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市中的农场景观,让人们把田园梦变成现实,既能成为融入城市空间的瞩目风景,也让人们体验到新颖的生活方式。
Snøhetta最新设计:香港大围 都市农场
设计单位:Snøhetta
包含茶馆、农场和天空之家,旨在改变城市生活,并强调创建新的绿色城市社区的重要性。
让不同年龄和社会地位的人都可以分享种植、培育和用餐的体验。
香港k-农场
设计单位:Avoid Obvious Architects
K-farm位于港岛坚尼地城的海边,是全香港第一个结合了水耕、鱼菜共生、有机耕种的社区农场。市民和学生可在农圃各项设施内,通过导赏团、课程及农耕体验活动等,认识各种耕种系统知识和科技,也可以在开放、休闲和美丽的环境中和亲友享受愉快时光。
为了符合当地地理与环境条件,K-FARM结合了三大农业类型「水耕栽培」、「鱼菜共生」及「有机耕种」,并以系统化方式呈现,民众不仅能近距离观察作物,更可参加导览、课程或农耕体验活动进一步了解相关知识。
温室设计成12边形,像一个时钟,配合着太阳的方位,阳光少的区域适合幼苗生长,等作物长大,就挪到阳光充足的区域。每一排水培架都装上了LED灯,需要时给蔬菜补充光照。
鱼菜共生是一个自动化灌溉的系统,平时往鱼池里投喂有机粮、菜虫,再用含有鱼便便的水浇灌作物。有机耕作区是在田土里种植。
社区里有不少坐轮椅的人士,设计安排了一个坐着耕种的区域,把田土箱摆在适宜的高度,以方便让他们有机会来体验。
香港K11自然探索公园
设计单位:LAAB Architects
位于香港K11 MUSEA八楼天台的
Nature Discovery Park
是香港首个城市生物多样化自然博物馆及以可持续发展为主题的教育园区,将购物中心原本可以保留的空间变成自然的学习和体验中心。
公园的中心是一个温实验室和一个城市农场。
玻璃结构采用钢结构和铝制覆层构成,玻璃房设有大型滑动玻璃门,可向户外农场开放其内部。为了节省能源,IGU玻璃幕墙用于减少热量获取。滑动门始终打开以吸收阳光并增强自然通风,以最大程度地减少能耗。
自然探索之旅始于展示稀有蝴蝶物种的档案馆。接着是水族馆,里面养殖了维多利亚港没有污染的海水以及热带海洋物种。玻璃屋里,水培苗圃种植的有机蔬菜可以直接端上餐桌。
玻璃屋前的田园为城市居民提供了在城市务农的机会,通过屋顶农业和艺术活动促进生态教育。香港蝴蝶种类繁多,这次的自然探索之旅也以种植了许多吸引蝴蝶的植物的蝴蝶园为终点。
香港荃湾屋顶农场
林世昌是City Farm(都市农庄)的创始人,他位于荃湾的屋顶农场约有970㎡。在25层旧工业大厦天台上,蝴蝶和小鸟穿越摩天大楼群,到这片混凝土沙漠中的小绿洲寻找食物,一排排种植箱、竹子支架、白色网纱、瓜袋、果蝇诱捕器和动物形雀鸟驱赶木板,组成了一个个种植空间。
林世昌(左)和农场种植指导
林世昌位于荃湾的屋顶农场初建时
“来租田的大概70%是女性,其中一半是上班族,她们一开始报名种植班来学习的时候,很多是戴着首饰、涂指甲油,我以为不会特别认真,结果认真起来,把指甲都修平了,一开始还戴草帽,后来草帽都不带了,持续好多年都这样,整个人变了。”
刚长出的西瓜和收获的番茄
屋顶农场一角。林世昌说,“夏季农作物生长旺盛时,农夫心里已经想着秋播的事”
天台种植,尤其要注意泥土的重量,考虑到建筑物的承重标准,需要用轻一些的混合土壤,并避免带有沉质物的土壤,因为屋顶的排水系统是为雨水设计的。有了农场,旧工业大厦的顶层防水也需要重新再做。
屋顶农场。雨水过多影响瓜果收成,在香港尤其需要排水性能好的种植箱
屋顶农场的蝴蝶和螳螂
猫头鹰形雀鸟驱赶板、迷迭香
林世昌目前搭建了800个种植箱,一半租出去,30%用来教学,20%自己耕种,家里吃的一半蔬菜都自给自足,他希望天台农场能够让现代人反思——都市也可能是粮食来源地,而且所有人都能参与。
{{item.text_origin}}