向左滑动查看更多)
方迪展区(? 向左滑动查看更多)三楼是全明空间。
进入三楼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严怿波的摄影作品,共13.8m的三面木墙覆盖并串联四个柱体之间的窗户空间,极致的长宽比像卷轴般由中间向展厅左右两侧蔓延,以天窗引入自然光照明。其旁是黄成作品,利用坡屋顶的5米层高悬挂的装置《平凡之光》构成展厅一端的视觉焦点,洒下淡淡的红色光线。艺术家的五张圆桌和“省凳”(红色塑料凳)以圆形摆放,构成围合的亲密感。展厅另一端则是邹晨的陶瓷和耿旖旎的绘画区域,两者共处一室,彼此对话。挂满画面的12m的长墙和形式活泼的陶瓷展台交相呼应,丰富的元素穿梭于平面和立体之间,给予空间体验以轻松的跳跃感。这里的光线利用窗户引入的自然光和为作品而增设的照明。
1 严怿波Yan Yibo
2 黄成Huang Cheng
3 邹晨Zou Chen/耿旖旎Geng Yini
严怿波展区(? 向左滑动查看更多)
黄成展区(? 向左滑动查看更多)
耿旖旎/邹晨展区(? 向左滑动查看更多)视觉设计
背后的思考
视觉设计是一场展览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活络从图像和信息两个层面开展了这次项目的视觉设计工作。在设计《无题》展览海报时,艺术家二高作品《父与子》的影像吸引着我们,策展人提议用二高这系列的摄影图像来开展海报创作。活络的平面设计师选用了其中一张图像作为素材并对其进行分析。最终截取了画面的一部分,上下结构的构图中,上方是蓝天白云的大面积留白,下方是一片绿色的麦田,暗示一种生机勃勃的景象。通过采用曲线勾勒的设计手法来呈现艺术家姓名,让画面和信息与观众产生奇妙的目光互动,同时这些线条与图像中大自然的有机曲线相呼应。字体的选择也呼应图像的气质。另外,排版既保持了整体简洁的气质,又打破了过于规整的网格系统。
前言墙面和展签信息设计
展签的设计目的是为了传递信息,因此这一部分工作落入了信息设计的范畴。在线下展览的情境里,展签出现的位置和形式既不能干扰观众观看展览,还需要起到必要提示的功能。策展人建议在展签上要保有艺术家简介和肖像以及作品介绍三个部分。这是一种比较少见的展示方式,与时下极简的展签内容不同,信息量更大。因此在处理信息的时候,设计师将这些信息设计成一组综合展签,分为三个板块,组团放置在每位艺术家展区的一处没有作品的墙面上。
展览现场
(?向左滑动查看更多)
艺术家合影,左起:严怿波,耿旖旎,李亭葳,王懿泉,方迪,二高,黄成
艺术家邹晨为本次展览特别创作《躺平哥》休息一下,下个展览见!
关于策展阐述与中国80后艺术家群体
相关阅读:扶青计划报道|「无题」展览介绍
澎湃市政厅|有关中国80后艺术家的时间、地点、事件
SNAP艺术中心|《吾辈》精彩现场
项目信息
地点:上海市虹口区四川北路989弄
展览日期:2023.11.1-11.26
委托方: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
策展人:王懿泉
参展艺术家:33EMYBW、二高、方迪、耿旖旎、黄成、李亭葳、严怿波、邹晨
设计总监:吴佳音
项目经理:张印
空间设计:范纪晨、王禹洲 (实习)平面设计:赵佳琳
摄影:JJYPHOTO
活络(ActsandPathways)
是一家跨学科空间设计事务所,致力于为城市空间注入活力。我们关注社会问题和当代文化,优先考虑那些从内容到形式都需要量身定制的城市空间项目。活络的创始人是设计师与策展人,团队由多样化学科背景的成员组成,我们的工作方法从针对特定空间的故事及其使用人群行为的研究开始,主张设计成果没有固定的形式或风格。活络的创意实践为空间、地点、活动、建筑等设计项目提供区别于传统空间实践的新思考。
Acts and Pathways is a spatial practice which takes a multi-disciplinary approach to design, it aims to inject metropolitan areas with vitality. We focus mainly on contemporary culture and society as a whole, prioritizing urban spatial projects that demand to be tailored in both content and form. Founded by a designer and a curator, the team at Acts and Pathways also comes from many different backgrounds. The team approaches spaces by fusing in-depth research with latent narratives, focusing on the spatial experiences of inhabitants without emphasizing any signature form or style. Our creative practices, which bear stark contrast to that of traditional spatial design, shape a new mode of thinking about places, spaces, events, and buildings.
{{item.text_orig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